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Bralstug音韵卷客

<p class="ql-block"> 时间</p><p class="ql-block"> 卷客</p><p class="ql-block">恰如黄发隐深山,竟似垂髫得旧颜。</p><p class="ql-block">六尺寻常身灭处,百年倏忽指弹间。 </p><p class="ql-block"> 在批判思维认知下,我能理解某种力在时间和在空间上的累积,有时却也被困在了时间与空间里,有时想不通傅立叶变换或拉普拉斯变换,转而降维打击蚯蚓的二维世界。 </p><p class="ql-block"> 这些都源于我对时间的无知。那么时间是什么呢?它是一种存在吗?是过去,是现在,还是未来? 既然过去了,它目前就不存在,是虚无的;如果是未来,它还没有发生,它当前也不存在。那么时间就是现在吗?这在逻辑上似乎也并非自洽的。想着它被分割成无穷小的概念,这个瞬间已经过去,它还存在吗?难道时间只停留在回忆与想象中? 时间的存在真是一种悖论吗?每与朋友同事谈到此话题时,各自含混不清的措辞往往让对方产生怀疑与不甘。 是否基于此,物理化学界就共同定义了秒是铯 133 原子处于非扰动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对应的辐射频率的变化区间ΔνCs?在笔者看来,时间确实是两种运动状态的改变历程,它也是广义的空间。如与借用开普勒第二定律反向理解,可以通过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是在相等时间内取得的来定义;与用多普勒效应来定义时间、空间异曲同工,可见,它也是基于参考系的关系定义。 </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天地四方的宇宙就是古人的时空观,今天更流行的说法是,谈论在光速不变条件下,由毕达哥拉斯定理推出的洛伦兹因子这个伽马值系数对现实世界的影响,钟慢与尺缩是离我们最近的结论。 </p><p class="ql-block"> 这是怎样的世界?自形而上学(metaphsics)诞生以来,科学定义世界除了用属加种差方法以外,还有比较与规定定义。这世界或许正被另一种神秘力量定义着,正如海浪被阿涅西线定义,这有拉格朗日式的奇幻、欧拉式的神谕、拉马努金式的奇想。我们努力认识被定义的本质世界尚有难度,敢于冲破俗务之桎梏去探索物质,物理,事理的本原就更难了,原子后面还有有夸克、中微子、玻色子、波函数……。记得《科学发现的逻辑》描述的因果关系如下:二阶模型认定原因:A+JA+TA+QA=Z+JZ+TZ+QZ=B非认定原因:S+JS+TS+QS=X+JX+TX+QX=B(A、S:条件原因,J:间接,T:条件,Q:潜在,X:非认定原因,B:结果,Z:中间结果)……这个世界的复杂可见一斑。 </p><p class="ql-block"> 我想,文人心中的时间大体是停留在春花秋月的过往,与今月何时照古人的遐思中。而时间在物理学的本原性定义则未见天日。如果以事件的周期性来定义时间,可不可以将其用圆周运动描述的复平面Δt=Re*-iwt来表示,从而描述时间的实部与虚部。 </p><p class="ql-block"> 黄琬对日的故事告诉我们: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物质或现象最好用关系要素来揭示其内涵,如果把它看作有界(波形振幅),不管它的起始(初相位)如何,时间的概念应该是一种关系,它的本质很可能蕴藏在欧拉公式中:e^(ix)=(cos x+isin x) 。 </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概念这种对象只能在具体的空间中,才有内涵或意义,这也符合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观点。如果把物的本质定义看作是一个人类探索的极限,那么,物的关系定义则是对这个临界值的无限逼近状态,换言之,探索没有尽头,概念其实是多重定义的结果,并非一成不变。按照贝叶斯主义,对象总是因出现新数据而被重新定义,故本质定义也就没有永恒值,而关系定义只是一个瞬时值。若要求得本质定义,按数学思维而言,那还得对关系中的变量(瞬时值)积分!</p><p class="ql-block"> 正谓:易中秘密穷天地,造化天机泄未然。中有神明司祸福,从来切莫教轻传。</p><p class="ql-block"> 我们终将理解:人生会在这个复平面内耕耘,在这里,它既是起点,又是归宿……的事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