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往事

此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选用网络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蹲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家乡的人们把中途滞留在车站,不得不整宿熬夜候车的窘况,形象地称之为“蹲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冀中平原高阳县境内的潴龙河东岸,有一个很大的村庄叫西演村,过去是乡政府现在是镇政府所在地,这个村子就是我的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在这个沃野平畴的大平原上,交通极为便利,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纵横交错,无论是乘座高铁、大巴,还是自驾走高速回老家,那都是抬腿就走的事儿,不到两个小时也就是看一场电影的功夫就到了。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形,说起来现在的年青人绝对不相信,区区不足两百公里的路程,竟然还得走两天的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故乡距北京、天津、石家庄的路途差不多远,处于京津冀的中间地带,但那时落后的交通业态却远远不能与其优越的区域地位相匹配。打从我记事儿起,回老家就是一件大事,头几天父母亲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准备送给老人孩子和亲戚们的礼品以及路途所用随身之物。</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从上小学开始,每年寒暑假都要回故乡,这两段乡下生活时光以及往返路途上的所见所闻,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石家庄登上北行的绿皮火车,我迅速占领靠车窗的位置以便于观赏景致。喘着粗气伴随着气笛声,列车穿过迷漫的水蒸气慢慢地开动启程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那种逢站必停的慢车,平均十几里地就得停靠一站。车厢里人声嘈杂、南腔北调、你来我往,乘客们衣着不同、举止各异,俨然一个小社会。我则喜欢趴在窗口,静静地 欣赏车外的风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袤的华北大平原坦荡无际:夏季风吹麦浪、金波翻涌,碧绿的青纱帐一望无垠,红高粱迎风摇曵;冬季则辽阔疏朗、天地苍茫,颇有燕赵慷慨悲歌之气韵。一个个村镇从窗前掠过渐行渐远,一条条河流淌过车轮下的桥梁流向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半天时间列车到达保定,我们随着下车的人流出站。父亲一溜小跑直奔广场对面的长途汽车站,如果能买到当天的车票那真是撞上大运了,不过十有八九只能买到第二天的车票,我们只好蹲站过一宿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京南重镇保定历史上虽是直隶首府和多年的河北省会,但并不是交通枢纽,只有京广一条铁路过境,所以东西方向众多的城镇乡村就只能依靠公路交通了。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客运车辆不足、班次少,所以一票难求成为常态。蹲站过夜冬天还好说,夏天候车室内空气污浊闷热难耐,人们大都选择在广场南侧有顶无墙的候车棚里休息等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9年改建的保定火车站,是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全国十大建筑之一,宽阔的广场上车水马龙,兜售各色吃食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突然一名乞丐抓起摊位上的一个烧饼飞奔而逃,边跑边拼命吞咽,当追赶的人将他打倒,这名乞丐护住头部使劲嚥下最后一口烧饼,噎的直翻白眼,这一幕刚好发生在我眼前,在雨点般拳头的缝隙中,我看到他的脸上竟露出了一丝果腹后的笑意。晚上我们吃完自带的干粮后,母亲掏出一大块油布摊到地上再铺上床单,一家人枕着提包捱过漫漫长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再乘坐客运班车,往东南方向驶过素有纺织之城的高阳县城;跨上潴龙河大桥,那时叫布里桥,方言发音鲍泥桥,是一座刷成蓝色油漆的木桥,汛期水量很大,浪花卷着漩涡一路向北汇入白洋淀;穿过柳槐成荫的千里堤不远就到家啦。西演昰个大站,方圆十里八乡包括任丘、肃宁、河间等邻县的人们都到这儿乘车,车票也很紧张。我有一个堂姐夫与车站人员熟络,每次返程都能提前订好到保定的车票,所以回来时不用蹲站,当天就能到达石家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有两次回故乡的路途之苦,至今未能忘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次是1962年父亲带着我和妹妹回老家过年,那年冬天出奇的冷,到保定后别说当天就连第二天的汽车票也卖光了。急着回家过年的乘客们联合起来,找车站值班领导沟通协商,几經周折,一直谈判到后半夜,总算临时借调了一辆敞蓬卡车。