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步骤) 加涅 九大教学步骤 <p class="ql-block">加涅 九大教学步骤</p> <p class="ql-block">1.引起学习注意</p><p class="ql-block">2.交代教学目标(3-5个)</p><p class="ql-block">3.复习相关旧知</p><p class="ql-block">4.呈现新课内容</p><p class="ql-block">5.提供学习指导</p><p class="ql-block">6.引发行为表现</p><p class="ql-block">7.给予信息反馈</p><p class="ql-block">8.评估行为表现(6~7循环)</p><p class="ql-block">9.强化保持与迁移</p> 扩展的教学事件 <p class="ql-block">扩展的教学事件(史密斯和拉甘,2005)</p><p class="ql-block">1.注意--聚焦或意识到正在学习的东西。(游戏、动画)</p><p class="ql-block">2.目标--对可能要求学生做什么心中有数。</p><p class="ql-block">3.动机——有做事</p><p class="ql-block">4.定向-——了解学生置身何处,在身体和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p><p class="ql-block">5.原有知识——能运用学生已经知道的相关知识。</p><p class="ql-block">6.加工信息--讲解、示范和体验新知识技能。</p><p class="ql-block">7.聚焦注意力一一对关键之处给予注意。</p><p class="ql-block">8.学习策略一一运用学习的方法。</p><p class="ql-block">9.练习必要时在别人提供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尝试操练掌握知识技能</p><p class="ql-block">10.反馈 指出尝试练习做得对错如何、水平高低。</p><p class="ql-block">11.巩固--综合熟练。</p><p class="ql-block">12.迁移-将知识技能运用到新情境中。</p><p class="ql-block">13.再次激励--了解已经学到的知识技能将对自己有什么用。</p><p class="ql-block">14.评估-独立练习或运用。</p><p class="ql-block">15.检测检查你真正掌握了多少东西。</p> 巴特勒教学过程七要素 <p class="ql-block">巴特勒教学过程七要素互动模型(1985)以“情境”为中心--</p><p class="ql-block">基于情境,始于情境,超越情境,改变情境</p><p class="ql-block">1.动机-- 学习新知能的诱因</p><p class="ql-block">2.组织- - 新知能以及必要的旧知能的结构</p><p class="ql-block">3.应用- - 新知能的初步尝试</p><p class="ql-block">4.评 价- - 新知能初步尝试结果反馈</p><p class="ql-block">5. 重复- - 新知能巩固熟练</p><p class="ql-block">6.概 括- - 新知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p> 罗米索斯基 通用教案格式 <p class="ql-block">罗米索斯基(Romiszowsk 1984):通用教案格式</p><p class="ql-block">1. 引起注意与激发动机</p><p class="ql-block">2.说明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3.回忆与补救相关旧知能</p><p class="ql-block">4.展开教学活动</p><p class="ql-block">5. 展开学习活动</p><p class="ql-block">6.反馈活动</p><p class="ql-block">7.学习迁移</p><p class="ql-block">8. 课的评价(必要时)</p><p class="ql-block">9.总结与加深学习(必要时)</p> 五星教学模式 梅里尔 <p class="ql-block">1.教学内容是否在联系现实世界问题的情境中加以呈现?</p><p class="ql-block">交待学习任务</p><p class="ql-block">安排完整任务</p><p class="ql-block">形成任务序列</p> <p class="ql-block">2.教学中是否努力激活先前的相关知识和经验?</p><p class="ql-block">回忆原有经验</p><p class="ql-block">提供新的经验</p><p class="ql-block">明晰知识结构</p><p class="ql-block">3.教学是不是展示(实际举例)了要学习什么,而不是仅仅陈述要学习的内容?</p><p class="ql-block">紧扣目标施教</p><p class="ql-block">提供学习指导</p><p class="ql-block">善用媒体促进</p><p class="ql-block">4.学习者是否有机会练习和应用他们刚刚理解的知识或技能?</p><p class="ql-block">紧扣目标操练</p><p class="ql-block">逐渐放手操练</p><p class="ql-block">变式问题操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教学能不能促进学习者把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迁移)到日常生活中?</p><p class="ql-block">实际表现业绩</p><p class="ql-block">反思完善提高</p><p class="ql-block">灵活创造运用</p> <p class="ql-block">五星教学模式最适宜于教概括化的技能。所谓概括化的技能(generalizable skill) 是指能应用于两种以上的具体情境的技能。