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津是戏剧家的摇篮。天津无论戏曲、曲艺等旧事逸闻文学作品很多,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天津城市发展的文化底蕴,也是中国娱乐业发展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 梨园曾流行“北京学艺,天津走红,上海赚钱”之语,天津被誉为“曲艺之乡”、“河北梆子发祥地”、“评剧的摇篮”,中国第一家影院就出现在天津,前苏联影片最早在天津放映。</p> <p class="ql-block"> 在天津海河上的金汤桥往东走,有一幢坐南朝北、西式古典且带有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矗立在眼前。门口两根圆形柱式直通二楼,外沿用水刷石砌成,简洁明快。跨入大门,是一个拥有中厅和侧廊的剧场。这儿便是东天仙戏园旧址。2020年,东天仙戏园旧址被列入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 东天仙戏园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位于今河北区建国道121号。开始只是有人在此处搭盖一个席棚子,招来一部分艺人演戏。宣统元年(1909)这里出现了一个名叫东天仙的砖木结构的旧式戏园。据说津门早期戏园喜用“天仙”为名,如上天仙、下天仙、中天仙等,而东天仙戏园由于地点方位的原因,约定俗成命名为“东天仙”。初建时为砖木结构,整体分两层,可容纳一千余名观众,是当时天津最大的戏园。</p><p class="ql-block"> 旧时在天津,“东天仙”绝对是个叫得响的地方。尤其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意、奥租界设立,东天仙戏园被圈入奥租界,奥租界当局在戏园门前修了金汤大马路(今建国道),使其地理优势愈加凸显出来。民国时期编印的《天津地理买卖杂字》里说:“大奥国,衙门空,烟草公司菜市东;奥租界,东天仙,机器磨坊极壮观。”可见“东天仙”竟成为奥租界的显著标志之一。“东天仙”一度取名“天宝戏院”,故而“老天津”亦称其为“天宝”。戏园首任后台总管张春荣对演员们要求:“即使赶上风雨天气台下只有一位观众,也要原戏、原角,演全、演好,绝不回戏。”这样的经营方式,为当时的戏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谭鑫培、刘鸿升、尚和玉、李吉瑞、张黑、梅兰芳、金月梅等老一辈戏曲演员、艺术家都曾在这里演出过。著名女伶金月梅,1910年曾排练过《节义传奇》和《义仆记》两出新戏,后者首演就是在“东天仙”;民初梅兰芳新排的《一缕麻》,是他来津时在这里首演的。这两出戏给“老天津”留下深刻印象。《一缕麻》是梅兰芳的新编时装戏,作品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在艺术形式上也有很大创新,一时间轰动津门。从中也不难看出“东天仙”的影响力之大。</p><p class="ql-block"> 因年久失修,“东天仙”于1931年8月间动工重新拆盖。重建后的“东天仙”为砖木结构二层,局部三层,正面有仿伊奥尼亚立柱,改称“东方大戏院”,1937年改名“天宝戏院”。主其事者,经营手法灵活,除上演京戏、梆子外,也演评戏、话剧和曲艺,轮流更换,以招徕观众。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天津的娱乐场所以法租界劝业场附近最火,而当时李少春、李万春、金少山等都在“东天仙”演出,也曾轰动一时。相声艺人侯宝林组织北艺剧社,在此演出过富有喜剧意味的《梁上君子》《情天血泪》等舞台喜剧,令观众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 “东天仙”还一度以演评戏为主,刘翠霞、芙蓉花、李小霞等评剧艺人都曾在此演出。</p><p class="ql-block"> 1953年7月,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成立,银达子(王庆林)、韩俊卿、金宝环、宝珠钻等著名梆子演员,在民主剧场以《喜荣归》《三娘教子》和《秦香莲》献演于观众,极尽一时之盛。当初,该剧场的舞台坐南朝北,台顶为木结构,顶中心装有花纹孔隙直通顶棚外,孔隙旁镶有“三上神仙”四个大字。共两层楼,楼上为两级包厢,一级25个,二级30个,每个包厢可容8至10人。楼下散座均为条凳。楼下三面廊子坐席,东、西面为男座,正面为女座。现今剧院内外大体保持原貌,但包厢、条凳等早已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 “东天仙”数次更名,功能也在变换,但其建筑形式和基本格局并无多大改变,其作为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不言而喻。2021年5月,天津首家“德云社”选址于此并开业,给这座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老建筑注入了新活力,也让天津这个曲艺之乡焕发出新的光彩。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天津百年东天仙戏园,也曾称东方大戏院,1939年改名天宝戏院,1953年正式定名为民主剧场。历史上著名演员谭鑫培、梅兰芳、侯宝林、李少春、新凤霞等,都曾在此登台演出。</p><p class="ql-block"> 2020年,东天仙戏园旧址被列入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 最早叫天仙茶园。当时天津的戏园最火的有“五大天仙”,分别是庆芳茶园改建的上天仙戏园、金声茶园改建的中天仙戏园、天仙茶园扩建的下天仙戏院、袭胜轩茶园改建的西天仙戏园,以及在河北区建国道新建的东天仙戏园。时至今日,只有“东天仙”也就是今天的民主剧场硕果仅存,其余早已先后拆除,湮没在历史尘埃中。</p> <p class="ql-block"> 现在天津人都知道民主影剧院(民主剧场),原名“东天仙戏园”,坐落在今天津河北区建国道。1949年天津解放后由市文化行政部门接收,改名“民主戏院”,后更名“民主剧场”。1990年后主要从事电影放映业务。</p> <p class="ql-block"> 德云社进驻这个剧场每天上演两场曲艺节目,场场爆满。来这里观看的有天津人,也有来旅游慕名而来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天津是曲艺之乡,相声茶馆居多。天津话自带喜感,语言风趣幽默,也常自嘲。形容这种语言现象就一个字“哏”。</p> <p class="ql-block"> 多少年我很少进剧场听看“玩意儿”(节目),在女儿的鼓动下来到天津德云社,看德云社七队的相声表演。不是不想看、不爱听,而是这些年几乎没有机会,曲艺团演员和百姓接触见面的时候太少了,是德云社把相声、大鼓等文艺形式大众化了,接了地气,所以也得到应有的回报,成了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p> <p class="ql-block">剧场干净整洁,票价80元起至200余元/位。实名制订票</p> <p class="ql-block">楼上包厢价格略高。</p> <p class="ql-block"> 德云社的匾牌是郭德纲先生书写的,字体造型独特别致,很吸引眼球。</p> <p class="ql-block"> 食品是不可以带进的,可以自己下单买,主要是茶水、饮料和瓜子一类的。</p> <p class="ql-block"> 相声演员和观众互动风趣诙谐搞笑,这是德云社听相声有别于专业相声团体的一种模式。</p> <p class="ql-block">哏都,哏。</p> <p class="ql-block"> 听完相声沿不远的海河岸边溜达,灯光带一片璀璨,这是海河又一大特色景观。</p> <p class="ql-block"> 静静的海河水经久不息地流淌,向着渤海湾日夜兼程的走向大海深处……这里是河海两鲜的鱼米之乡,也是东西南北纵横交织的交通动脉。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历程有浓厚的影响,被世界关注!虽然他与北上广深影响有悖,但这个城市她永远都是最受欢迎的地方,因为她低调不奢华最适合居住生活。这也是天津土著人最不舍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娘娘宫大街现在是古文化街,冠以古字是说明它与历史渊源有密切关系,还有着叙述不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收看,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