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寓意丰收的米石你听说过吗?今天,为大家献上一道奇石大餐,这是三清山特有的风味,带上您的铜牙铁齿,来啃啃呗~~~</h5> <h5> 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三清山是座道教名山,相传是道教学者,医药养生学家葛洪炼丹修炼的地方。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如道教三清列坐其巅”故名。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风景旅游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h5> <h5> 三清石产自江西上饶玉山县境内以三清山为核心的怀玉山脉区域,以其独特的形、质、色、纹、韵,受到国内赏石界瞩目,玉山县也藉此被中国观赏石协会授予“中国观赏石之乡”称号。“三清石”作为玉山县观赏石的统称,包含9大类47个品种,其种类之丰富、神韵之独特,在全球独树一帜。<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inherit;"> </span></h5> <h5> 三清山以峰林奇石名扬天下,它造就的三清石,同样笑傲国际观赏石界。三清石坚如铁、声如罄,造型美观、品种多样,日益受到国内外游客与鉴藏家赏识。<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三清山石久有记载,宋代《云林石谱》记述的“玉山石”就是三清山石中的罗纹石。</span></h5> <h5> 三清山石形色质纹俱佳,种类繁多,以九大系列为主(斑点石、七彩石、青龙石、铁花石、玉纹石、水冲墨石、铜花石、彩蜡石、类太湖石),以及矿物(萤石、水晶)、化石等丰富的种类,当地人习惯统称为“三清山石”。<span style="color: inheri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其中以米石最为著名,米石是江西四大奇石之一。</span></span></h5> <h5> 奇石的世界,只有当你进来之后才会知道它有多么妙不可言。即便如此,它仍能常常带给你难以置信和不可思议,而这也正是奇石使人为之痴狂的重要原因所在。这种长满米饭的奇石,是奇石世界的新石种,江西三清山特有的米石!!</h5> <h5> 米石,顾名思义,即石上分布着大量“米粒”状颗粒,故又叫“米粒石”、“米饭石”、“斑点石”,主要分布在玉山县南山乡玉琊溪上游、三清山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变质角岩(化)带中。</h5> <h5> 三清山米石其成因为早古生代寒武系(4.9~5.4亿年)粉砂质泥岩与三清山花岗岩侵入体发生热接触变质,原岩发生重结晶,形成黑云母、堇青石、绢云母为主的“米粒”状变晶结构。岩石块状构造,摩氏硬度5~6。</h5> <h5> 三清山米粒石的“米粒”为堇青石。堇石为标准变质矿物,其贝壳状断口、玻璃光泽和颜色与石英极为相似。</h5> <h5> 三清山粒米石石形浑圆饱满,呈浅褐色至灰绿色,属接触变质岩中的角岩类。</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u> <font color="#ed2308">神</font><font color="#167efb">话</font><font color="#ed2308">传</font><font color="#167efb">说</font><font color="#ed2308"> </font></u></b></h3><h5> 石头的表面像是撒满了已经煮熟的米饭,因此它也叫米饭石,当地还有人称其为米粒石。而关于这种奇特的石头,当地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在不知多早以前,三清山一带有妖魔作怪,使得当地民不聊生,山民们整日饥肠辘辘。女娲娘娘听说后,便前往三清山降妖除魔,临走时还在山石上留下了用仙水、仙米煮成的米饭给山民<span style="color: inherit;">。从此以后,三清山一带的山石表面看起来就像是撒满了已经煮熟的米饭。也正因为有此传说,直到现在,当地很多人家里都供奉这种石头,以祈求五谷丰登。</span></h5> <h5> “民以食为天,石以米为先”。三清山米石所承载的文化符号,使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受到赏石界的推崇。</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b style=""><font color="#ff8a00"> </font><font color="#39b54a">古</font><font color="#ff8a00">生</font><font color="#39b54a">物</font><font color="#ff8a00">衍</font><font color="#39b54a">变</font><font color="#ff8a00">说 </font></b></u><font color="#ff8a00"> </font></h3><h5><b> 三清山米粒石“米”为何物?