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誉中外的《外交世家》——乔冠华家族

荷塘月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外交天才”乔冠华先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盐城建湖走出去的才子乔冠华,是一位驰聘国际外交舞台的杰出外交家,新中国第四任外交部长。他的夫人龚澎,在外交部新闻司独领风骚十四年,是我国外交界最杰出的女性之一。续弦夫人章含之,是风靡一时的外交才女。乔冠华之子乔宗淮,亦是一位在外交战线多有建树的副部级的外交官。他们一家,都是共和国外交的历史见证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上的仰天大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成为了经典——“乔的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且说享有国际声誉的外交家乔冠华。乔冠华读书时代就是“苏北神童”,16岁考取清华,20岁留学日本,24岁留学德国,获博士学位,精通英、法、德、日多种外语,为后来从事外交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乔冠华毅然回国,投身抗日斗争的洪流。在香港期间,他密切关注世界各国的政治军事势态,积极参加各种抗日宣传活动。曾担任《时事晚报》主笔,《华商报》、《大众生活》编委等职务,撰写了大量的国际问题评论文章。1939年底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香港沦陷后,于1942年来到重庆周恩来身边工作,除参加《新华日报》编辑工作和主编《群众周刊》外,还让他参与南方局外事组的党的外事工作,从这个时候起,乔冠华在周恩来的亲自培养和直接领导下,开始一步步地走上了他日后为之鞠躬尽瘁的职业外交官的政治生涯。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任职外交部,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局长、外交部政策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周恩来兼主任)、外交部亚洲司代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副部长、部长。从上世纪50年代初出席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议、朝鲜停战谈判、印尼万隆会议,到70年代参加中美关系谈判、26届联大会议等,乔冠华都不辱使命,出色完成各项外交任务。在长达四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乔冠华不仅功勋卓著,表现出非凡的外交才干;同时,睿智潇洒,不失一代才子的真性情。乔冠华的政治风范和个性魅力,已深深镌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史册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著名外交家龚澎女士</p> <p class="ql-block">  乔冠华夫人龚澎,是辛亥革命时著名的革命党人龚镇洲的女儿,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在燕大读书时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进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她写一手好字,讲一口流利的外语,曾担任过毛泽东的英文翻译。从1941年开始,龚澎跟随周恩来,不计个人安危,长期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地区,历任重庆《新华日报》记者、中共驻重庆代表团秘书,北京执行总部中共新闻组长,在外国记者中,龚澎因气质不凡,学识渊博,又颇通情达理而深受欢迎。乔冠华与龚澎相识于重庆,他们经常在一起参加党的外事活动,渐渐产生了倾慕之情。结婚时,乔冠华29岁,龚澎28岁。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他们夫妻二人并肩战斗,互为连理而比翼双飞。毛泽东曾赞誉乔冠华与龚澎是“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真是恰如其分。龚澎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艰苦卓绝的开创性外交工作中,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上,往往是巾帼不让须眉。她是开国首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也是外交部最早的新闻发言人,后升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她曾多次与乔冠华一起陪同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承担新闻发布、记者招待等大量工作。在新中国外交史上龚澎与乔冠华成为一对典型的外交伉俪。1970年9月20日,共和国外交史上的一代女杰、耀眼新星龚澎,因突发脑溢血而陨落,年仅55岁。值得一提的是,龚澎的姐姐龚普生,也是外交界的一位前辈,她的夫君章汉夫则是建国初期时的外交部副部长,他们都是新中国外交的历史见证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乔冠华和龚澎合影</p> <p class="ql-block">  乔冠华续弦夫人章含之,是北阀名将陈调元的女儿,著名爱国学者章士钊先生的养女。章含之才貌双全,性格刚强。195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外语学院毕业后被留校任教。1967年初开始,她每周去毛泽东那里教一次英语。1971年3月,经毛泽东推荐,调外交部分配到亚洲司四处工作,由副处长升至副司长。此时的乔冠华因龚澎去世正沉浸在悲伤之中,正需要一个人来抚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著名外交家章含之女士</p> <p class="ql-block">章含之到外交部工作后,因工作关系,多次随乔冠华出国当翻译,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彼此有了感情。据说,他俩的结合得到周恩来、毛泽东的许可。婚后的乔冠华,在章含之的精心照料下,渐渐从悲痛中走出来,但不久,乔冠华因病住院,并被确诊为肺癌,从此章含之一直守护在床前。1983年9月22日,一代外交奇才乔冠华因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乔冠华去世后,章含之和乔冠华的子女多次到盐城、建湖、东乔庄,追寻乔冠华的足迹,寄托他们的哀思,并给老家东乔庄带回了乔冠华的部分遗物和照片。这些遗物和照片,现全部陈列在乔冠华故居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乔冠华之子、著</span>名外交家乔宗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乔冠华之子乔宗淮,1944年出生,幼年在重庆、香港度过。1949年夏秋间随父母北上。1964年毕业于北京四中,入读清华大学。大学毕业后,曾在东北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两年。“文革”结束后,乔宗淮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师从于我国飞机喷射发动机方面的学术带头人吴仲华先生。有一次,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到中国大陆访问,由当时研究生毕业后留在科学院工作的乔宗淮负责接待,乔宗淮的才华得到杨振宁教授的击节赞赏。其后,国家领导人也发现了乔宗淮的工作能力,将其调入国务院办公厅工作。1983年,乔宗淮奉命赴港深造,从此,这位工学硕士终于秉承父业,踏上了引人注目的外交圈。1984年出任中共港澳工委常委、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秘书长。1987年任副社长。乔宗淮在香港工作期间,崭露头角,显得身手不凡。香港报刊评论说:乔宗淮风度翩翩,处事得体,在外交场合的形态与当年其父乔冠华颇有几分相似。1991年以后,乔宗淮先后任我国驻芬兰、爱沙尼亚、朝鲜等国大使,继而升任外交部副部长,成为年轻一代的外交官。退休前为外交部党组成员、纪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  乔氏一家的革命历程和外交实践,是我国外交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饮誉中外的“外交世家”之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乔冠华子女参加乔冠华有关纪念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章作者:</p><p class="ql-block">李世安(建湖县文史专家)</p><p class="ql-block">乔宗军(外交家乔冠华侄子、乔冠华故居管理员兼宣传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