大家象沙丁鱼罐头一样,一个挨一个站着挤满了车厢。冬夜的寒风象刀子一样刮到脸上疼痛难忍,不一会儿双腿就冻的发木,好象失去了知觉。五岁的妹妹冻得直哭,父亲只好用大衣把她紧紧裹在怀里。天蒙蒙亮,总算到站了,下车后我的双腿不听使唤,没走两步就滚到了公路旁边的壕沟里。到家后爷爷把我和妹妹抱上热炕头,焐上他的羊皮袍子,渐渐地才缓过劲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年的暑假,我9岁姐姐12岁,父母为了锻炼我们,让姐弟俩单独回老家。幸运的是在保定中转时,居然还能买到去往高阳县城的车票,但是高阳离西演村还有30里地呢,怎么办?我俩决定步行走回去,也不在保定露宿。班车到达终点高阳县城已是下午3点钟,正值烈日当头、炎暑流金,我们对30里地也没有什么概念,走了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只好走走停停不时在树荫下歇息。要命的是那帆布提包感觉越来越沉,似有千斤重。里面装的是30斤大米,那年月这东西在我们农村老家可是稀罕金贵之物,城市商品粮配给数量也很少,父母攒好长时间凑起来带给老人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我们找了一根树棍抬着提包走,姐姐照顾我总把提包拉到她的肩膀前。我俩咬紧牙关坚持前行,一边打听一边走,长长的公路好像永远也走不到头……红日西墜,黄昏时分,终于到家了,奶奶把疲惫的姐弟俩揽到怀里,心疼地哭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说故乡羁旅是我童年的记忆,但我仍然盼望假期早日到来,尽快回到故乡的怀抱。因为我喜欢故乡人的勤劳质朴,喜欢大平原的田园风光,喜欢故乡这片热土上孕育出的灿烂文化,以及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和传奇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乡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在两岁时随母亲离开故乡,此后一直生活在省城。因为每年都要回老家过年,特别是学生时代的寒暑假大多在故乡度过,所以故乡给我的印象是深刻而鮮活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故乡西演是个很大的村镇,做为集市不拐弯的的主街就有三里地长,公社化时全村千余户人家共分30多个生产小队。随着人口和住宅的增加,村子也不断扩大,西边已和杨家务村连成一体了,现在村东与村西的年青人都不太熟悉甚至不认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古时期,古黄河一直流经河北平原,从高阳、白洋淀地域入海。公元206年黄河地上河道崩溃而改道,但由黄河派生出的许多支流仍流经高阳、白洋淀,汇入大清河入海。高阳县地势低洼,淀塘纵横,自古以来被称为“九河下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演村最初就是建在一个大水淀的西岸,故称西沿,那是距今1400多年前北齐时候的事儿了,这个古淀名为民乐涝淀,又称罗汉淀,早已干涸。明永乐年初,山西及本省安素县(今徐水县)等地移民又来此定居,称为西染。清末因谐音改称西演。古人有诗云:</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壑谁凿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丰功夺元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光逐水底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鱼跃波心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夷犹流朝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叶扁舟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民食信有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于焉快怀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史上的民乐涝淀因靠近颛顼故都旧城,曾是高阳县有名的景观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家乡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乡音嘹绕尾声长,富有韵律感,说起话来象唱歌,既能高亢激越,又可柔音绕梁。难怪高阳县被誊为戏曲之乡,孕育出西河大鼓、北方昆曲、高腔、老调、哈哈腔等剧种,造就出一批大师级的艺术家,如盖叫天、马三峰、韩世昌、齐如山、周福才、侯玉山、齐花坦、张惠云等等不胜枚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有就是礼貌相待、知情达理。见面相逢时都热情地打招呼,拉着长音儿互致问候,而且绝对不能乱了辈份儿,无论长幼亲疏,凡是能沾上亲戚点边儿的,必须冦以尊称,一声声叫得你心里热乎乎的,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至于婚丧嫁娶这等大事就更加讲究了,礼数说道繁多,主家专请执事人按流程操作。