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钟考语(五)

六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家乡洪湖茅埠凤凰矶上,有座闻名遐尔的老观庙,原有一口镇殿之宝的古钟,于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铸造。这口饱含故乡多元文化历史信息的古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文物普查期间,被奉调进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找到家乡古钟在北京的具体存展位置,破解古钟铭文中的人文密码,我和许多乡亲一样经历了艰辛的寻觅见证过程。前几年我在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找到了古钟之后,就如同它乡遇故知,相见恨晚,喜上眉梢。在爱不释手之中巴不得走近它的世界,从此坚持不懈地着手依照钟文,开始考查印证这位前世今生的老朋友,积淀在铭文之中相关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继而需要剖析的问题是,老官庙究竟属于哪一种信仰场所,它的创建时间在什么时间。然而,古钟铭文中既有“老官庙宇”字样,也有“法轮常转”、“佛日光辉”的竖题,似乎让人疑云重升,分不清是属于佛信场作,还是道观所在的性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资料查检得出结论,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供奉的信仰人物不同这个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般而言佛信场所寺院,供奉的是印西东传佛系中佛佗,即三位一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竖三身和横三世佛,还有观音、普贤、文殊、地藏等菩萨,和药王、祖师、诸天罗汉的场所。如汉传佛教中的净土,密宗,华严,禅宗等八宗的寺庙,和藏传佛教中的各类喇嘛庙,都属佛信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道观中供奉则是以三清道祖为主尊的各路神仙,属本土信仰的道教神坛道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人们又习惯将佛教系统之中,寺、庵、院、堂统称为寺庙和刹。把道教中的观、宫、殿称为庙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此,老官庙享受人间香火的主奉神尊,是被我在前面文章中,己经证实过的县伊肖太爷和傅主簿,这二位真实的凡人。他们既没位列仙班,也为涅槃成佛,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显然为非佛非道的范畸。我以为其属另一种类型的信仰系统,即崇拜英烈的庙宇类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思路应当从庙的形成历史上来解析这个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庙的产生,源头是祭祀祖先的地方,透着浓浓的本土民俗气息。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有了祭拜神灵和祖先的惯例。他们在家中设立专门的房间作为拜祭之所,这就是“庙”的雏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根据周朝规定,皇室需在宗庙定期祭祀考烈武王等先祖,士大夫亦在家庙烧香敬奉远古先贤。可见,庙宇制度根植于中华远古文明的本土文化中。它是人们表达崇高精神追求的凝聚点,也是用儒家伦理,来统一规范崇拜领域的一种外化彰显形式。属于追思祖先,缅怀先烈而产生的另一种,祭拜心中神灵的信仰型庙宇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在历史演化过中,收纳了其它信仰文化,使这类庙宇的功能也日益丰富。于是,人们来到庙里耳濡目染,不仅是为缅怀、见证、学习与传承先贤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品德,也会在庙宇里祈祷追求事业、姻缘、子嗣等等人生愿望,按照英烈来规范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种思想方式,集中体现了普通百姓的期盼,也是碌碌红尘市井之中的人,燃起一盏前行的心灯,在神志迷茫里寻找鼓舞和慰藉的亮点,是解脱心结,继续砥砺前行的精神加油驿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总之我认为,老官庙应归纳入祖先与英烈供奉的信仰范畴。是和皇家祖庙,孔孟宗庙,氏族家庙一样,并非单纯的佛圣祭祀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贴切一点,它也和新堤地区供奉关羽的关帝庙、供奉岳飞的岳王庙、供奉黑爹爹的天贶等庙的性质相同,属于英雄崇拜系列的庙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洪湖茅埠老官庙,是把保护过陈友谅起义军和百姓们,最后为民献身的二位老官,作为大众英雄人物,升华为心目中的偶像神灵,当成地方保护神而纪念,而拜祭的殿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后来老官庙其间融入了一些佛信元素,但只是佛教西来汉化,植于本土融会民俗的一种文化表现。从它始源根基与传承血脉方面上来讲,属于一座彰显人文崇拜,弘扬儒家文化的本土信仰庙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至于老官庙的创建间期的考证方面,有人说它始建于元代末期,理由虽然可以依古钟铭文,认定庙内主尊神灵,供奉的是县尹肖爷和傅主簿二人,其人物和故事背景为元末时期。但是《洪湖县地名志》在引用清光绪《沔阳州志》载中,附文说明“老官庙在茅埠凤凰矶……其庙修筑年代不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本人觉得把老官庙开山年代定为元末,没有历史确凿依据,只凭故事背景的孤证,显然不能成立。即便是为褒奖二位为民捐躯的老官的故事是真实的,古钟上的铭文为供奉在傅主,肖爷二位老官于神殿前时的时间,只是铸造古钟朝代的凭证,是一种继承这种英雄崇拜的记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基于此点,理论上可以依此认为,这座由初始纪念这两位神灵而创建的老官庙,从诞生到成为颇俱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按照一般规律而言,最少要经历大几十百把年,认至更长时间的壮大发展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在以钟溯源老官庙的开山时间问题上,有理由认定,老官庙应在明代中晚期创建,故而应当不釆信故乡村民认为老官庙初建于元末明初的说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目前这只是供和朋友们商榷的个人认为,确切的时间还有待更多的文物新发现,新证据来予以证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