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伟主编的新作:</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明水古城的早春</b></p> <p class="ql-block"> 明水古城的早春最早可上溯至唐朝的早春,而当下的早春乃是自去年国庆节新辟景区开放以来的第一个早春,唐朝的明水古城新建伊始,城阙拱卫,四门巍峙,早春笼翠,烟柳寒水,至清代达鼎盛,恢宏壮阔,迤逦如画。修旧如旧的古城当然无法复制原貌,只是在旧址基础上的因地制宜和资源整合,以此满足当代人的思古幽情和休闲娱乐。</p> <p class="ql-block"> 明水是济南章丘的一个镇,章丘是距今约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的发源地,城子崖考古震古烁今,出土了大量的黑陶文物。明水名字起的好,明静的水,明媚的水,水韵水色,呼之欲出。我喜欢丽江的清丽脱俗,喜欢边城的远离喧嚣,喜欢青岛的万里晴空,也喜欢明水的千娇百媚。一水绕城,春来江水绿如蓝,城门上方前镌明水二字,后镌明山二字,可知此地明山明水,山水辉映,钟灵毓秀,天造地设。</p> <p class="ql-block"> 城里城外皆水也。进得城来又是城墙逶迤,绿水环绕。石桥映带,名目繁多。一扇土墙开了一个好头,这是古城之基历史源头,厚厚的三合土上生长着一棵虬枝荒蛮的槐树,印证着岁月的粗粝散漫,春秋代序,风剥雨蚀,主城墙早已坍塌,街衢废驰,故事飘散,唯有这抔泥土没有被历史风干,继续演绎着光阴的传奇。古城的要义在古字,全盘的仿古犹如摆设的骷髅,没有骨肉灵魂,漫步在一切皆是人工雕琢的现代建筑上,感知不到古人的体温和情怀,留下的只是纯粹的娱乐快感和淡淡的忧伤怅然。触摸生硬的泥土,穿越历史沧桑,与古人晤对,与烟云共舞,倾听智者睿语,仰望思想苍穹,于愿足矣!</p> <p class="ql-block"> 驻足四望,恍如置身明清时代的明水古城街衢,雕梁画栋,烟火人家,风俗民情扑面而来。庭院深深深几许?酒肆画楼,隐约传来觥筹交错的嬉笑声,衙署森然,彰显着金科玉律的威严,布坊冶坊,复原了往昔的斑斓辉煌,各色绸缎辉映在阳光里随风招展,还有古色古香的邮局,文化气息昭然的报社,精巧雅致的文化创意产品,使曾经热闹繁华的明水大街恢复了活力和朝气,甚至那些营业性的商铺,布局巧妙,拱揖如仪,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这里有旗幡招摇的商业,有红男绿女的生活,有小桥流水人家,水穿城而过,水依窗弄影,水涵庭扬波,水汩汩成塘,无处不流水,无处不润泽。水是古城的精魂,弥散在空气中,渗透在生活里,成为气息格调,成为梦幻元素,成为最可感知和最受赞誉的核心竞争力。</p> <p class="ql-block"> 一看到孟家大院我就想到了孟洛川,周村大街上的瑞蚨祥老字号赫赫有名,毕四海先生的大作《东方商人》在中央台播出开商业影视体裁之先河。为一代巨商树碑立传泽被后世是作为章丘人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深宅大院厢房琳琅不过是衬托清末民初孟家一族的显赫殷富,事实上孟洛川在多地都置有庄园田产,这是财富和地位的双重象征。孟洛川18岁执掌家业,智勇双全,纵横捭阖,商铺遍及京师上海等地,经营谋略商业手腕不在红顶商人胡雪岩之下。他熟谙中国国情政情,依傍袁世凯这棵参天大树,呼风唤雨,大刀阔斧,袁父的葬礼他是治丧委员会主任,操持得尊荣备至风光无限。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大肆抢掠烧杀,他痛恨列强卑劣行径,关门歇业,坚决不与列强做生意,保持了一个中国商人的风骨气节。重温孟洛川的商业传奇,感受一代巨商富贾的经营理念爱国情怀,在明水古城孟家大院的逡巡漫游中体会得更加真切深刻。</p> <p class="ql-block"> 明水古往今来最大的人物当属李清照了,李清照出生地离百脉泉很近,她在明水度过了青少年时代,李清照权威研究专家陈祖美先生经考证后获得学术界共识。李清照是一代词宗,李清照故居门前的一代词宗石碑是舒同所书,匾额是刘炳森恭书。李清照雕像风神潇洒裙裾飘然,貌似柔弱实则刚毅,前半生俊逸后半生凄怆,这么单薄孱弱的身躯却扛起了那么多的艰苦困顿,实在让人惊叹钦敬。七十二泉之一的梅花泉圈在了故居的中央,一片冰心在玉壶,象征了她高洁幽美的人格情操。梅花泉是一面天赐宝鉴,映照了天地,映照了人心。她澡雪涤物,粉妆玉砌,喷珠泄玉,精美绝伦。以此来象征李清照的思想襟抱和精神世界是再恰切不过的了。世人大多只看到她前半生的清新自然寡欲欢心,沉醉在她早年的诗境里不知归路,却少有人真正锲入她失意凄怆孤立无援的悲苦晚景,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诗人的敏感更使她一次次陷入沉沦,发出一声声喟叹!李清照晚境的词最打动人的就是这种生命无常的命运感,辞藻和意境都在为命运感驱使和服务。</p> <p class="ql-block"> 游廊背阴处残雪犹存,枯枝秃叶铁画银钩,不见繁茂倒觉清爽。绣江河从旁侧日夜奔流,就像李清照的诗词文脉涓涓绵长。李清照不仅仅是明水的荣光,也是中国的荣光,她力压须眉,才艺绝伦,小小的一个故居实在是委屈了她。她大大拓展了词境,使逼仄的小令发展为恢宏壮丽的长词,境界走向了情景和精神的纵深,格调和情致有了质的飞跃。她是诗词史上罕见的原创和独创大家,总能跳出传统窠臼,师古而不泥古,独铸伟词,刷新感知,绿肥红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无论从辞藻形式还是内在诗境都有独创之功,对后世亦是沾溉无穷。</p> <p class="ql-block"> 见山见水记住乡愁,明水古城真可谓水城,七十二泉之一的金镜泉,最大水域的麻湾泉,还有翻滚如墨的墨泉,总能一下攫住视线,引人进入一种晶莹剔透纯洁无瑕的遐思怀想之境。百脉泉锁在龙泉寺里,呈品字形,汩汩滔滔,清澈可鉴,乃绣江河源头。五彩斑斓的金鱼往来游弋,自由自在,忽而静定,如有所悟。两侧墙壁上镌刻着诗词书法,内有蒲松龄游百脉泉的古诗,还有明末藏书大家章丘人李开先的咏泉诗。(明末两大藏书大家,一是山东章丘的李开先,另一个是山东日照的焦竑),初春时节寒风依然料峭 ,水汽凛冽,环顾四周,文气氤氲,更有佛家经义赫然壁上,让人有顿悟之豁醒悟之明。</p> <p class="ql-block"> 走马观花一圈下来,不觉其累甚是充实,如此大密度深层次的文脉让我一时难以梳理停当,需要假以时日深思熟虑。迈过洛川桥出城门,见柳枝破芽,柳条泛青,春风骀荡,令人沉醉。春天来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诗和远方在招手,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此时不搏更待何时!</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李伟:《康寿之友》报社长</p><p class="ql-block">淄博寿而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p><p class="ql-block">淄博寿而康旅游管理公司总经理</p><p class="ql-block">淄博炎黄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