</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村子里有蔡、牛、张、柴四大姓,我们柴氏家族居于中部偏北。祖父在村中很有威望,是公认的庄稼把式,勤劳肯干,精于计算,把一年四季的农活安排的妥贴合理,无论种啥庄稼都是全村长势、收成最好的。还在自家院子里开油坊 ,磨出的香油由我的父亲、两个伯父他们哥三,每天挑着担子分别赶集或走村串街叫卖。日子过得虽然辛苦,却也吃穿不愁,逐渐积攒到了五十多亩土地的家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家有两个大伯,我们那里称伯父为大爹。大爹忠厚善良,农活儿主要是饲弄牲口套大车,送粪收粮打麦场。还学了一手木匠活儿,农闲时帮工补贴家用。早年间家乡十年九涝,汎期潴龙河水暴涨,村里青壮年都到千里堤守提护埝。父亲就是在湍急的河水里练出的好水性,一个猛子扎进漩涡能游出几十米远。不会水的大爹的绝活儿是撒网捕魚,每年汛期都能捕到许多鱼,吃不完就制成鱼干贮存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大爹精明能干,身材高大、体型魁梧,颇受祖父母器重。兄弟仨卖香油每次都是他卖得最快賺的钱最多,还打的一手好算盘,地里的农活儿也拿得起放得下。二大爹参加了晋察冀解放軍,清风店战役胜利后,部队休整期间,祖母和二大娘到驻地看望。舍不得“老婆孩子热炕头、十亩好地一头牛”的二大爹小农意识作祟,竟然偷偷地开了小差。跑回家后下菜窖钻柴房,东躲西藏好长时间不敢露面。在我的眼中,二大爹就是小说、电影里富裕中农的典型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大爹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男孩,一连生了七个闺女。最后一胎找人看过,确认男孩无疑,准备杀一口猪隆重庆贺,谁知生下后又是个丫头,这大概是天意吧。</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大姑嫁到八里外的安家庄,她在娘家的地位很高,三个弟媳都得听她的。姑夫酷爱戏曲,经常参加村子里戏班的演出,拿手的是媒婆之类的丑角。他诙谐幽默,走到那里都能引起一片欢声笑语,特别是大姑娘小媳妇都喜欢跟他开玩笑,人送外号“老婆安”。祖父祖母嫌他不稳重不大待见他,而我们这些侄辈的孩子们都喜欢大姑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祖父这一枝人丁兴旺,兄弟六人,爷爷行五,每天晨起哥六个围坐一圈,同时给前面的兄弟梳辫子。长大成家后,早晚必到老屋给父母请安。曾祖母是个传奇人物,身材胖硕,极有气场,六个儿子在她面前屏息恭立、唯命是从。年老后不耐暑热,让人抬一把太师椅置于树荫下,她端坐椅中脱下上衣露出布袋一样的乳房,掀起来搭到两个肩膀上,命孙子们擦汗打扇乘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我们这一代姊妹兄弟十五个,仅有堂兄和我两个男孩。每次我回老家,大我两岁的堂兄就带我野外割猪草、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过年了,堂兄会自制烟花,他把木炭擀成细末按比例掺上硭硝,再加上盐粒用纸卷成筒状,点燃后迎风跑在大街上,噼啪作响的烟花拖曳出一道道灿烂的尾巴,我们玩的不亦乐乎。堂兄喜欢音乐,没钱买乐器就自己动手制做,他拿着自制的二胡参加了公社的宣传队,我还看过他们排练的《苦菜花》。可惜堂兄英年早逝,1988年麦收时脱粒机故障,飞出的一条钢片插进他的胸膛,呜呼!37岁的堂兄永远地离开了我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十三个姐妹中有十个姐姐,回到故乡都宠我,唧唧喳喳好不热闹,她们给我好吃的领我玩儿。有一年难得十三个姐妹凑齐了,专门拍了一张合影,可惜现在怎么也找不到了。后来随着姐妹们的相继出嫁,天南地北,相见的机会越来越少,“柴门十三钗”再也凑不齐了,思之不胜伤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姥姥家在西演村的南头,姥爷 因病去世的早,母亲是家里的老大,帮姥姥把弟妹们带大。大舅是生产队会计,常给我讲三国演义的故事。二舅是基干民兵,扛着带刺刀的步枪可威风啦,他也会让我戴上钢盔背着步枪过过瘾。小舅则带我爬树摘枣,下水塘洗澡。姨妈算是最有文化的人了,到县城读过师范,在村里当过代课老师。当年她胸佩共青团徽,朝气蓬勃、意气风发、阳光灿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姥姥是个独生女,太姥姥婚姻坎坷,守了一辈子活寡,终老于女婿家。太姥爷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不甘于落寞于贫穷的家乡,抛下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投奔远嫁湖北的姐姐谋发展。其姐夫进京赶考中了武探花,赴任湖北地方守备起程前,迎娶了太姥爷美貌如花的姐姐。前三年还不时有信件联系,但毕竟关山阻隔,音信渐杳,再后来得知他在南方重组了家庭,太姥姥气愤不已,可太姥爷以为那个时代的男人娶几房妻妾很正常,几次要将她们母女接到南方,倔犟的太姥姥断然拒绝。太姥爷仍不死心,不断托人说合并捎回一些土特产,太姥姥不为所动,再后来就天各一方彻底断绝了来往。我在姥姥家还看到过来自南方精美的杯盘茶具等瓷器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大爹家房后有一龛小土地庙,是人们办丧事请灵、叫魂的地方。如果有先于逝者去世的夫妇,那么在出殡前一天的晚上,就要把先去世的那位请回来,共同接受子孙的祭拜,此为请灵。