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达观 真性情 真千古 读林语堂著《苏东坡传》有感

张云鸿

<p class="ql-block"><b>  翻开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和北宋史书典籍,都会不径意间遇到一个名动千古,才华横溢,一生波折离奇,对后世影响至深至远的文化名人、一代词宗、文学家兼政治家、书法家的伟人——苏轼,苏子瞻!人们常言: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人生若是常淡然,亦应多学苏子瞻!</b></p><p class="ql-block"><b> 吾爱读书,尤喜读史书及阳明心学,亦爱读各类断代史,余平生既佩服太史公终其心血著巜太史公书》的忍辱与曲折追求,亦佩服武周狄怀英遍阅民情,查奸选能,注重农桑,以民为本的韬略与胸怀;既佩服郭公子仪审时度势,锐意平叛的才华和功高不足以震主,权倾天下而朝不忌的智慧与谋略,亦佩服守仁先生遭贬谪后九死一生,龙场悟道后创立的致良知儒家心性之学,终生践行北宋大文学家横渠先生所倡导的“为天地立心,为生灵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学新理念,洞悟三教,平定叛乱,广设书院,教化苍生的博大胸怀与气质!然随着年华渐老,犹觉更喜苏子瞻!若交友、择烟火人家处的人生偶像,随着渐读渐悟其诗词著作,亦当更是苏东坡矣!</b></p><p class="ql-block"><b> 寒假伊始,根据学校教研室布置的教师同读一本书活动要求,又重读了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令人似饮陈年老酒,醇香而久远!</b></p><p class="ql-block"><b> 林公语堂先生乃民国文人大家,十数年前曾读过其所著《中国人》一书,甚觉分析彻底,见识不凡,颇有受益,今读《苏东坡传》,深感林公寓居美国时对一代词宗的研究之广,分析之高,叙述之详略铺陈,甚觉写出了旷古少有的苏子瞻的一生!本书依据苏公曲折离奇的一生,分童年、壮年、老练及流放岁月等诸多篇章进行叙述,文笔简约流畅,在叙述当中又有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与点评,有对人物不同情节的描述,亦有对其相关经历的简断评价,细细读来,甚觉林公写出了真实、平凡、曲折、普通而又伟大的苏东坡!写出了民间大众心中“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活生生的人生文化偶像——苏子瞻!</b></p><p class="ql-block"><b> 首先林公写出了苏轼的真达观!眉山三苏,名动天下!仁宗时,苏家父子科举中第,令时人惊叹!欧文正公读苏轼文章后直呼三十年后乃此人主载天下文坛也!中第后举家迁往东京的苏轼等是幸福的,对未来出将入相,造福天下充满了期望和信心!四十三岁前,苏轼文才名震天下,任凤翔通判又彰显政治才华,然后御史台何正超等人诬陷构冤的“乌台诗案”,及好友巜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曲意载赃,一百多天的牢狱之灾,使苏轼贬谪到黄州,后至惠州后变得达观起来!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生死离别,暗无天日,受群小诬陷的悲苦岁月后,苏轼从才情使然变得达观!变得豁达和随缘起来!变得从审视自我向审视历史,大自然看起,或许只有经历过生死劫难的人,才会真正变得达观起来!</b></p><p class="ql-block"><b> 其次林公写出了苏轼的真性情!贬黜黄州后,面对一家老小的生计问题,寓居定惠院的苏轼,自力更生开辟其东面的一处荒地,并自许为东坡!种植稻米,与农夫贩卒交流,自建雪堂,与各界人士来往,酿得佳酒,邀佛印赏诗品习,携怀民游览于竹林之间,黄州几年,面对政敌的强迫诬陷,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苏东坡变得恬淡而又自然,既欢喜于与家人的农桑劳作,又流恋于农夫走卒的生活交流,其间写的《临江仙》既写出了“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的随性与旷达,“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又写出了忙碌中洞悟人生,反观自我的真切内省!《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写出了对亡妻王弗的追念相思之情,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无限留念;同时期写的另一首《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西北望,射天狼,生子当如孙仲谋等,又写出了内心的豪放英雄之气概!黄州与第二任妻子王润之的相依为命,小米煮红豆的烟火生活,以及赴任杭州,修长堤绝水患利农桑,建救济院借济成千上万的苦难流民,恵州建西湖,广植树木,到儋州天崖海角开办学堂,教化民众,为解决饥饿自制东坡肉,熬煮羊羯子,“一簑烟雨任平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等道出了东坡内心的真实与恬淡性情!</b></p><p class="ql-block"><b> 另外林公还写出了东坡先生的真千古!林语堂先生曾在书中称赞苏子瞻是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词人,美食家等等,此诚不为过也!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纵观仁宗朝,文人与仕大夫共治天下,群星汇率,能人辈出,如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包拯,范仲淹等等,皆没有掩盖住苏东坡的光彩照人!苏公在黄州做的赤壁三令箭,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之气,又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开北宋豪放派之词气,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所写的《临江仙》《定风波》又远甚于其他诸公!文人又是政治家建树颇多的,亦首称苏公,修苏堤,办书院,设救济院等,似其他文人少有也!苏公所画巜枯木怪石图》和《潇湘竹石图》乃绘画史上佳品,不逊于稍晚些的青年才俊王希孟所作的巜千里江山图》,东坡先生所作《寒食帖》又足足证明其是杰出的书法大家,其书法造谐亦不在西晋文学家陆机写的巜平复帖》之下;苏公又是美食家,由其创作的美食佳肴多达六十六道!哲宗朝时苏公病逝于儋州,灵柩北还之时,所过归途,万人空巷,皆来送行,就连东北蛮荒之地的女真人也遣使索要苏公文稿!晚年的东坡先生也是幸福的,有红粉知己朝云的陪伴,有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豪情。“此心安久是吾乡”或许是诗人历经繁华苍桑后的生命体验!亦或是“稳坐紫金台,笑迎八面风”的睿智与豁达!</b></p><p class="ql-block"><b> 此生略尽繁华,悲怆离奇,也无风雨也无睛!我们是否真的体悟了“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是否真的在泥泞遍地的满山花丛中,理解了东坡先生“心能转境则无处不自在”的旷达与自在呢?</b></p><p class="ql-block"><b> ——写於2024.02.06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