张永和的入党介绍人梅龚彬(梅电龙)—— 在隐秘战线中隐蔽了50年的中共特工

元琦

<p class="ql-block">  1980年邓小平参加梅龚彬追悼会,悼词发布后,人们才惊知他是中共隐蔽了50年的红色特工</p> <p class="ql-block">  梅龚彬(梅电龙)(1901 — 1975)</p> <p class="ql-block"><b> 引言</b></p><p class="ql-block"> 1975年8月1日,原中国国民党党员、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革中央秘书长梅龚彬与世长辞,享年75岁。</p><p class="ql-block"> 梅龚彬(1901——1975)中共情报史上的杰出人物,抗战三杰中的隐杰。在国民党右派眼里,梅龚彬是灰色文化人和民主人士;在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眼里,梅龚彬是倾向于共产党的 民主派;而在共产党眼里(除了极个别的几个人知情外),梅龚彬是国民党内的民主派。</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中梅龚彬遭到林彪、四人帮的迫害。十一届三中全会 拨乱反正后,梅龚彬的沉冤得到了昭雪。1980年1月5日,党中央为他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邓小平、叶剑英、陈云、李维汉、邓颖超、宋任穷、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追悼会或送 来花圈,追悼会由李维汉主持,刘宁一在追悼会上致悼词。悼词上正式宣布他不仅是共产党员,而且是一名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是一名久经考验的党的老干部。悼词中说:“梅龚彬同志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迫害下含冤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党员、老同志,是革命事业的损失。”“我们要学习梅龚彬 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一生的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 移居台北的老友胡秋原闻讯后,专程到北京梅龚彬家中,在梅龚彬的灵前行礼。等一口气看完梅龚彬 生前撰写的回忆录,胡秋原感到十分的惊愕和难以理解。惊愕的是与梅龚彬交往数十年,竟不知梅龚彬始终与中共保持着联络。难以理解的是梅龚彬一向为人敦厚谨慎,𨚫在大陆解放后遭 到小人的诬陷!</p><p class="ql-block"> 梅龚彬倒底是什么人?他为何要隐瞒自己的身份呢?</p> <p class="ql-block"><b> 01 梅龚彬走上情报工作</b></p><p class="ql-block"> 1901年8月12日,梅龚彬在鄂东黄梅县的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呱呱坠地。家里喜得贵子,父亲为其取名为梅电龙。他的名字里之所以有一个“龙”字,是因为父母望子成龙,希望他将来能有出息,为梅家光宗耀祖。等他长大一些,梅电龙进入私塾读书。可他即便是在封建书香门第家庭出身,接受传统的私塾教育,还是没能禁锢他向往自由进步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15岁那年,被外面世界深深吸引的梅电龙报考了的黄州府立启黄中学,并来到设立在武昌的新校就读。在新校就读后,他的眼界大开,不仅阅读了进步书刊,还结交了许多朋友,广泛接触社会,思想日趋活跃。</p> <p class="ql-block">  1919年五四运动时参加𨔼行的北京大学学生队伍</p> <p class="ql-block">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未满18岁的梅电龙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毅然加入爱国学生运动的浪潮中。在学联主席恽代英的领导下,梅电龙和同学们一同走上街头示威游行,登高演说,痛斥北洋政府丧权辱国的行为,号召市民们抵制日货。由于他参加游行活动,遭到了警察的逮捕。可他却第一次获得了为国家和正义斗争的喜悦,滋味是甘甜的。</p><p class="ql-block"> 1920年,由于梅电龙成绩优秀,湖北省教育厅将其选送到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学习,并享受公费待遇。这所学校是日本在上海成立的高等学校,本质上是日本设立在中国的秘密情报机构和文化侵略据点,主要为了培养日本间谍。而此时的梅电龙已经受了五四运动的洗礼,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成熟。不管校方如何优待和暗示他,可梅电龙怎么也忘不了中国人蒙受的奇耻大辱。</p> <p class="ql-block">  在校期间,梅电龙在同乡同学宛希俨的介绍下,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我党的领导下,他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全力支持沪西日资纱厂工人的罢工斗争。</p><p class="ql-block"> 1923年,中国国民党在东亚同文学院建立国民党基层组织。由于梅电龙表现优异,他被吸收为国民党员。