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他在苏州不仅留下了一个传说,还留下了一座城、一条河和一个节日

明蝉 罡正太一4134

<h3>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遗项目。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分布在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在所有参与申遗的城市中,苏州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它是大运河最初的雏形和发祥地,也是唯一以古城概念被整体纳入的城市。而要溯源这一座城、一条河,所有的线索都直指2500年前的吴中大地,所有的历史传说都和一个人的命运紧紧相连,他就是伍子胥。</h3></br> <h3>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因封地于申,因此也称“申胥”。他正直又刚戾,隐忍又残暴,忠诚又多疑,雄才大略又谨小慎微,智勇双全又行为极端,他是赫赫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阴谋家还有复仇者,是一个被历史和时代用心塑造的人物。</h3></br><h3>伍子胥在楚国时,是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他的父亲伍奢是楚平王的太子的老师。楚平王听信谗言,杀害了伍子胥的父兄,刚烈又隐忍的伍子胥从此“黑化”,开启了他的复仇之路。</h3></br> <h3>苏州胥门广场上的伍子胥雕像</h3></br> <h3>苏州盘门的伍相祠</h3></br><h3>在一帮好友的帮助下,他辗转来到吴国,用了一段时间搞清楚了吴国的风土人情,经济军事,内政外交,同时结交了几位“隐形大BOSS”,如杀猪的大侠专诸和隐居的军神孙武。</h3></br><h3>一番深入调查、审时度势后,伍子胥在当时刚刚登基、志得意满的吴王僚和处于蛰伏期、胸怀大志的公子光之间,选择了后者。经过一系列策划,先是祭出了大侠专诸,用鱼肠之剑将王僚一招毙命,公子光顺利登基,就是吴国历史上有名的吴王阖闾。然后在伍子胥和孙武的共同辅佐下,吴国的经济、军事都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并制定了先破楚国,再战越国的争霸方案。国仇家恨两不误,我们也由此明白了,春秋时期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绝非越王勾践一人,至少在吴国还有一位伍子胥。</h3></br> <h3>《姑苏繁华图》中的阊门与盘门</h3></br><h3>公元前506年,伍子胥率领吴军成功攻破楚国都城。得知杀父仇人楚平王已死,出于强烈的复仇心态,伍子胥竟然将楚平王的坟墓撬开,用钢鞭鞭尸三百下。如此快意恩仇的做法,在讲究仁义忠孝的古代是并不多见的。</h3></br> <h3>苏州市胥口镇 胥王园</h3></br> <h3>胥江古运河</h3></br><h3>复仇后的伍子胥迎来了人生巅峰。他被封为“相国公”,并成为吴王阖闾的托孤之臣。但吴国刚愎自用的继任者夫差有属于自己的朋友圈,在这个朋友圈里,伍子胥被夫差“拉黑”了。打败越国后,夫差并没有接受伍子胥乘机杀掉勾践灭掉越国的主张,反而听信了奸臣伯嚭的诬蔑之词,派人送给伍子胥一把宝剑,逼伍子胥自杀,并把他的尸体抛于胥江(一说钱塘江)。命运兜兜转转,最终也没放过伍子胥,只不过换了个君主,让他在生与死之间多了一段巅峰体验。</h3></br><h3>当然,伍子胥也没有轻易放过命运。他临死前对左邻右舍说,死后将他的眼睛挖下来挂在城门之上,好让他看到吴国是如何被越国灭掉的,这个城门就是如今苏州古城区的“胥门”。之后未过十年,吴国果然被越国所灭,吴王夫差自觉死后无颜面对伍子胥,于是蒙上双眼自杀身亡,就这样,伍子胥又快意恩仇了一把,生前死后都堪称复仇届的大BOSS。</h3></br> <h3>胥  门</h3></br><h3><strong>当然对苏州这片土地和苏州人而言,伍子胥留下的远不止一个传奇,一段故事。</strong></h3></br><h3>当时吴国的地理位置在苏南和浙北一带,这片土地上横卧着一个巨大的湖泊——太湖,伍子胥一眼看中了太湖,认为太湖东岸的丘陵和平原之间不但是个非常好的战略要地,而且繁荣富庶,便于统治。伍子胥的战略眼光穿透2500年历史迷雾,选中的这片土地便是苏州。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在这里亲自设计并督建阖闾大城。</h3></br> <h3>苏州运河十景之水陆盘门</h3></br> <h3>苏州运河十景之横塘驿站</h3></br><h3>伍子胥上观天象,下测水文,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在城的四周设计了八个陆城门 “象天之八风”;八个水城门“象地之八卦”。阖闾大城建好之后,以此为中心,伍子胥率众先后修建了沟通太湖与长江及其他河道的胥江、胥溪、胥浦、百尺渎、子胥渎等,形成了通达内外的密集水上交通网,即避免了太湖水患的困扰,又为吴国北上争霸提供了条件。</h3></br> <h3>苏州运河十景之宝带桥</h3></br> <h3>苏州运河十景之枫桥夜泊</h3></br> <h3>苏州运河十景之平江路</h3></br><h3>人工运河胥江,与苏州古城的山塘河、上塘河、护城河及盘门、阊门等内城水系连为一体,成为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今日仍发挥着水路交通枢纽作用。其中的胥溪,当时又称“邗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而这座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阖闾大城,经过2500多年风雨侵蚀,仍然坐落在当时的城址上岿然不动,成为中国唯一一座位于原址不曾变迁的古城,也成为当之无愧的东方文化瑰宝。</h3></br> <h3>苏州运河十景之虎丘斜塔</h3></br> <h3>苏州运河十景之石湖五堤</h3></br> <h3>苏州运河十景之平望 四河汇集</h3></br><h3>伍子胥赋予苏州城生命,他的精魂也融入了这座古老而神奇的城池。在苏州,遍地都篆刻着他的姓名,随处可见他的身影。当全国各地端午节都在纪念屈原的时候,苏州人以同样的方式执着地祭奠着被抛尸胥江的伍子胥,并封他为太湖的湖神、胥江的江神,立祠祭拜,烟火不绝。我常觉得苏州人的性格大多内敛低调,但是在重要的事情上却有一股不动不摇的“狠劲”,也许是受了伍子胥的影响。</h3></br> <h3>苏州运河十景之望亭驿</h3></br> <h3>苏州运河十景之浒墅关</h3></br><h3>如今苏州的发展日新月异,是长三角上璀璨的明珠,是无数人向往的“人间天堂”,伍子胥那双悬在胥门上的眼睛看到后,应该很欣慰吧。</h3></br> <p class="ql-block">不一样的苏州不一样的精彩</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