据专家大胆推断,在距今6亿年前的震旦末期,三清山地域为浅湖海区,生存着大量的古生物小壳虫等,后发生第二次大海浸,海水浸没达1.6亿年之久,一直延续到奥陶纪末期,沉积4000多米厚的浅海相砂页岩和碳酸盐岩类,巨厚沉积物在静压作用下,形成古生物化石。所以说,三清山奇石“米粒石”中的“米粒”很有可能就是古生物小壳虫等身体衍变而成的化石。</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u><font color="#b06fbb"> 天</font><font color="#ed2308">外</font><font color="#b06fbb">来</font><font color="#167efb">客</font><font color="#b06fbb">说 </font></u></b> </h3><h5> 有石友甚至认为,三清山米粒石可能是远古的石陨石,是神秘的天外来客。“米粒石”是低石铁陨石,石头表面看起来很像是已经煮熟的米粒是高温熔融而成。对于此类的石头,品相好的,它的熔融非常充分,熔流颗粒清晰饱满,形态漂亮!有的表面呈现透明玻璃质熔壳,有些品相好的还残留黑色高温碳类物质,测试有的中磁性,有的中弱磁,有的则无磁性,此类石头密度大,质量沉,硬度强,石质细腻。表面分布的类似“米粒,豆粒,球粒”实质就是陨石高温熔流物质所形成。</h5> <h5> 上述三种说法不管是传说,还是推测,都是缺少科学依据的。三清山米粒石的真实“身份”,有必要给予科学的解释和定义。</h5> <h5> 三清山米粒石实际科学定名应该为:斑点状云母堇青石角岩。是原岩为泥岩、页岩经过热接触变质形成的一种变质岩。其中“米粒”为堇青石或堇青石集合体。</h5> <h5> 堇青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摩氏硬度7-7.5,相对密度2.60,随Fe的含量增多而逐渐变大。</h5> <h5> 品优色美的堇青石被当作宝石,宝石级品种颜色为蓝色和蓝紫色,部分为无色、白(比较纯的叫玉化)、灰、浅黄、浅紫或黄褐色,而经过风化的则略带绿色,如果风化程度增加堇青石可变为云母、绿泥石或是滑石。</h5> <h5> 晶体呈短柱状,集合体型态呈粒状或块状,晶体偶具反复双晶而呈假六方形;化学组成为富含铁、镁、铝的硅酸盐,成分中的镁可被铁或锰所置换,而部分的铝也可被铁所取代。</h5> <h5> 三清山地区在地质史上经历了14亿年的沧桑巨变,曾有三次大海浸和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及岩浆活动。<br></h5> <h5> 第一次大海浸发生于14亿年前的中元古界。那时三清山地区的地壳运动正处于“地槽”沉降阶段,海水浸没达4亿年之久,沉积数千米厚的双桥山群的复理式海相碎屑岩,并夹杂有海底火山喷发物。在“晋宁运动”后才结束了地槽式沉降历史。地壳开始逐渐回返上升,出水为陆,三清山地区进入相对稳定的“地台”阶段。此后地壳仍有升降,只是沉降速度和缓,范围广阔。<br></h5> <h5> 在距今6亿年前的震旦末期发生第二次大海浸,海水浸没达1.6亿年之久,一直延续到奥陶纪末期,沉积4000多米厚的浅海相砂页岩和碳酸盐岩类,并含有三叶虫、笔石和海绵等海相古生物化石。</h5> <h5> 以上两次大海浸,曾使三清山本部变成一片汪洋大海。后经奥陶纪末期的“加里东期第一幕”造山运动,三清山再此完全脱离海水环境,变海为陆,不再接受沉积。这个时期沉积的砂页岩、泥质岩是形成米粒石的母岩。<br></h5> <h5>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又发生第三次大海浸,但海水仅到达三清山东南角的边缘部分,侏罗纪晚期与白垩纪,三清山区域内发生异常强烈的造山运动,即燕山期运动,并伴随有大规模的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尤其是早白垩世形成的超酸高硅、低钙、富钾为特征的三清山(怀玉山)岩体、灵山岩体侵人就位形成,给附近围岩带来大量热能,在岩浆体的温度影响下、部分围岩(砂页岩)产生吸热反应,通过变质结晶和重结晶,形成新的以堇青石、绿泥石、绢云母、黑云母、石英、磁铁矿为主的矿物组合和组构的岩石,即米粒石的母岩云母堇青石角岩。<br></h5> <h5> 由于围岩与岩体相对位置不同,距离不一,母岩成分差异等,变质结晶或重结晶程度不同,导致堇青石结晶体或结晶集合体大小、颜色等差异。所以我们看到有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米粒石”。</h5> <h5> 在距今二三千万年前的年代里,相继发生喜马拉雅期的造山运动,即新构造运动,山岳大幅抬升,伴随水力侵蚀作用的强烈下切,使地势高低相差悬殊。</h5> <h5> 由于山清山地区的地质环境正处于造山运动既频繁又剧烈的地段,山体不断抬升,长期风化侵蚀,加上重力崩解作用,一方面形成了峰插云天,谷陷深渊的奇特地貌。</h5> <h5> 同时部分米粒石离开母岩随水流进入小溪、河流、通过搬运自然打磨形成“米粒石”。