1924年夏天,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将其特聘为宣传委员会委员,委员会召集人是恽代英,在其指导下,梅电龙积极从事青运、工运、统战和宣传工作。同年秋,经施存统和贺昌介绍梅电龙正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在徐家汇创建了团支部,并担任团支部书记。与此同时梅电龙被聘 为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宣传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1925年初经恽代英和沈泽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徐家汇支部第一任书记。五卅运动时,负责召集全市学生代表会并任总指挥。中共中央决定组织反帝统一战线,他作 为上海学生界代表进入上海工商学联合会,被推选为向帝国主义者提出交涉条件的审查员之一。他编写了《上海英、日帝国主义者屠杀同胞之经过》一文,在全市印发。当时梅电龙名气很大, 被誉为五卅运动的五虎将。</p><p class="ql-block"> 当时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北伐期间,梅电龙不仅是国民党党员,还是共产党员,并同时担任重要职务,工作十分繁忙。徐家汇党团支部把开展学生运动的重点放在南洋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1924年12月,时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江浙区委书记的贺昌与时任徐家汇团支部书记梅电龙共同介绍南详大学学生张永和加入了共青团,1925年4月又经贺昌、梅电龙介绍张永和转为共产党员,使张永和成为南洋大学的第一位共青团员和第一位共产党员。五卅运动时期,张永和作为南洋大学学生会的负责人,先后当选上海学联执行委员会主任和全国学联执行委员会主席,在恽代英、贺昌等同志直接领导下,积极参与组织发动五卅运动。暑假期间张永和代表全国学联和上海学联回家乡昆明宣传五卅运动,并秘密开展建团、建党工作,分別介绍云南青年努力会负责人李国柱,以及陈祖武、严英俊、吴澄等四人加入共青团,并将他们的组织关系带回上海上报团中央,创建了云南的共青团特别支部。在南洋大学,张永和先后发展了陆定一、陈育生、周赞民等一批同志入团、入党,创建了南洋大学的党、团支部。</p> <p class="ql-block">  1926年,梅电龙以优异的成绩在东亚同文学院毕业。学成毕业后,他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梅电龙先后参加过浙东暴动和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奉命调回上海。</p><p class="ql-block"> 1928年,梅电龙接受周恩来代表党中央的命令,使用梅龚彬名字在潘汉年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从此,他便开始了自己惊心动魄的秘密情报生涯。梅龚彬积极投入白区左翼文化工作,一边进行学术研究,一边从事文化宣传活动,并以此作为掩护,在国民党上层社会斡旋,在上海站住了脚跟。</p><p class="ql-block"><b> 02 梅龚彬打入国民党内部</b></p><p class="ql-block"> 1929年8月,日本共产党驻第三国际代表佐野学在上海被捕,日本共产党和中共日本支部完全不知情。为了避免出现更大的破坏,必须尽快将情报送达日本,周恩来决定将这一艰巨任务交给梅龚彬。</p><p class="ql-block"> 梅龚彬借用了留日学生高乔平的身份,于8月11日到达东京。16日,他与中共日本支部成员廖体仁去找日共联络员田中接头,不料因接头地点暴露而被捕。</p> <p class="ql-block">  到日本留学时的梅电龙</p> <p class="ql-block">  在日本16个月的牢狱之灾中,梅龚彬遭受了包括灌辣椒水在内的各种酷刑,身体被严重摧残。但梅龚彬毫不畏惧,沉着机智地同敌人斗争,始终保守着党和共产国际机密,挫败了日本法西斯当局制造的“第三国际颠覆案”的阴谋。敌人在拿不到真实凭证后,只好释放了梅龚彬。</p><p class="ql-block"> 1931年6月,他在陈云的帮助下回到上海。他回国之际,正值顾顺章叛变,中共中央机关在上海岌岌可危。周恩来一边将中央迁到江西瑞金,一边寻找合适的人将情报网络重新建起起来。当时,梅龚彬刚从日本监狱出来,他在上海消失了两年,是做情报工作的绝佳人选。于是,周恩来指示:将梅龚彬的组织关系转到上海,受中央特科的领导,和潘汉年直接联系。</p><p class="ql-block"> 潘汉年向梅龚彬交代了工作纪律:不能参加基层党组织活动,只能和自己单线联系。如果联系中断,也不得自行寻找组织,只能等待组织联系自己。</p> <p class="ql-block">  从此,梅龚彬便开始以非党人士的身份活动,不再以左翼文化人的面目出现,而是以“灰色”文化人的面貌和国民党人交往。利用好友吴开先和吴醒亚的关系,他频频接触国民党上层人物,因为他们两人都是国民党CC派的头面人物。有了他们两个人的照顾梅龚彬很快取得了国民党当局的信任,巧妙周旋其中,特务们甚至当其面将梅龚彬的名字从黑名单中勾掉。</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党同意梅龚彬将统战对象的目标锁定为十九路军爱国将领。于是,党组织交给梅龚彬一项任务:团结和争取十九路军将士,使其脱离蒋介石的控制而走上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道路。