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

平凡一叶

<p class="ql-block">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根深才叶茂。江河川流不息必有其源,源远才流长。每当我们回到老家,回到祖地,踏着古老的乡间小道,看到村中的遗留下来的残旧老祖屋,迈过古老的门坎,望见斑驳的墙壁,像是一个时光机,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往事,仿佛是在追溯历史的道路上,有轻声的呼唤:“把根留住吧”……</p> <p class="ql-block">  根,我们的根在老家,在老祖屋,在祠堂。只要有根才能孕育生命的延续,我们生存在这片土地上,埋藏着深深的根,跨过多少个朝代,穿越过多少个春秋,这根已经扎在每个人的心坎上。根文化也是传统的习俗文化,是自身的根基。根文化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文化,它能够将一个宗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家族事业,以增强族群的自我认同感。</p><p class="ql-block"> 祠堂文化也就是根文化,许多姓氏都有寻根的活动,而有祠堂就有根,寻根是对根的思念,追忆和情感的寄托,是感恩行为。感恩祖宗恩德,懂得感恩,是为人最起码的修养。前人积德后人享,古语云:“积德行善远泽儿女近泽自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积德,福荫儿孙”,父母积德行善,必定有庇荫子孙的余福。</p><p class="ql-block"> 现在好像我们走得太远了,却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走向世界,却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根基。我们是进步了,但千万不可丢掉自己的根,忘记了自己的文化。 祠堂在,根就在,根在魂就在。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根留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落于新丰沙田镇叶屋大围的叶氏宗祠(本立叶公祠),我们本立公一族的根就在叶屋大围。</p> <p class="ql-block">叶氏本立公一族的根在新丰(长宁)沙田镇叶屋大围,2022年编修的《本立公总谱》记载着我们的根源。</p> <p class="ql-block">正在重建中的叶氏本立公四世德贵公,法号:法珍(德贵)公祠</p> <p class="ql-block">由新丰迁来四会罗源蟠龙村的本立公九世天才公家族宗祠。</p> <p class="ql-block">四会罗源蟠龙迁高要禄步黄田坑村的本立公十世开祚公分支宗祠。</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2023年(岁次癸卯)高要水南长圳坑村叶氏《叶氏祖堂》,其开基始祖本立公十五世腾万公,由高要禄步黄田坑迁来。</p> <p class="ql-block">高要水南长圳坑村的叶氏祖堂</p> <p class="ql-block">山清水秀的长圳坑村</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不管是广府文化还是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其根源都来自祠堂,大家都把拜神祭祖视为头等大事,正因为彼此都十分敬畏自己的祖先,因此广东人才得以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保留下来,也就是把根留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