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桑园梯

蓝狐

桑园很熟悉,上面的福兴寺也去过好多次,但从福兴寺再往上,攀登上二崭、三崭却从来没走过。只听说要经过挂在悬崖上的一条长长的台阶路——桑园梯。一直想走走桑园梯,却没有机会。这次猛之队发线,本周六(2024年3月2日)徒步桑园梯——天平山。见公告,赶紧跟贴报名。 周六早8点,准时到预定集结地点,桑园村西红旗渠岸边。因怕报名人少被群主取消此次活动,特邀发小文现与林峰同往。 古板栗园上方,红旗渠西侧有个古栗园酒家,原是林州供销社在此开的一家农家乐,刚开张时生意火爆,后因经营不善已经关门。大门边立一石刻“虫二”。因祖坟就在供销社农家西边,每年都要从此经过三四次,对这块石碑很是熟悉。“虫二”是一个汉语词汇,即繁体字“风月”去除外框,取近似字所得,意即风月无边,用来形容风光美好宜人或一种由外部环境引起的无边无际的舒适感觉。 从渠岸边通往福兴寺二十年前修过一条水泥路,年久失修,现在只剩路基,不过还很宽,可顺利通行汽车。 这是2001年,福兴寺的水泥路建成而立的碑。据碑文所述,当时修路主要是石板岩的赵刚生与南关村的王梅芹合资修建。 林州市福兴寺,原是一处道观,名上泉观,建于元,距今有一千年历史。1994年重建时,挖出块石碑,石碑提到“林州桑园”。林县当年撤县改市为林州市,这块石碑佐证了林州这一名称古已有之。 福兴寺是一个三进院落的寺庙群,前院是山门、弥勒殿、钟鼓楼、地藏殿;中院是大雄宝殿、普陀殿、观音殿;后院是白衣殿。殿内佛像高约3.5米。据介绍,塑像是请五台山能工巧匠塑造而成,威严庄重。但我们进来参观时,中院及后院主殿屋顶全部坍塌,已经不能为神像遮风挡雨。看屋顶檩、椽基本完好,只是瓦脱落,想来是对古建屋顶建筑没有掌握,极有可能是屋瓦没有与椽结合好,或者是屋顶太陡,屋瓦滑落所至。 寺后的铁塔依然完好,高高矗立。在寺后,看到一堆水泥,有七八十吨的模样,无任何防护措施,已经变成石头疙瘩,很是心疼,福兴寺的管理可见一斑。福兴寺的衰败是有原因的。福兴寺交通方便,离县城近,原来一度香火鼎盛,听说募集了几百万的香火钱,被一假和尚卷跑。寺内也无个正经常住管理人员,前几年我来时,寺院还住着几个假道士,都是借此地来骗些钱财。 过福兴寺向左前方的岭前进,就是通往桑园梯的正道。上到岭脊,沿脊向西一直走。路上岔道较多,就是经验丰富,号称记路最牢的群主老九也不得不时不时调整行进路线。 今天天气很好。沿脊行进没多久,开始纷纷减衣。几年的环保整治效果明显,只要不是阴雨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湛蓝的天空如崭新的天鹅绒,蓝蓝的醉人心脾。黑色枝条伸向天空,蓝天越发显得洁净明艳。 今天猛队出行,清一色男子汉,拍照相对较少。有美女同行,美女爱拍照,徒步速度慢能很好地欣赏美景。像今天这样,我就有点跟不上队伍了。还好文现与山人有意识放慢速度,才使我不致掉队。 顺脊向崖壁行进,坡不是很陡,但这段路很长,很耐走。因走得距离长,高度自然就增大。站在高处向下回望,市区村庄田陌一目了然。群主老九在前面喊我,指对面山峰介绍,那个突起的小山峰就是所谓的老婆石。虽是隔着树丫,依稀能分辩出像个面壁而坐的美女。 走到崖壁跟前,有一木杆梯搭在崖边。原以为这就是所谓的桑园梯,老九告诉我桑园梯还在上面崭上。 攀登此木梯时,偶遇河北邢台一徒步户外群。相互攀谈中,知他们一行四五十人,今天专门走此线,与我们线路不同处是上桑园梯后向北绕山,然后从关岭沟或黄华沟下山。 上木梯后有一段这样的石台阶路,问老九,这里还不是桑园梯。看这段台阶路起始木梯边崖上有红色笔所写“燕子梯”,问老九可是“燕子梯”,老九说正儿八经的燕子梯也不是这里。只能认为是桑园梯的一部分了。 攀木梯走“燕子梯”上到二崭,顿感心胸开阔,视野变大。很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从这里向右平移,可到“老婆石”景观处。群主老九知道我没去过“老婆石",专门在这里给我指明如何走。其实我们所处距“老婆石”直线距离也就是几百米远。但今天计划是走天平山景区而下,路线也不太近,就取消了到“老婆石”游玩的念头。 老婆石,是一处非常形象的叫法。据说从那面看,很象一个美女,五官端正。但从我们所处位置看,更像一名身披铠甲武士端坐崖前。太行山人说很像关公读春秋,他一提醒,确实维妙维肖,尤其是胸前有一平巨石,角度位置,怎么看怎么像是一本书。可能当时起名是从那一面上的山,看着像美女,起名“老婆石”要是当时从这里看,想来一定会叫“关圣峰”了。 登上一崭后继续向二崭崖壁前进,到这里才算是到桑园梯。