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的美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流行的悲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阿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丽君不知李龟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西楼莫盼君再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子美曾念江南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花妖胭脂四十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023岁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诗文说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流行的悲哀》:写作时间是2023年末。内容:暗指流行音乐在四十年里,从全盛到衰落的现状,表现了作者淡淡的伤感和悲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全诗28个字,语言平淡无奇,但字里行间总有一点唯美之感。包含了许多人物和的故事,故事有: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音乐全盛时期的邓丽君的故事;二是是历史上大唐时期安史之乱前后,宫廷歌手李龟年的故事;三是大唐安史之乱后,杜甫在江南重逢李龟年,并作《江南逢李龟年》诗一首的故事;四是南唐后主诗人李煜作诗《独上西楼》,和邓丽君歌曲《独上西楼》歌曲的故事;五是《何日君再来》电影插曲,和邓丽君《何日君再来》歌曲的故事;六是流行歌曲《花妖》,和电影《胭脂》的故事,以及“胭脂”一词的寓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诗中没有一句提及流行音乐,但句句都暗示流行音乐的事。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流行音乐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全盛到现在衰落的惋惜,时间跨度四十年左右。诗中充满着复杂的情感历程和点点悲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诗中第一句,邓丽君代表流行音乐全盛时期,“不知”并不是说邓丽君不知道李龟年这个人和事,而是指邓丽君不知道她过世二十多年后,流行音乐就衰落了。李龟年是指从宫廷歌手到流浪歌手的故事,指代表流行音乐从全盛到衰落的现状,第二句,用比拟的手法,借南唐后主李煜被归降宋朝,《独上西楼》的伤感,再也回不到君临天下的事,和两首歌曲说明流行音乐全盛的时代不会再会回来了。第三句,借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和诗圣在诗中的伤感,指作者对流行音乐衰落的伤悲。“曾”字表示经历过,“念”字表示怀念,念道。第三句更加坚定流行音乐绝无回到全盛时期的可能了。我们姑且不管现在流行音乐衰落的原因,但终将是时代已经彻底改变了。第四句,借《花妖》一歌,“胭脂”一词的寓意,指出了流行音乐衰落时间跨度,以及作者代表的六七十年代的一两代人,或许还有一点期望和一丝哀怨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2023年岁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