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兵器试验中心(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第31基地)创建于1954年8月26日,是中国最早建成的兵器试验靶场,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试验靶场。位于科尔沁草原深处的吉林省白城市。<div>试验中心已由单枪单炮试验靶场,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常规兵器试验中心,能够承担陆、海、空三军常规武器的设计定型。<br></div> ~这里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理想常规兵器试验场之一,场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能见度好、日照时间长,是国内射程最远、可试验日最多的常规武器靶场。是我国组建最早、亚洲最大、功能最全、综合性最强的常规武器装备试验靶场。中心履行国家靶场职能,也是代表国家把持常规武器列装部队的最后一道关口,我国现有的绝大部分常规武器装备都是由中心试验定型后列装部队的。 ~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试验靶场,是经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3位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批准建立的。1954年9月初,首批人员开赴草原进行军械试验靶场建设。进入21世纪,试验中心首次在常规兵器试验中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抗干扰条件下的试验鉴定技术和软件测试技术,成功地进行了我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设计定型;通过构建系统效能函数的量化评估新概念,突破了自由条件下子母弹二次弹道试验与测试的世界性技术难题,使我国在这一测试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组建近60年来,先后有多位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视察中心,给予了中心官兵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光荣出席首届全国科学大会的著名弹道专家陈光宇,被授予国防科技工作模范荣誉称号的独腿将军陆载德,雷锋式职工杨德发,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军中女枪王黄雪鹰,被誉为军中第一枪的射手胡爱军,被授予火炮试验英雄连荣誉称号的火炮试射连,荣立集体一等功的技术部弹药室、轻武器所枪械室、弹药站弹药装配队等一批英模人物和先进集体更是中心的骄傲。 ~这里没有冲锋号角响彻四方,却有生与死的较量;这里没有横刀立马的雄壮,却有血与火的沙场;这里没有决胜千里的欢畅,却有烈烈军魂的荣光。草原深处兵器城,这群可歌可泣的军人,用汗水和热血践行着属于共和国军人的铮铮誓言。 ~悠扬辽远的牧歌与隆隆的刀兵声,自古以来就是大草原并存的两个侧面,正如科尔沁举世闻名的丰美水草与猎猎朔风一样。<br> 如此美丽又如此严酷的大草原只对最勇敢、坚强和智慧的军人情有独钟。尽管已经经过数十年的和平,但科尔沁草原的军人依然带着从成吉思汗时代继承来的高度纪律性、精英意识和英雄气概,骄傲地奋战在烽火硝烟之中。 ~这座位于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草原腹地的兵器城此刻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然而急急穿行在城中各处的绿军装与不时响起的枪炮声提醒着我们,战争与军人,似乎从未被草原遗忘。<br> ~中心组建以来,多次完成科研试验任务,并且承担国庆大阅兵和驻港驻澳部队武器装备等国家重点任务多项,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次军事行动中,由中心试验定型的装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心主要承担我国常规武器装备的定型、鉴定、科研摸底、生产交验和射表编拟等科研试验任务,光、电、雷、遥等各种大型测控设备,可完成多目标、全弹道测试和飞行目标航迹测试,更建有亚洲一流的重武器环境模拟试验中心、轻武器环境模拟试验室、气象装备环境模拟试验室,能够满足规定的各类环境试验要求,多个试验区可同时多区域开展试验。 ~40年前一群朝气蓬勃、风华正貌的青年军人,来到这儿科尔沁草原-平台第31基地教导大队(简称:平大学员)学习,平台两年的同窗生活,正好是我们人生那段最美好、最纯洁、最值得回忆的时光,更是我们在军旅生涯中,由战士提升为干部最为重要的转折节点。回顾那些青春燃烧的岁月、那么的亲切,那么的难忘,当年的同学、战友情谊却永远镌刻在彼此的记忆中。 ~2年的同窗学习生活,平大学员结成了深厚的纯真友谊。他们曾经在这里摸爬滚打过、在教室里也曾留下了他们苦读知识的身影。 ~教导大队操场之二 ~每天路过的射表室大门曾经给过我们很多遐想和期望,总是在梦想着有那么一天,平大的学员也会走出去,成为一名干部来到科室工作,再创兵器中心的辉煌!<div>其实我们真的做到了,今天的你我他成了就军人的魂!</div> ~曾经教导大队后门。白雪皑皑的冬天里留下过平大学员的脚印,刺骨的寒风吹拂着年青帅气平大学员的脸颊,非常难忘的记忆。<div>今天四十年的分别、牵挂、经历是一壶的酒,四十年的洗礼是一首岁月的歌,首先让我们在四十年之后的耳顺之年,祝福各位老同学永远健康、开心、快乐。<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