准确地说,桑园梯是上到一崭后,在二崭悬崖上开凿出来的一段石头台阶,可顺着这个“之”字型台阶上到二崭顶。 桑园梯用相机是很难拍出其险其绝的,如果有航拍机,拍出的桑园梯无疑是天梯。 这是从另一个山头拍摄的桑园梯,放大后,可清楚辨识在悬崖峭壁上的台阶路。若不是中间那块有其他登山者,几不可辩。桑园梯被称为天梯果然名不虚传。 上桑园梯后,邢台驴友向右走观岭沟、黄华方向,我们随猛队向左走天平寺方向。因高处气温低,积雪还比较厚,我们踏雪而行,因是平移,相对比较轻松。 站在这处山顶,向左可看到我们来时登的桑园梯,向右可看到将要从此处下去的桃园村。那个如宝瓶状的水库就是桃园水库。清澈的湖水如一颗碧绿的玉坠镶嵌在群山之中,特别醒目。 顺着二崭崖边行进,路遇一荒废的石头房子,门前三颗古柳树,合抱粗细。回来后查地图,这个小自然村应当就是地图上的大头水村。 小村旁边有个小泉水井,泉水不大,但供三五户人家使用应当问题不大。 我与太行山人、文现在后面拍照,已经远远落在猛队之后了,转过一处山,能看到前面大部队已经超我们一座山凹了。不过二崭上面这条路非常明显,也没有岔路,估计是过去村与村之间的路。有路倒也不用发愁迷路,也不用心急,依然按照我们的节奏行进。 又经过一个小自然村,看样子还应当有人阶段性居住,旁边有太阳能,房屋上锁。有一帮户外徒步者,四五个人,在边上生火做饭,听口音应当是我们林州人。回来查地图,这个村子应当是透风云自然村。 听林峰在前面村里喊我们,加快步伐。沿着村间小路绕一个山凹。来到这个小村,有几间房子还比较完好,院里支有碾盘做的石桌两处,很是齐整。这个小自然村应当就是地图上的普石岩村了。 向阳的一面山坡,积雪消融,形成雪水向下滴落,又因所在地海拔高达1000米,温度较低,在悬崖边形成高山特有的冰挂,长达几米之长,非常漂亮。 <p class="ql-block">沿着崖边大道行进,不向下看感觉不到是在悬崖边行走,因为路平,也不是太累。转过几道山凹,已经能看到天平山景区那个垂直电梯了。</p> 通过一处石砌的长城一样的寨墙。这处寨墙是原天门会在此驻扎遗留。林县天门会,是民国时期(1926年)由林县小店油村村民郭官林、韩欲明在油村举旗起事,成立天门会,影响周边23个县,会员达四十万之众,其中林县就有10万多徒众,抗官兵、减租税。后被冯玉祥部下庞炳勋率兵清剿,韩欲明率天门会徒众退守桃源里沟的菩萨岩(普石岩),据险防守。庞炳勋屡攻不破,后从山西上至对面小西天,居高临下架炮轰菩萨岩,天门会损伤惨重,韩欲明率众退往四方脑,并寻机从黄华沟逃出,投奔奉系张作霖军。 远处插红旗处即林州市四方脑。四方脑为林州市最高处,海拔一千六百多米,曾是林州市电视台转播站。 至此,我们终于追上了大部队,群主老九他们正在此补充能量。这处已经属天平山景区了,向上可至二龙洞,向下可至景区铁梯,向前可至天平寺。我与林峰、文现想去天平寺吃午饭,遂在此与众驴友打个招呼,继续向前。 天平寺,又叫明教十方禅院。是林州市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时东魏兴和年间(公元540年)距今差不多1500年。明教禅院坐北面南,地处百余亩大的田坳阔地上。寺周六峰耸翠,洞壑流清,且环围层峦,迭嶂秀丽,美不胜收。据记载为当年少林寺二代祖师僧倜修炼场所。 我们到天平寺时,已有好几拔户外在此就餐。有山西的,有安阳的,也有林州的。在此卖饭的是桃源村一户村民,因今天没想到来这么多人,一下子有点手忙脚乱。还好大部分人也不着急,边休息边帮忙造饭。 在天平寺吃过午饭,开始寻路回返。原打算顺垂直电梯旁的铁梯向下行到一崭,被守电梯的工作人员告之不可从那块下,那个铁梯是为维修电梯专用梯,非常危险。只好返回天平寺,走天平寺步道向下。 下到天平飞瀑上方,向左平移,顺悬崖半中间的眉缝,经过垂直电梯,继续前进不远,可至铁梯步道。 铁梯步道很陡,很高,有几十层楼高。还好位于两悬崖夹缝处,所以并不感觉太危险,尤其对那些恐高人员相对友好。 下铁梯步道后,可平至左侧的聚仙阁。聚仙阁依崖而建,供奉三清教主及送子观音、财神等众仙。是现代所建,不过也有二三十年历史了。 天平山景区。其中罗汉岩很有特色,自然岩壁经万年风化,天设地造,形成一众罗汉,有头有身,维妙维肖,很值得来此一游。 出天平山景区,下午5点徒步行至桃源村西路口,文现的摩托车停放在此,我们三人骑乘一辆摩托,至桑园村西出发地点,各自骑自己的摩托返回。至家已是下午5:40。全天徒步耗时9个多小时,行程32000多步(约二十公里)。这条线路是户外最经典的一条线路,时间、强度、景致都是绝佳选择,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