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有害病菌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寒假后小朋友们身体处于调整期,生活作息发生变化,抵抗力相对下降,致病微生物易趁虚而入,现跟家长朋友们分享几种常见的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希望大家与幼儿园共同关注并好预防措施,保护幼儿健康。</p> 怎样判断自己是流感还是甲流? <p class="ql-block">我们平常感染的普通感冒,指以打喷嚏、咽痛、咳嗽、低热、头痛和不适为表现的一类疾病,通常症状轻微而且多数能够自己恢复。然而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颤、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能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能有呕吐、腹泻等症状。</p> 春季要注意预防以下传染疾病 <p class="ql-block">01 流感</p><p class="ql-block">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尤其以甲型多见。其特点是:起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传染率可达到50%,常引起爆发或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且持续时间可达一周以上,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痛、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病程比普通感冒长。</p><p class="ql-block">02 甲型H1N1流感</p><p class="ql-block">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症状。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p><p class="ql-block">0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p><p class="ql-block">包括普通感冒(俗称“伤风”)、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疱疹性咽峡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上感”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多发、主要通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有些有发热、伴以咽喉痛、扁桃体肿大等。</p><p class="ql-block">04 急性支气管炎</p><p class="ql-block">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p><p class="ql-block">05 肺炎</p><p class="ql-block">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临床上分为细菌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肺炎的症状虽有不同,但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呼吸困难常为共同症状。</p> 幼儿园预防措施 <p class="ql-block">加强晨检——切断传染源</p><p class="ql-block">晨检时,密切观察幼儿,杜绝传染病患儿入园、入班;对疑似传染病的幼儿要及时隔离观察,并做好记录;对因病缺勤的幼儿,班上老师要及时向家长了解幼儿情况。某个班级一旦出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例,应立即接受隔离检疫,并加强各项消毒措施。</p><p class="ql-block">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抑制病毒滋生</p><p class="ql-block">教室内门窗紧闭会导致空气混浊,病毒容易滋生和传播。按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一般情况下每天开窗通风,保证室内有充足的新鲜空气,从而有效抑制病毒对幼儿的侵袭。</p><p class="ql-block">幼儿卫生教育——增强幼儿防病意识</p><p class="ql-block">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做到不吃手、不抠鼻、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活动后要彻底洗手。幼儿洗手时,手心、手背、手指逢、手腕都要洗到,肥皂要在手上停留15秒钟再洗去。打喷嚏、咳嗽时不要面向食物、餐具和其他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p> <p class="ql-block">对教师及保育员进行知识培训,卫生保健工作在幼儿园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保证供给幼儿良好的卫生条件,做好消毒防护和保健,落实扎实有效的防病措施等,是提高幼儿健康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预防疾病工作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保育老师们将会议学习的内容落到实际工作中,为幼儿营造安全健康的环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晨间检查,简称“晨检”,是幼儿园一天工作的开始,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保健措施,它既预防了疾病的传播,又清除了可能的事故隐患,是维护孩子健康、保障其安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保健措施。</p> <p class="ql-block">◆一摸、二看、三问、四查。</p><p class="ql-block">一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p><p class="ql-block">二看:一般情况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p><p class="ql-block">三问:个别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晨检合格者进班活动。</p> 防控措施的“七要” <p class="ql-block">1、健康监测,落实晨午检开展症状监测,落实因病缺勤登记,早期发现可疑病例,及时处置。</p><p class="ql-block">2、健康环境,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做好日常消毒。及时开窗通风,每天通风换气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p><p class="ql-block">3、健康教育,提升防病意识多途径、多形式普及呼吸道传染病防病知识。</p><p class="ql-block">4、良好习惯,提升防病能力养成不随地吐痰,遵守咳嗽礼仪,勤洗手等好习惯。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增强机体免疫力。</p><p class="ql-block">5、主动报告,不隐瞒病情关注自我健康状态,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传染病可疑症状,主动将患病信息和病情进展报告。</p><p class="ql-block">6、及时就诊,杜绝疫情蔓延一旦出现呼吸道传染病有关症状,应戴口罩、尽早就诊治疗。确诊为传染病,遵医嘱,居家或住院隔离休息,不带病上课。</p><p class="ql-block">7、应急接种,保护易感人群发生麻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时,需应急接种相应疫苗,保护尚未感染的人群。</p> 家园共育 <p class="ql-block">教师在微信群和平台对家长进行宣传,同时利用放学排队等待时间对幼儿家长进行知识普及。</p> <p class="ql-block">幼儿离园后的生活要有规律:外出游玩时及时给幼儿及时补充水分,规律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以免造成幼儿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趁虚而入。</p> <p class="ql-block">日常居家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要注意以下几点:</p> <p class="ql-block">(1)注意乘坐交通工具和居室内的通风换气。</p><p class="ql-block">(2)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不食辛辣厚味,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p><p class="ql-block">(3)多补充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日推荐摄入量为成人1000毫克,儿童500毫克。</p><p class="ql-block">(4)要注意保暖和多喝水,春季十分干燥,空气粉尘含量高,人体鼻粘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粘膜保持湿润,这样才能有效抵抗疾病。</p><p class="ql-block">(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增强体质,坚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机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但可以让我们身心健康,还可以让我们远离疾病,春季天气比较不稳定,在出门前一定要看一下天气预报,适当的增减衣物,注意保暖。</p> <p class="ql-block"> 春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编辑:刘芷伶 审核:杜珊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