</p><p class="ql-block">三种类型的概括化技能:概念、程序或原理。概念(concept)重在对事物进行分类;程序(procedure)告诉人们如何做某一件事情;原理(principle) 能够助人们预测发生什么事情之后的后果。“信息”往往采用讲解(tell) 和提问(ask)“细节”往往采用展示(show) 和操练(do),统称为“讲解示范”(presentation & demonstration) 。</p> <p class="ql-block">从图可以看出,呈现相关信息在完成复杂学习任务中的贡献占40%,增加了展示论证新知可以提高到60%,再增加尝试应用练习可以提高到70%,再配以面向完整任务,则可以提高到80%。如果配以其他激活相关旧知和融会贯通掌握,最高可以达到95%左右的贡献率。</p> <p class="ql-block">水平0 教学策略--呈现相关信息(information-only) ;</p><p class="ql-block">水平1 教学策略-呈现相关信息+展示论证新知(information plus demonstration) ;</p><p class="ql-block">水平2 教学策略-呈现相关信息+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information plus demonstration plus application) ;</p><p class="ql-block">水平3 教学策略--聚焦完整任务+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task-</p><p class="ql-block">centered with demonstration and application) ;</p> <p class="ql-block">结论</p><p class="ql-block">课堂教学: 就是指在决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下所进行的教者向学习者传授</p><p class="ql-block">知识、经验、方法、能力并指导其进行学习的活动过程。</p><p class="ql-block">教学: 就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的主</p><p class="ql-block">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五、自然学习</p><p class="ql-block">八个教学环节</p><p class="ql-block">学习的四个象限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八个教学环节。结合了左右脑不同的特点,八个教学环节如下:</p><p class="ql-block">第一步:连接 (connect),右脑方式。教师要将学习的内容与学习者的生活联系起来。不是简单地告知他们如何联系,而是让这种联系在课堂上直接发生,使得学习内容和学习者之间直接发生联系。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必须融入学习内容的核心。</p><p class="ql-block">第二步:关注 (attend),左脑方式。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习者与新的学习任务进行对话。请他们分析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关注自己的经验以及其他同伴有什么想法、关注事情的来龙去脉与前因后果。</p><p class="ql-block">第三步: 想象(imagine),右脑方式。想象就是形成一种心理图像。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力发挥想象,请他们将理解的或者体验的东西图示出来。</p><p class="ql-block">第四步:告知 (inform),左脑方式。此时学生的任务是接受和检验“专家的知识”,教师的任务则是告知需要学习者理解哪些知识。</p><p class="ql-block">第五步:练习(practice),左脑方式。学习者必须像专家发现这一知识一样来操练,只有充分熟练才有可能有所创造。要尽量安排有趣的但同时又是扎实要求的练习。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和具体帮助来促进学习者逐渐掌握。</p><p class="ql-block">第六步:扩展(extend),右脑方式。这是革新开始的阶段。学习者已经掌握了不少新知识,已经有能力去思考,有材料可以去改造,有整体的图景可以去把握,等等,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技能恰逢其时。</p><p class="ql-block">第七步:提炼 (refine),左脑方式。学习者已经将他们的学到的东西扩展到了生活中,他们需要适应、调整、修改和评价这种扩展是否适当。</p><p class="ql-block">第八步:表现(perform),右脑方式。最后,要让学生表现自己。请学生对学过的东西进行灵活运用,学会提出新的问题,将其同更广泛的知识联系起来,等等。学习圈进入了新一轮循环。</p> <p class="ql-block">六、学与教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提高教学成效</p><p class="ql-block">*教学有价值 *教学有效果 </p><p class="ql-block">*教学有效率 *教学有魅力 </p><p class="ql-block">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有价值是回答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教学的效果体现在达成了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有效果是回答教学是否做好了值得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教学的效率体现在帮助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达成目标;有效率是回答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的多快省。