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无知无不知

张云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阳明先生小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意思是说:有人问我有知识吗?我哪有什么知识啊?曾经有一个粗鄙之人向我询问一件事情,我心里空空如也,什么也不知道。但我却知道只要从那件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入手,就一定能够推测出事情的来龙去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王阳明的得意门生钱德洪在《征宸濠反间遗事》中记载:“……德洪昔在師門,或問:‘用兵有術否?’夫子曰:‘用兵何術?但學問純篤,養得此心不動,乃術爾。凡人智能相去不甚遠,勝負之決不待卜諸臨陣,只在此心動與不動之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钱德洪问王阳明:用兵有什么战术战法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王阳明回答说:用兵哪有一成不变的战术战法?只要将此(致良知)的学问运用得纯正笃实,将本心修养得寂然不动,这便是真正的战术战法了。大多数人的智慧能力其实都差不多,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你事先制定的战术战法,往往只决定于(主帅的)心体动与不动之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良知并不是一门具体的知识,但它却能够帮助人们以最佳的状态和路径去获取知识。比如孔子并不知道愚夫莽汉所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但他却知道,只要从这门知识(或技能)的“两端”——原因和结果——去探索,去“叩求”,便可以掌握这门新的知识。这就是哲学上常说的“因果律”。人类所掌握的许多科学知识就是遵循了因果律的指引而获得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王阳明也经常说,那些上古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们的良知没有被物欲所遮蔽,因此他们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比常人更胜一筹。比如稷的专长是稼穑,夔的专长是礼乐。但如果让他们互换一下,他们也很快能够学会对方所掌握的知识,变成新的专业人才。什么原因呢?正是这些圣人的心体光明,良知灵动,因此无论他们学什么,都能事倍功半,得心应手。这种现象也曾出现在其它国家,比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数学家。达·芬奇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成就非凡的大科学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因此可以说,良知虽然不是知识,但它却可以理直气壮地成为“知识之母”。一个人一旦参透了良知的奥秘,并将其应用于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其精神状态甚至整个人的生命质量,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从哲学上讲,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新人”,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圣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孟子说:不虑而知为之良知,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也就是说,良知良能是上苍赋予我们每个人的一把用来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金钥匙”。因此,良知就是自然逻辑,就是生活常识,就是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在人类意识当中的“投影”。良知不仅有助于人们获取知识,掌握真理,在某些关键时刻甚至能挽救人的生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网传:北京市某退休教师突发脑溢血,就在即将失去意识的一刹那间,这位退休教师挣扎着做了两件事:一是给自己的好朋友打电话通报险情,二是拼命爬向门口将门锁打开,然后便静静地躺在地上等待救援。这两件事不仅挽救了退休教师的性命,由于抢救及时,也基本没留下什么后遗症。事后有人问他是不是学习过有关脑溢血的自救知识,该退休教师说哪里学过什么自救知识,无非是没有慌乱,按照常识做了该做的事而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这位教师所说的“常识”其实就是良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