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都说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想要快速了解,就去参观这里的博物馆。因此,每到一座城市,我们都会将博物馆作为重要的行程。来到大同,当然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之下,大同博物馆的整座建筑外观呈现相互盘旋的双“S”造型,宛如行将腾飞的巨龙,也寓意胡汉交融。这是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崔恺先生将大同的历史文化融入其中,大胆吸收大同自然地貌一一大同火山群、龙壁文化和云冈石窟空间演化的文化元素设计而成的。</p><p class="ql-block"> 大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北魏都城、辽金陪都、明清两朝北方重镇,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馆藏,现有馆藏文物17万件,其中珍贵文物3000多件,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包括地下、地上共四层的博物馆,设有“代地沧桑”、“北魏平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四个历史陈列、“大同恐龙”、“梵语清音”两个专题展览以及两个临展厅。</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大厅,几乎与大厅等高、等宽的巨幅壁画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北魏贵胄出行图。整幅壁画以贵族乘坐的牛车为中心,环绕近卫骑兵以及引导车辆、殿后车辆、步兵护卫、鼓乐队、仪仗队以及骑马武士等等。画面上人物众多、服饰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北魏贵族出行的盛大场面。</p><p class="ql-block"> 壁画前的大厅中央还有一座铁铸雕塑——牛拉鳖甲车,取材于北魏宋绍祖墓出土的牛拉鳖甲车。</p> <p class="ql-block"> 为了避免遗漏带来的遗憾,我们决定先从地下一层开始,一层一层参观。</p><p class="ql-block"> 该层是“大同恐龙”专展。曾经,因适宜的气候,大同是恐龙的乐园,生活着很多种类的恐龙。馆中完整的六具骨骼化石,是天镇甲龙,它们来自于7300万年前。</p> <p class="ql-block"> 代地沧桑,是博物馆的第一个历史陈列。以大量珍贵的文物展示了大同地区从旧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人类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p><p class="ql-block"> 早在旧石器时代,大同的许多地方就有了人类活动。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工具的出现和使用,有了农耕、畜牧业并学会了制作和使用陶器,从此,生活有了质的飞跃。</p><p class="ql-block"> 之后,历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中国历史上诸侯纷起、群雄争霸直至秦汉大一统的动荡年代,代地饱经沧桑,当然也留下了诸多珍贵的文明印记。</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二层是“魏都平城”陈列。公元398年,鲜卑高手拓跋珪建立北魏王朝并迁都平城,526年灭。该陈列文物数量多、级别高,尤其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质漆屏风、石棺床、兵马俑军阵以及异域风情的金银玻璃器皿等无一例外都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 司马金龙,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继承其父琅琊王爵位,生活在太武帝至孝文帝时期。其墓葬于1965 年 11 月,大同石家寨大队农田基本建设打井时发现并挖掘。</p> <p class="ql-block"> 走进展厅,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质漆屏风格外醒目。屏风绘有多幅人物故事画,色彩艳丽,是北魏绘画史上的佳作;大片题刻题榜文字,字体秀丽遒健,是不可多见的北魏书法真迹。</p> <p class="ql-block"> 司马金龙卒于484年,正是云岗石窟开凿的盛行期。精美绝伦的石雕棺床和柱础,雕刻技艺高超,与石窟的佛像雕塑一脉传承。长241、宽133、高51厘米的石雕棺床,伎乐童子憨态可掬,体态丰腴的力士令人坚信一定能托举起石棺。棺床侧面的雕刻忍冬、神鸟、瑞兽等,线条流畅、精美,画面满满的故事。人物的形态、发式等又具有浓郁的异域风韵,显示多元一体文化的融合,是北魏雕刻艺术巅峰的再现。</p><p class="ql-block"> 高16.5厘米的石雕柱础,上部为鼓状复盆,顶部雕莲花,座四角各雕一伎乐童子,或击鼓、或舞蹈,形象生动有趣。</p> <p class="ql-block"> 司马金龙俑阵,这是除秦始皇兵马俑外最令人震撼的军佣阵了。博物馆按照墓葬里的摆放形式将其中238件陶俑展出,再现了北魏仪仗卤簿的风范,反映了北魏王朝军事力量的威严。</p><p class="ql-block"> 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生为大将军的司马金龙早已习惯前呼后拥的阵仗,因此死后怎么可以孤身一人,一队佣仗奉陪很容易理解,以其身份地位也很容易享有。</p><p class="ql-block"> 整个佣阵包括骑佣、仪卫佣、武士俑、侍从佣、甲骑具装佣等等。他们身份不同、作用不同、服饰不同,但都是保护墓主人出行的安全。由于这些陶俑均为釉陶材质,看起来如新出窑一样色彩鲜艳,比秦始皇兵马俑更加不易掉色、更加震撼。</p> <p class="ql-block"> 陈列中,精美的石雕、壁画、杂技俑、釉陶骆驼及佣、兽身人面镇墓兽、异域风韵的金玉饰品等都是同博特有的珍贵文物,极具看点。当然,最具看点的还是镇馆之宝蓝色玻璃器。</p><p class="ql-block"> 北魏建立后,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复归统一,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中西文化交流频繁、商业往来不断。精通玻璃制造的大月氏人,将玻璃制造技术传入北魏。</p> <p class="ql-block"> 三层的“辽金西京”展示了大同地区从唐朝至元朝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大同,以契丹、女真、蒙古等族为主的辽、金代相继登场。辽代将唐朝的云中一举升为西京大同,大同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该陈列分为5个单元,分别是唐代云州、西京遗构、边地风情、宗教大观和丧葬习俗包括铜器、金银器、瓷器、绘画、雕塑及各种陪葬品等文物展示了这一时期的民族风情、宗教大观以及丧葬习俗等。</p> <p class="ql-block"> 明朝建立之后,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朱元璋将大同辟为北方重镇。包括兵器火炮、金铜玉器和古老的家具等展品,是九边重镇、大同宏府、边地商贸和民生百态,展现了当时的商贸、防御、人民的生活状态。</p> <p class="ql-block"> 北魏时期,佛教兴盛。直至明清,大同佛道雕塑层出不穷,因此有了“雕塑之都”的称号。</p><p class="ql-block"> “海会遗珍”展示着十八尊原为大同华严寺海会殿内的塑像。这些雕像由玄武岩雕刻而成,均结跏趺坐,面相庄严,手印各异,具有鲜明的辽金时代特征。</p> <p class="ql-block"> “关帝庙窖藏”有佛道铜造像57尊。2008年在城内鼓楼东街关帝庙保护修复施工时出土。造像造型各异、塑工精致,用料考究。有的还刻有铭文,十分珍贵。</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临时展,一个是非洲雕塑展。雕塑采用珍贵的木材,以夸张、抽象的手法,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面部、法式特征,精雕细刻出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态不同的众多的人物形象,生动、有趣。</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龙年,博物馆的另一个临展是“龙壁之城话龙年”十分应景。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古代还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大同拥有1、3、5、7、9龙壁共计九座,是名副其实的龙壁之城,拥有众多含有龙元素的珍贵文物,令观者对龙年有着特别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不舍地走出博物馆,还只是走马观花,不知不觉就已经参观了整整一个上午,仍然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文物级别高、份量重,每一部分陈列、每一件镇馆之宝、甚至每一件珍贵的文物从发现、发掘到进入博物馆几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背景、传奇,都可以写出长长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同博,不同凡响,不枉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