梅龚彬接受这个任务后,通过老友胡秋原的关系经常参加神州国光社的活动,同时,又利用神州国光社的活动同行政院代理院长陈铭枢和十九路军正、副总指挥蒋光鼐、蔡廷锴等人广泛接触,为陈、蒋、蔡以及后来的李济深等人反蒋抗日做了大量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1932年初,日寇继“九·一八”事变后,又在上海悍然发动了“一·二八”事变,英勇的十九路军全体将士顺应全国人民抗日愿望,公开违抗蒋介石的旨意,奋起抵抗。</p> <p class="ql-block">  梅龚彬抓住这一大好时机,一方面积极支持沈钧儒、王造时、彭文应等人发起和组织文化界抗日救国活动,一边深入十九路军了解动态,并与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建立联系。</p><p class="ql-block"> 看到十九路军与蒋介石的矛盾日益加深,梅龚彬适时介绍潘汉年与蔡廷锴的代表徐名鸣相见,巧妙地帮助十九路军与中共建立了联系,为日后十九路军与红军的谈判和停战奠定了基础。梅龚彬通过胡秋原,进入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创办的上海神州国光社,并成为国光社的核心成员,为陈铭枢出谋划策。凭借自己对时局的准确把握,他逐渐赢得了十九路军将领和陈铭枢的信任。十九路军被强制下福建之前,他还安排蔡廷锴的代表和潘汉年见面,为今后和红军谈判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b> 03 梅龚彬来到李济深身边</b></p><p class="ql-block"> 随着陈铭枢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激化,他开始秘密酝酿反蒋。在湘赣,陈铭枢拿出三套方案,希望能听取他的意见。</p><p class="ql-block">梅龚彬坦言,首要的方案就是联合红军。陈铭枢认真听取了意见,还征求了李济深的同意。</p> <p class="ql-block">  1933年10月,十九路军派代表秘密进入瑞金,和潘汉年进行谈判,签订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之后,潘汉年和张云逸被作为中共代表进驻福州。1933年,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主要将领与爱国人士在福建发动“福建事变”。虽然在蒋介石的武力进攻下,起义暂时被镇压,但国民党民主派也正式形成。</p><p class="ql-block"> 福建事变失败后,梅龚彬跟随19路军暂时撤退到香港,还给他布置了一项任务:帮助李济深等人重振旗鼓。在梅龚彬等人的努力下, 中华民族革命同盟正式在1935年秋成立,他和陈希周、宣侠父担任重要职务,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 1939年,梅龚彬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安排下来到李济深身边工作。皖南事变发生后,他暂时在香港避风头。因为不少原在重庆和桂林的抗日民主分子已转移到了香港,党急需在那里开展统战工作。</p><p class="ql-block"> 1941年,中共南方局驻香港的廖承志向梅龚彬传达了周恩来的指示: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是促进国民党民主派的进一步联合,动员李济深带头发起建立国民党民主派组织。</p> <p class="ql-block">  梅龚彬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尽全力投入到起草国民党民主派纲领的工作上。经过反复斟酌和磋商,拟定了草案。1942年3月,梅龚彬廖承志汇报了详细情况,请求党组织的下一步工作指示。正当他等待组织下一步工作安排时,廖承志却被捕了。于是,梅龚彬便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只能一边等待党组织的联系人,一边在中山大学教书,密切关注着时局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1947年,梅龚彬因“石牌风暴”(反内战学潮,梅是实际组织者)被中山大学解聘而再次来到香港,才见到了阔别6年的老上级潘汉年,恢复了同党组织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从坪石到香港期间,梅龚彬在澳门中转停留,得到澳门工商界知名人士马万祺先生的热心帮助,二人从此结下深厚友谊。</p><p class="ql-block"> 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后,潘汉年交待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帮助李济深等人筹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p> <p class="ql-block">  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正式成立,大会上,一致推选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梅龚彬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4月3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民革中央积极响应。