</p><p class="ql-block">教学的魅力体现在能否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有魅力是回答教学是否有长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亲和力。</p> <p class="ql-block">七、教学设计的三角形</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强调的要素有三个一一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当然,在称呼上还是有一些区别。例如,美国佛罗里达州教育署教学支持与交流处2002年发布,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业绩技术中心</p><p class="ql-block">Debby Houston和 Marty Beech博士编写的《多元课堂教学设计一一教师手册》中将教学设计的三个要素阐述为课程、教学和评估。“课程”体现的是了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教学”是代表了教师以“课程”为依据选用适宜的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评估”主要检查学生对课程要求掌握的情况以及反思教学的效能。</p> <p class="ql-block">八、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p><p class="ql-block">表1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许多教学现象。以阅读教学为例,在教师领读示范或者学生自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识记、想象、思考等心理过程,这就是“学习过程的内隐运作”;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或情感结构甚至动作技能线索,如掌握规则或概念等,这就是“学习结果的内隐变化”。至于“学习过程的外显表现”,则是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展开的学习活动或教学活动,如朗读课文;而“学习结果的外显要求”,则经常体现在学生实际的学习行为上,如朗读课文应达到流利且富有激情。需要强调的是,正确认识学习结果与过程、学习的内隐运作/变化与外显表现/要求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系统设计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突破口。 </p> <p class="ql-block">九、一堂好课的标准</p><p class="ql-block">1.80%的学生达到80%的具体目标;</p><p class="ql-block">2.任务定位准确、目标具体完整并向学生有所交待;</p><p class="ql-block">3.目标、策略(方法)、练习与测试对应匹配;</p><p class="ql-block">4.了解学生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经验;</p><p class="ql-block">5.学生参与度大,师生/生生交往力度强,学生在课堂里有心理安全感及心理自由感;</p><p class="ql-block">6.课的结构合理完整,进程有序;</p><p class="ql-block">7.教学富有吸引力,激起学习者继续学习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1.学习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不能全部建立在教科书和结论和教师的讲授上,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不如无师。不能唯书唯师。正像罗杰斯所说,凡是能够由教师直接教给你的东西,总是无用的。也就是说,有用的东西不可能完全由别人教给你。教师只是一个促进者,修行主要靠自己。</p><p class="ql-block">2.读书和听课主要应该把握教师和作者的思路上,学习教师和作者是如何确定一个问题的、如何分析一个问题的。教师讲课要讲思路,学习者就是模仿、研究乃至质疑这一思路。不要花力气去记住细节。要广泛采用列表格、画示意图、写摘要、提问题等学习方式。</p><p class="ql-block">3.教师讲授的观点和教科书的结论,各种学术著作、论文中的阐述,都只是一家之言,最好的情况下是能够自圆其说,“看起来更美一些而已”。科学理论在很多情况下只是研究者觉得一种方便的叙述,并不是“科学”的。尤其是教育科学,她要回答的是“非良构”问题,合理的答案不止一个,寻找合理答案的路径也有多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习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发现不合理之处、矛盾之处,不断学会提出问题。能够正确的提出问题时解决问题的一半,剩下的一半便是如何调动已有的知识和个人的见解去论证和解决。因此,要淡化教材和教师的支配、决定作用。学习就要有参与研究的意识,勇于探讨的气魄。</p> 结语 <p class="ql-block">一个人学习一门学科的知识,不是要建立有关这门学科的小型图书馆,而是要掌握其知识结构和方法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知识的成品仓</p><p class="ql-block">库进入知识的生产车间。 --布鲁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