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淇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开展“全国爱耳日”义诊活动

A@段

<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旨在加强听力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听力健康意识。淇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医务人员于当天上午在门诊大厅开展义诊科普咨询活动,向群众普及耳科及听力保健科学知识,提高大众的爱耳护耳意识。</p> <p class="ql-block">  听力健康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保障,还是我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人认为听力下降是可以被发觉的,但是初期的听力损失往往很难察觉,大多数的听力下降都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渐产生的。比如经常听不清别人讲话,总是要求别人重复他们说过的话,甚至耳内出现其他的声音(耳鸣),都有可能是听力下降的征兆,要注意及时治疗。</p> <p class="ql-block">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呢?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p><p class="ql-block"> 1、避免各种噪音。长时间接触噪音会使听觉器官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长期处在噪声环境中的工作者应注意佩戴专业的防护耳罩,预防噪声性耳聋。 </p><p class="ql-block">2、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在日常生活中佩戴耳机要注意时间和音量。通常佩戴1小时就需要进行休息。使用时音量要适中,避免大音量、高音量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p><p class="ql-block">3、避免乱挖耳朵。经常使用棉棒、耳勺掏耳朵,容易蹭伤或刮伤外耳道,引发感染,甚至损伤鼓膜,导致听力下降。一般情况下,耳屎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可自行排出,若耳屎较多可至医院让耳鼻喉科医生进行清理。 </p><p class="ql-block">4、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抗生素类包括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依替米星,万古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也具有一定的耳毒性。利尿剂如呋塞米、化疗药如长春新碱等都具有耳毒性。总之,在使用耳毒性药物时需密切关注听力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诊。</p><p class="ql-block">5、积极预防和治疗中耳炎。防止污水、 异物进入外耳道,洗澡、游泳后清洁耳道,注意耳部卫生,避免不正确的擤鼻涕方式(正确方式为捏着一侧鼻孔擤另一侧,然后更换)。一旦患上中耳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p><p class="ql-block">6、避免情绪激动,保持乐观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情绪波动过大、过度疲劳、压力大、睡眠不佳等都是突发性耳聋的诱因。 </p><p class="ql-block"> 7、定期检查听力。每年定期检查听力,有助于及时发现听力损失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为来诊群众义诊100余人次,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宣传健康知识,发放健康手册,引导群众养成科学用耳行为,增强了群众爱耳护耳意识。</p>

听力

避免

音量

佩戴

义诊

毒性

爱耳日

耳屎

下降

助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