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

李晓锋

<h3>2024年2月13日逛逛武汉市老建筑</h3> <h3>武汉,是中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在武汉所有的火车站当中,汉口站是资历最老的火车站了。其铁路建造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9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清政府上奏,修建卢(沟桥)汉(口)铁路(后称京汉铁路)。1898年底,汉口的大智门外开始兴建火车站,直到1903年,这一划时代的火车站终于建成。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而大智门站被视为京汉铁路全线最耀眼的亮点</h3> <h3>车站由两位法国人设计,火车站主体建筑也为法式风格。车站四角均设有钟楼,内部用四根拱柱支撑。大厅穹顶简洁开朗,花岗岩的基座与上部的白墙、大玻璃窗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钟楼约高20米,顶部为铁铸,呈流线纺锤形,绿塔橙瓦在色彩上也相得益彰。建筑的墙面、窗洞、檐口运用了大面积的几何装饰,使得整栋建筑华丽生动。立于丁字路口,如一座欧式城堡</h3> <h3>120年过去,如今主楼站牌上的“京汉火车站”依然清晰醒目,字体充满怀旧感。站牌上方有一只振翅欲飞的苍鹰,代替了原先铁路的标志“飞轮”</h3> <h3>江汉路步行街烟火巷</h3> <h3>步行街上的老字号</h3> <h3>咸安坊位于武汉市南京路与胜利街交界处,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群。它建于1915年,属于民国早期的里坊式住宅建筑群。咸安坊的建造者是汉口的棉花商人黄绍山,其建筑风格融合了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传统四合院式建筑的特点,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h3> <h3>平和打包厂是英国人在汉口开设最早的棉花打包厂之一。是武汉现存最完整的早期工业建筑,也是最早的大型钢筋混凝土建筑,厂房规模庞大,至今内部结构保存完好。是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h3> <h3>当年灭火用的水桶</h3> <h3>老厂房打卡</h3> <h3>和平打包厂内的书屋和画廊</h3> <h3>宋庆龄汉口旧居在汉口沿江大道的黎黄陂路口,有一座高三层的小楼。它有着杏黄色的外表和纪念碑似的塔楼,是座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建筑。塔楼高四层,方形,连接起靠黎黄陂路和沿江大道的两侧主立面,是小楼的亮点。特别是建造在塔楼每层越向上越小的窗户,在不规则中跳跃,使小楼显得独特新颖</h3> <h3>中山大道上老建筑</h3> <h3>八七会议会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鄱阳街139号。会址是民国九年(1920年)英国人建造的一排西式公寓中的一个单元</h3> <h3>沿江大道老建筑</h3> <h3>李凡诺夫,一看就是个俄罗斯人的名字,具体地说,是个俄罗斯茶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