下葬后,人们认为逝者的灵魂还留在家里,还得把它叫走,此为叫魂。在举行请灵、叫魂仪式时,夜色中烛火摇曳,人影恍惚,执事人念念有词,焚烧祭文,披麻戴孝的亲属们列队跪拜哭泣。那种场面,很是阴森瘆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夏夜的老槐树下、场院的草垛旁、冬天的热炕头上,我们围坐在长辈们身边,津津有味地听他们讲述故乡的故事。奶奶、大娘、婶子们一边纳鞋底一边讲些神仙鬼怪的故事。而叔伯祖辈们则抽着旱烟袋,饶有兴致地讲述高阳县的人文风俗、历史掌故。他们讲得最多我记忆最深的有:县城榜眼牌坊、颛顼故都旧城村、古镇莘桥、安澜码头,以及城里许氏、圈头齐氏、西庄孙氏、于堤韩氏、庞口李氏等名门望族的历史风云和时代变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高阳榜眼牌坊</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阳县城西街有一座有名的木牌坊,建于清代雍正年间,是邑人为纪念明代末年壮烈殉国的蓟辽督师孙承宗而建。牌坊楹联上书:丹墀云染三千字,春殿雷轰第二声。可惜此牌坊毁于文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高阳西庄人,明万历二十二年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以榜眼身份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礼部侍郎、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孙承宗文武兼备,通晓边事,天启二年,后金(清)兵先后攻陷辽阳、广宁等地,京师告急,朝廷无措。孙承宗自请督师御敌大胜,拓地400里,屯田5000顷,安置难民百余万,练兵10万余,筑城54座,迫使后金兵后退700里,京城转危为安。后为魏忠贤诬陷,罢职归里。崇祯二年,后金兵再次入侵,朝廷复用其守通州、山海关,孙承宗先后收复永平、迁安、遵化、滦州等地。两年后又被罢职遂告老还乡。1639年,清兵入关攻高阳,孙承宗以76岁高龄率家人与全城军民奋勇抗敌,终因众寡悬殊城池被陷,孙承宗以弓弦自缢,举家40余口同时遇害。孙承宗的爱国义举,气贯长虹,彪炳千秋。作为抗击后金(清)的军事统帅,他发现培养了袁崇焕、马世龙、祖大寿、满桂等著名的军事将领。孙承宗一生著述甚丰,他还总纂了天启四年的《高阳县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莘桥古镇安澜码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早年在莘桥、布里两个文化古村交界处有一个安澜桥码头,布里村曾经叫过安澜村,现在这两个村子都归西演镇管辖。那时的莘桥古镇被称作“小天津卫”,自古繁华,水陆码头,潴龙开埠,千帆竞发,俨然北国江南。民谣曰:莘桥村,三宗宝,烧鸡馒头豆腐脑。这三样普通的传统美食,也因为口碑传诵,人流夹带而声名远播。如古法炮制的“开山烧鸡”,据说就是唐代开国功臣殷峤所创。殷峤字开山,他功成身退,隐居于高阳莘桥,所以,莘桥古称“殷桥”,后来因口误演变成新桥,清代定名为莘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祖母有一个娘家亲戚在莘桥很有势力,父亲常常讲起小时候祖母带他去莘桥赶庙会的经历。那位表亲非商非农,却在安澜桥一带名气很大,谁都会给他几分面子的,估计是类似青洪帮会组织的头目。莘桥镇上商铺林立人流如织,每逢大集或庙会,更加热闹非凡,那是会搭台唱上几天大戏的。祖母和父亲娘俩有专人陪护逛庙会、下馆子、看大戏,很是惬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颛顼故都旧城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阳旧城历史悠久,相传是华夏人文始祖之一的颛顼帝初封建都之地。位于古高河之北,古称山南水北为阳,故名高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古以来高阳被称为“颛城”,又名龟背澶洲府。因颛顼部落的族徽为玄武,即龟蛇,为古代四象之一,据此高阳旧城建成 龟形,中间高,四周低,十字大街为龟背。相传从百里之外的顺平县取土建成,土质极黏,当地百姓称为“立土”,遇水冲刷而不剥蚀,现在顺平遗有“高阳坑”。颛顼部落崇拜的图腾是“猪龙”,因猪入水化龙的传说,高阳的母亲河叫作潴龙河,现在的龙化村即是入水化龙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皇五帝时代没有文字,属于口口相传和神话故事并存的传说时代,所以古代典籍中关于颛顼建都之处也说法不一。但高阳旧城是颛顼故都的记载却见诸于许多史料:明弘治《保定郡志》有高阳旧城“颛顼所居因筑城于此”的记述,明天启《高阳县志》、清雍正《高阳县志序》中也都有明确的记载。现高阳县城内建有颛顼公园,旧城村口建有颛顼故都的牌坊。我有两个堂姐先后嫁到了旧城村和龙化村,因此我也有幸到这两个古老的村庄探访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不争的事实是自春秋战国始,高阳古县的历史脉络发展轨迹就非常清晰明确了。燕国建高阳邑,西汉初置高阳县,东汉改属河间国,西晋改属高阳国,北魏为高阳郡治,隋改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北宋为顺安军治,金属安州,明洪武三年因水患迁治今高阳县城,明、清属保定府。