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朋友

大雪(原来的雪)468348320

<p class="ql-block">有个周三下午,他给我打电话,说要到我农村老家休闲,透透气,我连忙表示欢迎,并给他发了定位,接着去镇上买菜,准备晚饭。我深知他来这趟不易,他每周只休周四这一天,周末照常上班。</p><p class="ql-block">他六十多岁,中等个儿,大眼睛,脾气倔,心底善。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临床中医专业,阴差阳错被分配到县上一家医院当西医大夫。</p><p class="ql-block">由于他写病历不规范,如消化不良,不想吃饭,他写“纳差”;精神不振,神情呆滞,他写“神差”,这些都是中医术语,引起科主任不满。特别是几个病人吃西药不见效,他下班偷着给他们开中药,收到了奇效,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病人都来找他开中药,院长气得直拍桌子,说他不务正业,他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跑到西安开了个中医诊所。</p><p class="ql-block">我和他认识已经二十多年了,第一次找他看病的情景记忆犹新。由于我食欲不振,在熟人的引荐下去了他的诊所,我挂号排队,轮到我时,我抹上袖子,坐在桌旁边的木櫈上,他给我号了一下脉,又看了一下舌苔,容不得我表述,他头也不抬地说:“回去买个镢头就好了”,说罢,又叫下一位病人,没有开药的意思,我一头雾水,边往起站边想开口问个究竟,可一看他那拒人与千里之外的样子,就愤愤地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回到家里,仔细想想,可不是嘛,我上一天班,晚上回来一碗油泼面,躺在沙发上,形状不是“土豆”,便是“香蕉”,从不下楼锻炼。小区南门外,正好有个公园,每天吃完晚饭,在公园走两大圈,时间不长病就好了,从此,对他心生敬意,身体若有不适,或亲戚家人患病,自然想到了他,就这样一来二去,就熟络了。</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我看到诊所墙上挂了一幅秦岭山水画,一看落款,很诧异,他还有这功夫,便邀他给我即将出版的诗集插图,开始推辞,看我真心实意,他便给我画了六张画,我很喜欢,画出了诗意。诗集出版后,我送他一百本,若遇到老年痴呆的病人,他便顺手从书架上抽一本,送给病人家属,带回去让病人大声念,对康复有好处。我俩慢慢成了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他大约晚上七点赶到我家,我自然精心炒了几个菜,打开一瓶酒,其实我俩都不胜酒力,为了体现我的热情,扎一个胡吃海喝的势,刚要举杯时,他的手机响了。</p><p class="ql-block">原来北京有位病人,一直在他这儿看病,一个疗程的药吃完了,专门乘飞机来西安,路上堵车,赶到诊所已下班,来时已把返程机票买好了,明天诊所休息,想在机场见一面,他一听二话不说,就往门外走,我连忙站起来说:“我开车,一块去,你路不熟”。机场距我家倒不远,三十分钟车程。到了机场,他让病人坐在车上,问了问病情,号了号脉,又用手电看了看舌苔说:“再吃一个疗程的药就好了,把心放下,周五上班给你把药寄过去。”这位病人千恩万谢。</p><p class="ql-block">回到我家继续海阔天空,三杯酒下肚,他面红耳赤,话也多了起来。突然把手机打开,让我看一家三口幸福的合照,指着女主人说:“医生的最高境界不是会看病,而是看好病。”</p><p class="ql-block">这个女的叫小萌,得病时才十五岁,有一天小萌的伯父急急忙忙来诊所,说家里有个孩子病情危重,希望出诊看一下,尽个心,死马当活马医,西安几家大医院都去过了,已经无力回天,病人现在在市里一家中医医院,长辈们听说后都做了告别。</p><p class="ql-block">小萌半年前,因患“流脑”发热,经大剂量,长时间注射抗生素、激素,导致肝脏严重损伤,大片肝区坏死,体重下降至三十公斤。他去看了后,先开了三付药,说:“吃吃看吧。”三天后,病人由家属搀扶来到了诊所。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小萌痊愈,并组建了小家庭,不久添了个女儿,小萌结婚那天,邀请他去当证婚人,想想也是很自豪的。