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及时完成老师作业,我今天一早就选取了“送子天王图”中的主人公作为实践。天王神态威严,扶手而坐,凝视前方。身边拥簇着宫娥侍从及小鬼。人物面部处理细腻微妙,与粗犷简洁的衣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p><p class="ql-block"> 我从人物的帽子开始“读”起,一点一点的用铅笔推敲线条,观察起笔虚实,运笔快慢及转折方圆。帽子的用线很细,我不停的削铅笔以保证线条的细致及虚实变化。读到脸部,由于画面太小看不清细节,我用手机放大原图仔细观察。面部远比我想象的复杂微妙的多,脸部右边线似连非连,左边依靠鬓角头发及胡须虚入表现出脸部轮廓,其余线条都非一笔而成,五官均是淡墨多次勾染皴擦,眼角皱纹、眼球、鼻翼下方、鬓角等部位,居然有类似素描的阴影……虽然读到不少细节,但如此小的画面我竟下不了笔,怎么也表现不出原画细致精微的笔法,更还原不了人物逼真的神态。</p><p class="ql-block"> 也罢,千古名画尤其是我等一朝一夕所能掌握的,继续往下“读”吧。衣纹厚重流畅、疏密相间、方圆相济。圆润的轮廓线体现了中国画“团”的造型特点,衣袖皱褶的线条处理厚重而不失灵动,粗细变化较大,转折以方为主,体现了人物威严凝重的特征。飘带线条如行云流水,转折圆润,流畅而不乏力度,与衣袖皱褶形成强烈对比。衣服下摆及鞋子线条密集,与上部简约的线条形成对比,在画面中也起到了稳定重心的作用。凳子在后方露出一角,横平竖直的轮廓线与人物线条形成对比,凳子侧面隐隐有细密的花纹既表现了物体的暗面,又作为背景不会太显眼。</p><p class="ql-block"> 一副画细细读来,不,这还只是整福画中的一个人物罢了,犹如读了一篇流传千古的文言文,一字一品,意味深长,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受。那些读不懂的面部密码,犹如古文中的陌生文字,总也领悟不透其中的意味,有待以后提升自身素养,慢慢的感悟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