足见高阳旧城历史底蕴有多么深厚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阳父老津津乐道的是扬六郎镇守三关抗辽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宋时高阳一带系北方边境,设有三关:高阳关(亦称草桥关淤口关)、瓦桥关(河北雄县),益津关(河北霸州)。景德二年,杨延昭自保州调任高阳关(指旧城)部署拒辽。他训练部队,巩固城防,曾在城墙上放置蜈蚣蝎子,大败辽军,因此,旧城又称蜈蚣蝎子城。他还在关外挖河渠,置斗门,垦荒植稻,广种桑榆。明朝孙承宗曾亲临杨六郎屯田地考察,并效仿在山海关广为应用。杨六郎统领三关,征战二十年功勋卓著,在高阳关任上九年病逝。民间为其修建庙宇,称六郎庙,当地人亦称三关庙。</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深深的乡情、浓浓的乡韵、悠悠的乡愁,是我永远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热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阳,这片我深爱着的燕赵故土,自古以来风云激荡、英才辈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魏刀儿,西汉能吏王尊、唐代名臣许远,明未抗清义士孙承宗,都是高阳人。历史进入近、现代,更是精英荟萃、涌现出大批政治、军事、科技、文化领域里的杰出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岳,辛亥革命功臣,曾大破张勋辫子军,与冯玉祥一起发动“北京政变”,邀请孙中山北上,任直隶督军兼省长、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等职。孙岳戎马一生,官至国民政府委员、陆军上将,1928年逝世后却家无余资,家人无力举丧,冯玉祥、李烈均、扬虎城、马法五等生前好友出资,将其安葬于颐和园西北处的墓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扬景山,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加入共产党参加革命活动,任中共北方区委组织部长兼北平市团委书记。1927年与李大钊一起被捕,狱中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同李大钊一道共赴刑场,英勇就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至于“七.七”事变中率部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血洒南苑、壮烈殉国的佟麟阁将军,更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还有电影《英雄儿女》王芳的原型,志愿军唯一的女兵一等功荣立者解秀梅,曾作为志愿军代表向毛主席和金日成献花,巡迴全国作报告,获“人民功臣”光荣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著名地质学家,我国地球化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开拓者候德封先生;著名历史学家,中国敦煌学创始人王重民先生;著名考古学家,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创建人苏秉琦先生;著名播音艺术家,开国大典和审判四人帮的现场播音员齐越先生,都是高阳人的骄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更使人感到惊奇的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河北省爱国教育基地——高蠡暴动纪念馆,这两处红色圣地竟然都在我的故乡西演镇境内。一个在镇西潴龙河畔的布里村,一个在镇东大广高速公路旁的北辛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策源地 ——从布里到巴黎</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空前规模和热潮,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延续了十余年。而布里留法工艺学校则是该场运动的发祥地,是全国第一所培养留法学生的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勤工俭学运动开创了一种惠及大众的教育模式,为民族进步和复兴培养了众多的人才。尤为重要的是,为早期的中国共产党锻造出了一大批政治精英,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毅、蔡和森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组织者和践行者,为运动的兴起和政治走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加留法勤俭学运动的还有科学家钱三强、严济慈、张竞生,艺术家洗星海、潘玉良、焦菊隐等。这场运动虽带有民间性质,却意义深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给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谈起布里留法工艺学校的创建以及勤工俭学运动的肇始,不能不提及关健核心人物李石曾。