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随笔

龙湖桥畔

<p class="ql-block">  惊蛰,春天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春雷的响起,万物开始复苏。东风送暖,气温逐渐回升,大地从沉睡中苏醒,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把握春光,努力向上。</p><p class="ql-block"> 我习惯手机24小时不关机,对于我这个喜欢自然醒的人来说,早上最怕的是手机铃声响起,但更怕的是手机没有铃声。毕竟,如果生活如同一潭死水,那又有何意义呢?与朋友电话交流后,我赖在床上翻看微信朋友圈,刷刷短视频。互联网的伟大之处在于,一机在手,尽知天下事。有人或许会问,这些快餐文化有什么好看的?但我认为,存在即合理。只要是文化,去伪存真,总有价值所在。而娱乐部分,那种无拘无束的笑和哭,正是打发闲暇时光的好方式。</p><p class="ql-block"> 最近,摄影群内发起了“浪漫桃花江,竹乡遇见美”的摄影大赛。看到奖金数额还挺高,摄影师们在群内讨论热烈,纷纷积极报名参加。从去年的淄博烧烤热潮,到冰天雪地的哈尔滨热辣滚汤,各地的文旅部门都在出奇招吸引游客。他们都想抓住这一波旅游热潮,让家乡焕发出新的活力。今年的春节,资阳的明清古巷开街便是如此。文化和旅游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文化和旅游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形成良性发展模式,为文旅消费注入新功能。桃花江美人窝文化品牌已经风靡了近百年,如今依托绵延不绝的桃花江竹海风景区,正致力于打造桃江“竹文化”新地标。借助光与影的艺术,摄影师们将桃花江的美景定格成一幅幅璀璨夺目的画卷,展现于世人面前,让游人心生赞叹,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快餐式”娱乐调节了我的生活节奏,让我从舒适的床上起来,开始新的一天。洗漱完毕后,我心中空落落的,好在我有读书的习惯。在书中,我总能找到心灵的归属之处,让心灵得到安宁。“1670年前的暮春,也就是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雅集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辑诗为序,即《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是中国旅游自觉的宣言书。”而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把人置于天地之间。这种仰天俯地的文化,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旅游的种子。子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庄子爱用“游”字,从《逍遥游》中塑造了远游的鲲鹏形象,在《知北游》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不过庄子闲游更接近当今休闲旅游。难怪林语堂认为,儒家是都市哲学,道家是田野哲学。我终于找到了文化是旅游之灵魂的答案,也明白了为什么国内许多花巨资打造的仿古景观只是昙花一现。</p><p class="ql-block"> 读了一整天的书后,我感到有些头晕目眩。晚餐后,我决定寄情于山水之间,不负这美好的春光。我晃晃悠悠地漫步在一园二中心公园,闻着花香、听着鸟语、看着冒头的嫩芽。微风吹来,梓山湖湖面上泛起层层鱼鳞似的波纹,仿佛顽皮的孩子在嬉戏。微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路灯已经亮起,提醒我该回家了。回到家中后,我的思绪又回到了旅游的话题上。旅游之所以如此火爆,还是在于文化的打拼。那么,桃花江美丽动人的故事准备好了吗?桃花江的美食性价比如何?在后疫情时代,游客们变得更加理性。无论是夏季出圈的淄博,还是冬季走红的哈尔滨,都以超低的物价和极高的性价比“说服”了游客,让他们自动成为景点的传播者。作为半个桃江人我衷心希望这一波“泼天富贵”能够降临到桃花江,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这里的美丽与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