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春“锋”万丈惊蛰来,青春当属志愿“红”。为喜迎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3月3日,华中师范大学“志愿服务公益集市”省级示范活动暨“3·5”志愿嘉年华活动在桂子山拉开帷幕。共青团湖北省委员会副书记徐本禹、华中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陈迪明等领导出席活动。</h3> <h3> 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大”)和湖北省志愿者协会共同主办,湖北省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中心、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承办。活动当天,同期举行了“青春志愿行·奋进新征程”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大讲堂”首场宣讲活动。</h3> <h3> 在华师大桂中路举行的志愿服务公益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志愿红在春光下熠熠生辉。省级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和华师大各学院优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以及历届省级本禹志愿服务队依次排开,师生们以热诚的志愿服务,尽展青春“锋”采。公益集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文化游园、文创义卖、公益拍照、科普宣传等;在义务献血车内,华师学子撸起袖子,为生命献一份青春热血。同学们以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h3> <h3> 活动现场,华师大“中国农村研究院”的公益海报格外引人注目,不仅有雷锋同志的画像和毛泽东给雷锋同志的题词,重点介绍了“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内涵丰富,包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h3> <h3>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后,全国各条战线、各个行业迅速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此后,每年的3月5日成为学雷锋纪念日。</h3> <h3> 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号召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h3> <h3> 共青团湖北省委员会副书记徐本禹,山东聊城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大学就读期间曾到贵州贫困山区支教,在当时引起热烈反响,被评为2004年度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05年10月,被评为“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h3> <h3> 当天活动现场,来自华师大音乐学院的同学现场深情的唱响歌曲《追寻》“追寻我生命的那份纯真,心中抹不去的那一片云彩;追寻那永远属于我们的那份无悔的忠贞,忠贞;追寻我生命的那份纯真,心中抹不去的那一片云彩;我苦苦追寻那人世间的大爱无疆,大道无垠”,我想,这就是对英雄和雷锋精神最好的纪念。</h3> <h3> 作为高校共青团战线曾经的一员,身处现场,观摩活动、参与活动,也是一种对青春激情的唤醒和精神洗礼;作为教育部中南地区高校第81期中层干部培训班学员,我也十分荣幸,能在华师大的校园遇见青年榜样徐本禹书记,向其送上追光者的问候;活动现场华师大融媒体中心负责“公益照像馆”活动项目的一位同学说:我读中学的时候,徐书记(徐本禹)是我们县里的书记,到武汉来读大学,徐书记是我们省共青团的书记,真是有缘。这位同学,应该是来自湖北省秭归县,徐本禹曾任秭归县县委副书记。徐书记不改朴素、谦和本色,活动现场,他的着装十分简朴,与师生们热忱交流、合影留念。让我们都能追随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在阳光下,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h3> <h3> 在华师大校园的中央,塑立着华师大前身中华大学的杰出校友、革命先驱恽代英同志的雕像。恽代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h3> <h3> 恽代英在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上海大学教授,同年8月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宣传部主任,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它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h3> <h3> 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被杀害于江苏南京,年仅36岁。周恩来同志题词:恽代英同志是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2009年恽代英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h3> <h3> 英勇就义前,恽代英曾作《狱中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是他革命生涯的写照和革命豪情的挥发,感人肺腑。</h3> <h3> 理想主义的光芒,是青春永远的信仰。最后,谨以李大钊同志的《青春》(节选)与各位师友共勉:</h3> <h3> 春日载阳 东风解冻<br> 无尽盛放 在天之涯<br> 每更节序 辄动怀思<br> 人事万端 那堪回首<br>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br> 生于青春死于青春<br> 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br> 进前而勿顾后<br> 背黑暗而向光明<br> 为世界进文明<br> 为人类创造幸福<br> 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家庭<br> 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br> 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br> 青春之宇宙 资以乐其<br> 无涯之生</h3> <h3>特别说明:以上部分图文信息转载自”华中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2024年3月4日报道《桂子山上,“锋”华正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