李石曾,高阳县庞口村人,出身高阳名门望族,系清末重臣李鸿藻之子,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故宫博物院创建人、首任理事长,北大教授,曾在北京创办中法大学,在法国创办里昂中法大学。作为近代历史文化名人、同盟会元老,为中国现代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后来支持蒋介石成立南京政府,支持蒋反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跑到了台湾。由于政治的原因,属于封杀之列,所以世人对其知之甚少,座落在小村庄里的留法工艺学校也鲜有人知。近些年来随着开放政策的深化,知名度才遂逐渐提升起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石曾少年时从师名儒齐楔亭读书,齐亦为高阳人。其父主张“励行新政”,其师尊崇孙中山,都对李石曾新思想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02年李石曾以清驻法公使孙宝琦的随员名义来到法国留学。1906年在巴黎成立世界社,与张静江、吴稚晖一起出版刊物,号召推翻清政府,宣传资产阶级革。李石曾还将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译成中文,在《新世纪》周刊上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最有影响的一种思潮,甚至我国早期的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深受其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石曾完成“大豆的研究”学术论文后,在巴黎创办了一家豆腐公司,招慕高阳老家的技工来公司做工,生产出的豆腐产品参加巴黎万国食品博览会,获持别奖。他还在巴黎开办了第一家华人餐厅——中华饭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5年,“倒袁运动”失败,蔡元培为了躲避缉查,远赴法国,就住在巴黎的豆腐公司,他一边研究学问,一边给夜校的工人上课。李石曾、蔡元培认为,这是一种使国内青年,以较低费用来法国求学的好办法。于是,他们在巴黎发起成立了“勤工俭学会”,专门致力于华工教育。孙中山曾到豆腐公司参观,给予了高度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7年初,蔡元培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李石曾受邀担任了生物学和社会学教授。此时,李石曾与蔡元培、吴玉章等人在北京成立了主持全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总机关,在高阳布里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留法工艺学校,而后大力宣传、积极倡导,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何学校选址在布里村,因为这是同乡好友段宗林的家乡,有良好的的办学基础。之前段在村里创办了“半夜学校”和“豆食工艺讲习所”,曾为巴黎的豆腐公司输送过4批68名技工。段宗林系同盟会骨干,北京大学庶务科长,与蔡元培、李大钊关系密切。他积极配合李石曾筹办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7年秋,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正式成立,段宗林任校董。至1920年夏,共分三期招收培养全国各地学员200余名。期间为扩大学校规模,段宗林捐献土地十二亩,还请戏曲名家韩世昌、候益隆、梅兰芳、姜妙香在北京义演,筹得大洋1500元用于办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期学员中有一个湖南班,教员蔡和森,学员向警予、李维汉、李富春、贺果、颜昌颐、王人达、孙发力、唐灵运等,毛泽东和扬开慧专程从北京到布里探望他们。为了解决湖南学子赴法的路费问题,毛泽东恳请恩师杨昌济介绍,结识了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章士钊,筹措到了两万大洋,才使一大批新民学会会员得以踏上法兰西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大门看上去有一点西方哥特式建筑的味道,尖顶下方的大门顶部呈拱形,又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穿过旧址大门,一男一女推磨做豆腐的雕像,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学校旧址至今仍保留着建校之初的格局,坐北朝南的四方院落,现存平房11间,包括教室、实习工厂、蔡和森办公室宿舍、李石曾生平展室等。如今,蔡和森当年手植的那棵洋槐依然挺拔,枝干遒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00多年前,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聚合在这里学习法语和赖以生存的技艺,然后伴着地中海的涛声和马赛港的笛鸣,踏上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的漫漫征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爱国华侨王守义,高阳西田果庄村人,从布里留法工艺学校赴法勤工俭学,与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交往密切。