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四年正月十五、十六姐妹七人旅游记

长发飘飘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正月十五,十六,在马素麟的组织下,马素麟、田辉、 田雅琪、马宙英、马峪华、陈令斌、马素利。我们姐妹七人坐友情户外旅游团的0658号大巴车首先来到河南三门峡市地坑院(下面有地坑院的介绍)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万里黄河第一坝(下面有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介绍)用美篇的形式记录下姐妹七人愉快的旅行历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摄影:马宙英、长发飘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制作:长发飘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背景音乐:春节新年快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中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便是它的真实写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05年,陕州地坑院被河南省文物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018年,国家AAAA级景区—陕州地坑院授牌成功。[7]2022年9月28日,陕州地坑院入选河南省第一批7个优秀农耕文化遗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大坝是1957年4月13日开工,1961年建成。这是座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的主、副坝总长度857.2米。大坝的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使两岸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但三门峡工程从开工到现在一直争议不断。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三门峡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全国各地的水利精英,为了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齐奔三门峡,修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这座新中国水利史上最值得纪念的大坝,工程于1957年4月13日开工,1961年建成,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之所以称为三门峡,是相传大禹治水时疏浚河道,“斧劈三门”,形成神门岛、鬼门岛、人门岛,故名为三门峡。三门峡大坝的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使两岸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下段,连接豫、晋两省,控制流域面积68.8万km2,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91.5%;控制黄河来水量的89%,来沙量的98%。黄河自古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一条狂暴的害河,水情复杂而又难以治理。其实在黄河的源头是清澈见底的溪流,从源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都是一条百利而无一害的好河,到了中游黄土高原地带,黄河携卷着大量的泥沙,奔腾而来,咆哮而去,形成了世界有名的“黄色河流”。三门峡大坝的建成也拉近了河南和山西的距离,一步跨两省变成了现实。到了下游,由于流速减缓,泥沙沉淀,导致河床逐年抬高,形成“悬河”奇观,直接威胁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黄河的危害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心腹之患。新中国一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立即着手治理黄河。但三门峡工程从开工到现在一直争议不断,由于规划和设计的先天不足,大坝建成大量泥沙全部铺在了从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潼关的河道抬高,渭河就成为了悬河。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出现盐碱化甚至沼泽化,粮食因此年年减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大坝是1957年4月13日开工,1961年建成。这是座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的主、副坝总长度857.2米。大坝的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使两岸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但三门峡工程从开工到现在一直争议不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三门峡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全国各地的水利精英,为了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齐奔三门峡,修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这座新中国水利史上最值得纪念的大坝,工程于1957年4月13日开工,1961年建成,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姐妹七人在一步跨两省碑文前合影留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