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说说“轻伤事故不等于一般事故”那些事

健康平安人生•韦韦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应急管理部令第14号《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简称“新规”)今起(2024年3月1日)施行,它对《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罚款有关规定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量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其中“新规”第十三条、十四条内容引起了广大安全同仁的关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发生一般事故的单位瞒报或谎报的,处100万元以上150万元以下的罚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事故发生单位对一般事故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造成3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3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事实上,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行)》(已同步废止)第十四条曾规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事故发生单位对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负有责任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事故发生单位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行为且有谎报或者瞒报事故情节的,处50万元的罚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发现,新规将“3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纳入了处罚,而原规定对3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并未纳入处罚,也未提及谎报和瞒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于是,最令大家担心的情况出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00万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到底有没有下限?损失100万、10万、1万甚至1000元及以下,是不是都属于“一般事故”呢?轻伤是不是属于“一般事故“?</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一、初步分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众所周知,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规定,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三类轻伤、重伤和死亡,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的失能伤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应急管理部最新发布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调查制度》中将轻伤明确为:需歇工3个工作日及以上、105个工作日以下的事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按照《GB 672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医疗费用 (含护理费用) 、歇工工资、善后处理费用等。所以,轻伤事故既然损失工作日,又有失能伤害,必然会产生直接经济损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是不是因此就可以判定:轻伤事故属于“一般事故”?未报告“轻伤事故”属于瞒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非也!否则将违背以下原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是不符合国家法规的严谨性。每一个法条或者法律关系的构成,都有其严谨的构成要件,倘若轻伤属于一般事故,完全可以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相关法规条文中予以明确,没必要模棱两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是不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实际。根据海因里希法则,每1起重伤或死亡事故背后,可能有29起轻伤事故、300起违章或者隐患。轻伤事故发生的概率远远高于重伤和死亡,员工工作过程中意外摔伤、扭伤、拉伤、划伤、割伤、烫伤......都有可能造成损失工作日或直接经济损失,这些都属于轻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是如果将所有轻伤纳入一般事故管理,可能造成全社会安全管理成本的极度增加和监管资源的极大浪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是可能出现应急部门对轻伤事故责任企业的“过罚不当”,对政府部门执法公信力和地方形象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严重影响营商环境,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高质量发展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二、为什么轻伤不属于一般事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国务院令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关于“一般事故”的定义,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的“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很好理解,就是指1~2人死亡,或者1~9人重伤,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任意一个均可判定为一般事故。定义中并未将“轻伤事故”纳入一般事故,故而轻伤事故不属于一般事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然,有人会提出疑问,轻伤事故会导致直接经济损失,属于“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类别,应该判定为一般事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我们再看各地关于事故分级的有关法律条文,《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规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九条 事故调查按照下列规定分级负责:一般事故中,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造成人员死亡或者重伤的,由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调查;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且未造成人员死亡或者重伤的,由事故发生单位或者其上级生产经营单位负责组织调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十一条 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组织调查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 万元(含本数)以上 100 万元以下且未造成人员死亡或者重伤的一般事故,应当在《条例》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很显然,北京的法律条文中将一般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或者重伤”用“且”做连接,完全未提及“1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和“轻伤”,故而基本可以判定:10万元以下的轻伤是未纳入一般事故管理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外,《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调查制度》关于事故统计的一般规则已明确: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且直接经济损失小于 100 万元(不含)的事故,暂不纳入统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经查阅山东、安徽、湖南等省份有关《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全文,均未提及轻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某地应急管理局更在官网明确答复“生产中受轻伤,如手受伤,不用报应急管理部门”。</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三、综上信息,得出以下结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以上的,即使无人员伤亡,也纳入一般事故管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轻伤或多人轻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以上的,纳入一般事故管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以下的,不纳入一般事故管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轻伤(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以下)不纳入一般事故管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不纳入一般事故管理的事故,当然也就与瞒报无直接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6、歇工少于3个工作日的不属于轻伤。</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四、建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政府尽快出台有关事故分级相关的解释或补充规定,特别是对轻伤和100万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的额度大小予以具体明确,只有让全体生产经营单位知道怎么做,才能真正做好安全生产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负面舆情的群体(3人以上)轻伤事故可纳入应急部门监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应急部门应主动加强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沟通和联系,联合完善和明确轻伤等工伤事故的报告、调查与统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做好100万直接经济损失以下轻伤事故的细化分级与管理,真正按照标准化、体系化管理要求做好事故统计分析和企业内部调查,汲取经验教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损失工时低于3个工作日的事故可纳入企业级工作受限事件进行内部管理。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应出台标准,引导企业抓好内部工作受限事件、专业医疗处理事件、急救箱事件、未遂事件的管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后,如何评价一部安全法规或者制度是好是差?要看它是否能够真正改善社会安全环境,促进企业安全发展、减少资源内耗、提高社会整体治理水平。如果法律条文的可执行性差、内容表达模棱两可,最终有可能成蜕化成权力腐败的温床。</span></p>

事故

轻伤

经济损失

以下

一般

直接

重伤

万元

纳入

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