新中国成立后任法国华侨俱乐部副主席。邓小平、华国锋、邓颖超等领导人访法期间,参与接待,与邓小平久久拥抱,互表思念之情。后与著名画家潘玉良同居,并出巨资保存潘玉良的传世之作,有关事迹被拍成影视作品《画魂》,传为艺坛佳话。晚年情系桑梓,曾两次回乡探亲,资助教育、华侨工作,聂荣臻曾代表邓小平接见、招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做为发祥地之一的布里留法工艺学校,也给高阳留下了珍贵的红色印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震撼华北的红色风暴 ——高蠡暴动</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当我回故乡参观高蠡暴动纪念馆,仰望巍峨壮观的烈士记念塔,不禁肃然起敬。九十年过去了,时光掩盖不住历史的光芒,在这片红色沃土上,人们口口相传,至今仍在讲述着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蠡暴动,是一次在白色恐怖下,由共产党人领导、发动的农民武装斗争,在华北大地上书写下辉煌灿烂的篇章,它掀起了一场浩大壮烈的红色风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 世纪 30 年代初的冀中平原,正处在社会大动荡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刮,地主、资本家的盘剥,阶级矛盾尖锐,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步伐加快,民族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洪涝、干旱、虫害等天灾,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 年 8 月 27 日,高阳、蠡县一带的农民在中共河北省委和保属特委的直接领导下,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武装暴动。队伍从蠡县的宋家庄至高阳县的北辛庄间,席卷 20多个村庄,所到之处收缴地主武器,斗争土豪劣绅,砸警局、打盐店,给贫苦农民分衣分粮,得到劳苦大众的拥护,纷纷加入暴动队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8月23日,中共河北省委为贯彻中共中央北方局扩大会议关于创建北方苏区和红军,开展农民游击战争的指示,派省委军委书记湘农到保定主持召开了有蠡县、高阳、定县、完县县委书记列席参加的党团特委联席会议,研究制定高蠡暴动行动方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8月27日,暴动首先从蠡县宋家庄发起,之后迅速向周边村庄蔓延。红军游击队到处张贴保属革命委员会第一号布告,将游击队的十大纲领公布于众,极大地鼓舞了高蠡一带广大被压迫的农民。暴动喜讯竞相传播,暴动队伍不断扩大,游击队的士气更为高涨。经过三天的战斗,消灭了反抗的地主武装,收缴了一批枪支弹药,暴动队伍正式编为河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第二第三两个大队。8月 30日,暴动队伍浩浩荡荡,东渡潴龙河,向高阳县东南区进军,与高阳第一大队汇合,攻打北辛庄。高阳县东南区,系高阳县与蠡县、肃宁、河间的结合部,国民党警察分局和保卫团就盘踞在北辛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带我党的工作比较活跃,西演、北辛庄、庞家佐、河西村等20多个村庄都建立了党组织。为举行暴动,他们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蔡畔林打入了敌区公所当了文书;王涛打入保卫团发展了12名地下党员,掌握了部分武器;张树荣在北辛庄警察分局当了文书;蔡书林在庞家佐小学当小学教员,监现敌人的行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渡过潴龙河的队伍到达庞家佐村时,隐蔽在这里的高阳东南区区委书记蔡书林前来迎接,带領大家冒雨奔袭敌警察分局。虽然敌人的武装力量很强,但由于我地下党员早已打入敌人内部,对敌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当我们的队伍一到这里,地下党员蔡士平、张树荣、王涛、张信、梁祥等同志在内部瓦解敌人,造成里应外合之势。很快就占领了警察分局。接着顺势解决了村东的保安团。此一战共缴获40支枪,逮捕了警察分局长穆荣华,抓获了区长王峙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晚,湘农主持召开了紧急会议,宣布建立地方苏维埃政府,湘农任主席,宋洛曙任副主席。同时整编队伍,正式成立河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湘农任支队长,宋洛曙任副支队长,下设三个大队,共300余人,长短枪120余支,支队部和苏维埃政府设在北辛庄高小院内。门前悬挂起镰刀斧头的大红旗,红旗上赫然书写“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的民族联合起来”和“河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字样。