梅龚彬受民革中央委托,立即起草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声明。6月25日,声明一发表,立即在各界引起强烈反响。</p><p class="ql-block"> 1948年年底,梅龚彬和李济深一同摆脱了国民党特务的监视,登上一条前往苏联的货轮,从香港来到解放区,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p><p class="ql-block"><b> 04 时隔50年,身份公开</b></p><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他终于从香港来到解放区,从大连来到沈阳。由于北平暂时还没解放,李济深和梅龚楚决定将民革机关设在沈阳。1月22日,梅龚彬和李济深等55位民主人士在沈阳联合发表了《我们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国民党反动派完全陷入孤立状态。</p> <p class="ql-block">  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革代表合影,中排右一为梅龚彬</p> <p class="ql-block">  北平解放后,梅龚彬跟随民革中央和李济深一同进入北平,并受到中共高级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梅龚彬既是国民党的老党员,又是共产党的老党员。当中共领导的革命已取得成功,白色恐怖已成为过去。当共产党的斗争已由地下转为地上时,梅龚彬应当可以公开自己是中共党员的真实身份了。全国即将解放,梅龚彬多么希望自己能以公开共产党人的身份工作啊!</p><p class="ql-block"> 同年4月,抵达北平的梅龚彬和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汇报工作,请示自己今后的工作。李维汉对他下达党的指示,将他作为中共中央统战部派往民主党派工作的一个不公开的共产党员,继续留在民革中央工作,以有利于团结,明确指示:从现在起,你的组织关系转入中央统战部,作为中央统战部派往民主党派工作的一个不公开的共产党员。以后,你直接向我汇报工作。梅龚彬只能服从组织安排,直到他去世,都没有公开自己的共产党身份。</p> <p class="ql-block">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开幕。会上,梅龚彬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徐斌处理政协机关相关事务。</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梅龚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当天,梅龚彬还被任命为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民革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梅龚彬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并兼任秘书长。此后,在民革中央三届、四届全体会议上,梅龚彬还一直担任着这个职务。</p><p class="ql-block"> 1952年冬,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民革中央内的三位秘密共产党员组成秘密党支部,三位成员是梅龚彬、王昆仑和屈武,梅龚彬被中共中央统战部指定为秘密党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梅龚彬作为湖北代表出席会议。</p> <p class="ql-block">  1959年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会场,照片中左1为周恩来,右2为梅龚彬(梅电龙)</p> <p class="ql-block">  1957年3月,在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上,由刘少奇主席提名增补梅龚彬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此后,他连任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梅龚彬虽然身在党外,但心是永远向着共产党的,在他任职的数个工作岗位上,他尽心尽力为党工作,为新生的人民政权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中梅龚彬同志曾遭受过诬谄,1975年8月1日,梅龚彬病逝于江西宜春。1980年1月18日,中共中央为他恢复名誉,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p><p class="ql-block">直到这时,他的真实身份才终于浮出水面,人们才知道他是隐蔽在统一战线中长达50年的中共英雄人物。</p> <p class="ql-block">附录:记录有梅龚彬革命活动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大事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