</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聊到了夜里十点半,酒劲快散了,我又提了两杯,他再次打开了话匣子,说他前不久,路见不平一声吼。</p><p class="ql-block">有一天,两个儿子、一位老母亲及二儿子媳妇一家四口来诊所看病,陆续看完病,老母亲手里攥着四张药方,看着儿子和儿媳,没想到儿子和媳妇分别从母亲手里抽走自己的药方化价抓药去了。老母亲拿着自己的药方,站在原地,一脸茫然。这一幕让他看见了,他出去把他们的药方要了回来,当着他们的面撕个粉碎,扔进垃圾篓里,气愤地说:“给我出去,不值得给你们看病。”并指着老母亲问:“她是你们什么人?”两个儿子一看他发这么大的火,不得不说出了实情。</p><p class="ql-block">老母亲是个退休工人,每月五千元退休金,可她只要在电视或手机上看到卖保健品的广告,忍不住就要下单购买,家里堆满了各种保健品,每月退休金入不敷出,谁劝都不听,买回去又不吃,图个心里安慰。这个月退休金到帐了,儿子有意把她领来看病,让她自己掏钱,把钱花在正向上。</p><p class="ql-block">他得知这一切后,又把老母亲叫进来开导了一番,并向儿子媳妇表达了歉意,解除了一场误会。我听后哈哈大笑,他有点不好意思。</p> <p class="ql-block">还剩一点酒,一分刚好一人一杯,互相祝愿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他喝下后叹了一声,抄了一口菜,我问他还有啥心事,他说:“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有时很困惑。”</p><p class="ql-block">去年秋天,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汉,外县人,患肾衰竭,西安一家大医院通知儿子拉回去准备后事。儿子刚盖完房,在西安打工,养活一家四口,早已债台高筑,给父亲看病,实在无能为力,但又不忍心让父亲就这样离去,听熟人说到他,把父亲往回拉时,路过诊所楼下,儿子跑上来,请他下楼在车上看看父亲还有没救。他下去看过后,立即开了药方,当他得知儿子家境后,毫不犹豫给免了单。这位父亲吃了药后,病情有所缓解,身上浮肿消退,饭量增加。就这样吃了半年药,这个儿子都不好意思再来了。他放心不下,又打电话,叮嘱儿子把每付药熬三遍,参到一块,药尽其用。后来又教这个儿子,在地里挖XⅩ根,割XⅩ草煮水喝,也能起些作用,他心里一直装着这个病人。</p><p class="ql-block">他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分配到东北航校,五十年代初,国家选拔一批优秀西医人才转中医,支援大西北来到陕西,担任一家中医医院的院长,医德医术享誉中医界。他牢记父亲“善待病人”的叮嘱,继承父亲“不要忘记病人”的遗训,尊崇“操术功,处心慈,方明理”的主导思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p><p class="ql-block">他的病人来自省内外,都是互相介绍,几十年来,病人家属送的锦旗能堆满一屋子,可他从来不挂,他说那些都不代表什么,近几年中药材价格猛涨,到现在他一分钱不加。他说要对得起病友,特别是农村困难的患者。</p><p class="ql-block">我多次邀他外出旅游,他说:“有些重病患者不能断药,离不开。”他一天天年龄大了,我也多次劝他每周上三天班,别那么累,他说:“七八个员工跟他几十年了,还要考虑他们有一碗饭吃。”还好,女儿现在帮他抄方子,有望将来接过诊所,继续悬壶济世,杏林春暖。</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带他逛了附近几个景点,吃了当地的美食,这对于他这个大忙人,已经很奢侈了,我也算尽了地主之宜。我俩虽职业不同,但“三观”一致,“臭味”相投,谈天说地,好不快乐,有这样一位朋友真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3-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诚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