各大队也都挂起了红旗,游击队员们为了表示与敌人奋斗到底的决心,脖子上都系上了作为标志的红带子,叫做牺牲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8月31日,第三大队留守北辛庄,第一、二大队开赴西演、北柳庄、安家庄等村动员和组织群众,打土豪斗恶霸。西演是一个大集镇,这天正逢集日,红军游击队到这里斗争了八家地主,砸了官盐店,逮捕了两个豪绅,把粮、衣、盐分给穷苦农民,当时配合行动的群众人头攒动,红旗招展,达四五千人之众。在群众的欢呼声中,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土地分配委员会、赤卫队、劳动童子团、少年先锋队等苏维埃组织,暴动达到了高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1日下午,游击队正在召开由队长、政委参加的会议,国民党的骑兵突然包围了北辛庄,用机枪封锁了驻地大门。在这紧急关头,第一大队长蔡书林立即抢占了大门洞顶上的小更楼,向敌人射击,击毙两名敌兵,打伤一名排长,副支队长宋洛曙在院内带领游击队员,以墙垣为掩护阻击敌人,同时组织突围。湘农见情况紧急,枪毙了警察分局长穆荣华,击伤敌区长王峙北,然后率领游击队员冲出包围圈。宋洛曙、蔡书林直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光荣牺牲。突围出去的游击队员钻进青纱帐坚持战斗,至9月4日,整个游击队被全部打散,队员共牺牲55名,高蠡暴动失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之后反动当局在高阳、蠡县、博野、清苑、安新、保定市等地展开了大搜捕和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保定大地。残暴的敌人将蔡书林、宋骆曙等4位同志的头颅用铡刀铡下带到莘桥等地悬首示众,以恐吓人民群众。反动当局为了彻底摧毁革命力量,通缉抓捕参加过暴动的人员,残害迫害暴动者的家属。保定特委书记黎亚克、高阳县委书记翟树功和特委的赵志远、马永龄等同志被捕惨遭杀害,很多革命者被迫离乡背井。反动政府和地主豪绅还对烈士家属子女斩草除根,所有烈士遗孀生的男孩一律处死。在白色恐怖下,高阳、蠡县、博野等地的革命一时处于低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河呜咽,草木含悲。由于敌强我弱,轰轰烈烈的高蠡暴动失败了,但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却十分深远,在冀中平原这块沃土上撒下了革命的种子,给后来动员民众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暴动,打响了北方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表现出高蠡人民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感人事迹,至今还被人民广为传颂。作家梁斌所著《红旗谱》对暴动进行了生动的描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时候,我非常喜欢反映家乡革命斗争题材的小说和电影,如红色经典三部曲《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以及《平原游击队》、《地道战》、《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等作品。特别对《红旗谱》的情节印象深刻,天真地寻找锁井镇在那里,千里堤四十八村都叫什么名字,不解为何把潴龙河写成了滹沱河等等。长大后才知道文学作品中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经过作者高度概括、提炼,加工创作出来的,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潴龙河和滹沱河同属海河水系,但滹沱河流域 面积更大,影响也更广,所以作者把事件的发生地选择了它。作品中波澜壮阔的高潮部分,显然是以高蠡暴动攻占北辛庄警察分局,以及西演大集上数千群众欢呼鼓舞的壮观场面,作为原型素材,结合到一起加工创作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到高蠡暴动,还有两个与之相关的插曲。当年我的四爷在莘桥开有一间布庄,暴动时游击队员从店里要拿一布红布做旗帜和红领带,四爷不肯还打了本村一名地下党员一耳光,解放后以历史反革命罪被镇压。我姥爷在西演赶集时恰逢暴动队伍赶到,分到了盐和粮食,还参加了斗争地主的大会。后来被抓进县监狱关押了好长一段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共和国第一大案,毛主席亲自批示枪毙的大贪官刘青山,就是参加高蠡暴的游击队员。他和十几名战友被敌人抓获,押赴高阳县城南关开锄问斩,他年龄小又瘦又矮,刽子手误以为抓错人了,一脚把他踢开,骂道:小孩子凑什么热闹,赶紧滚蛋!刘青山侥幸逃脱。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他不怕牺牲、勇敢战斗,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担任河间县委书记、冀中军区第八分区政委、天津地委书记。可惜他背弃初心被糖衣炮弹打倒,成为典型的反面教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