随着时间推移,早期形成的“米粒石”又经过风化、蚀变、部分米粒石颜色产生变化,形成目前不同颜色的“米粒石”。</h5> <h5> 三清山“米粒石”和三清山风景区的形成,可以说都是天工造物,大自然的杰作,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h5> <h5> 远看这块米粒石,面上似有密密麻麻的斑点,离近一看,与其说是米粒,不如说更像米饭,摸起来是油润的感觉,很像玉石,所以也叫米粒玉。<br></h5> <h5> 根据石头中米粒(晶体)的多少、大小、颜色及分布特征分为大米、小米、珍珠、贡米、白米、黑米、黄米、芝麻、铜钱、豹纹、雪花等1 0余个品种。</h5> <h5> 米粒石的发现,给奇石领域增添一个新的石种,犹如一朵奇葩在奇石界绽放。</h5> <h5> 一粒粒的大米包含在千年的石头之中!!三清山米粒石,出自三清山玉琊溪谷,三清山米粒石经过数亿年前的地质造化已经玉化,又经过亿万年泉溪冲刷和砂石磨砺,使得其本质通透、晶莹光滑,美不胜收。</h5> <h5> 当然有轻微的密集恐惧症的人可能有点不喜欢米粒石,甚至有种想把这些米饭扣下来的冲动。你们有见过这些石头吗?<br></h5> <h5> 目前三清山米石除了观赏外,还被制成保健用品和工艺品,深受市场的欢迎。</h5> <h5> 一方石头和谐一个家庭,一方石头汇聚一批朋友,一方石头造福一方百姓,一方石头传承一种文化,一方石头弘扬一种精神,一方石头拓展一个产业,这都是石头的魅力、石文化的结晶。</h5> <h5> 三清山米石最关键是稀缺性和唯一性,像这么形似米粒的石头石届甚是罕见,它可以加工成很多工艺品,比如玉壶、玉碗、玉杯、玉镯、玉砚、玉镇纸,以及玉豹、玉虎、玉狗、玉蝉、玉貔貅等等造型各异、功用不同的米粒玉工艺作品,令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h5> <h5> 三清山米粒石壶,由天然原料三清山米粒石精雕细磨打造而成,壶内由米粒砂岩构造,透气不透水,具有堪比紫砂的泡茶效果!</h5> <h5> 三清山米粒石壶,通过pH值测试液实验证明,米粒玉泉壶可以在10秒内把呈淡黄色的弱酸性水变为呈淡蓝色的弱碱性水!</h5> <h5> 三清山米粒石,江西省三清山特有的奇石,因玉石由表及里遍布米粒状物质且玉化通透而得名!<br></h5> <h5><b> 三清山米粒石壶,亿万年的精华!</b></h5> <h5> 米粒石是大自然赐予三清山的瑰宝,其纹其质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尤其是米粒石茶具的养生价值经地矿部门检测确认后,更成为茶人向往之美物。</h5> <h5> 当然还可以雕刻成乌龟、小狗等小动物的形状,怎么样,你们觉得米粒石好看吗?</h5> <h5> 三清山,不仅以“三清天下秀”的美景驰名天下,还以出产世界独有的天然米粒石备受瞩目。</h5> <h5> 放眼全世界,只有三清山出产米粒石!米粒石已经成为三清山,成为玉山县、上饶市、江西省的赏石名片。</h5> <h5> 三清山米粒石“巨蟒出山”高约40厘米,重30多斤,上有一条金色“巨蟒”破山而出,蛇头蛇身蛇尾一应俱全。硕大蛇头昂首向天,气势雄壮。粗壮蛇身灵动起舞,蜿蜒盘旋。灵巧蛇尾由粗至细,一直绕到石头背面。整块奇石通体乌黑,“巨蟒”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堪称“巨蟒出山”的缩略版。如将奇石侧放,“金色巨蟒”绕成个古“石”字,令人叹为观止。 酷似三清山十大绝景之一“巨蟒出山”。专家解释说,带金纹的米石很难找,有那么形象的金纹更是少之又少,堪称石中精品。</h5> <h5>▲题名:《贵妃醉酒》<br>石种:三清米粒石<br>规格:26x30x26cm<br> 此石为三清米粒石纯天然画面石,它的独特之处是画面上不仅有美丽奇特的米粒,而且在米粒石的中心还能清晰地看到一个轮廓分明的女性头像。你看她:如云的发鬓,高贵的前额,如悬胆一般的鼻子,微微的低着的下巴,还有那传神的啊睹,似醉非醉的眼神,全身金黄……这雍容华贵的面相,不禁让人想起我国京剧舞台上贵妃醉酒的情景,此情此景酷似贵妃醉酒。</h5> <h5> 三清山的“米粒石”是奇石届的一朵奇葩,带给人们的是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h5> <h5> 啃完了这些可爱的三清山米粒石,它可是经历亿万年的地质演变而成,人类在它面前实在太渺小,是不是想亲自一睹它们的风采,去江西三清山神仙谷琅琊溪,挽上裤脚,去寻觅你心中的米粒石!!</h5> <h5><b>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宋·苏东坡</b></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u><i><font color="#9b9b9b">---声明: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致以诚挚敬意!如涉侵权,有告即删!</font></i></u></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