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

好风景在路上

<p class="ql-block">  去年腊月里,走到县城广场入口处看见搭建的具有传统特色的“2024迎春年货节”钢架拱门,让人心中顿生喜庆欢乐,年味也随着日子临近过年而一天比一天浓。</p> <p class="ql-block">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现在过年能吃到的东西平时就能吃到,不象过去经济贫穷物质匮乏时代那样只有到过年的那几天日子里才能饱饱地吃上几餐肉,平日里也只有在农忙时节用工和家里来客人时才将珍藏的舍不得吃的腊肉拿出来吃,以及寨子里有人家为事时能吃上一两片肉外,其他的日子里是难以吃到肉,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加上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地改善。相比于现在的大鱼大肉,虽然过去物质匮乏生活让人过得清苦且大多数都显得消瘦,但因为肉吃得极少而自产的绿色环保蔬菜杂粮吃得多,在那时的人群身上很难看到如今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肥胖、高血压、高血质、糖尿病、肠胃病、甚至癌症等症状,现在的好多病是因为没管住嘴而吃出来的。当然身体好坏跟情绪好坏也有关,保持好心情有益身心健康,学会给别人一个微笑、给世界一个微笑、给自己一个微笑,善待他人、善待世界、善待自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p> <p class="ql-block">  虽然现在物质生活提高了,但小时候经历的物质匮乏的年味场景却时常在头脑中浮现。杀年猪应该算是开启年味的第一件事吧,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冬至过后才能杀年猪、炕的腊肉才好,冬至过后各家各户陆陆续续开始杀起年猪来,杀年猪这天会叫上亲戚来家里来吃年猪肉,杀年猪这天无论是对大人还是对小孩来说既是快乐喜庆的一天,又是丰收的一天。把年猪肉割成条块后用盐淹上几天然后挂在火炕上烟熏一些日子便成了湘西特色腊肉,相比于新鲜肉,腊肉口感更香且利于肉质保存,能吃上腊肉要感恩咱们的老祖宗,是他们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总结生活经验而生发出智慧所创造出来的。过去在农村是家家户户都养着两头猪以上,而现在只有极少数的农户在养猪,现在市场上绝大数的猪肉供应来自于养猪场,猪肉的品质口感也是远远不及以前农家圈养没有喂饲料的猪。现在每到冬至过后,只能零星地看见杀年猪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以前那种家家户户杀年猪的热闹场景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腊月里,过去家家户户还会“推(做)豆腐”、打年粑粑、“浪(做)绿豆面”、做炒米糖(用米糖或红薯糖与炒米混和后压割成小片的炒米糖片)等等,到处弥漫着农家的年味。过去做豆腐和绿豆面要磨的豆子都是母亲清早起来后便开始用石磨费时费力一勺一勺地磨出来的,很是辛苦,不象现在有机器磨省时省力,机器将人从辛苦的体力活中解脱出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p> <p class="ql-block">  瑞雪兆丰年,年前的这场雪先是下雪米子打层底然后才是下雪花,加上气温低且持续了近三天时间,在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下了一场象样的雪。近些年里冬天都变得暖和起来很难见到下雪,不象以前一进入冬天后十天半月便会下场雪的场景,现在的孩子们都感受不到冬天的雪趣了。年前那场雪的雪趣是有了,但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灾害,多少返家的人被大雪而困在路上不能前行…</p> <p class="ql-block">  平日里父老乡亲很少去利福塔赶场,但腊月里为过年做些准备都会去赶场逛逛买卖年货。有时候觉得不到利福塔赶场逛逛,这个年似乎过得都缺少了一种味道。记得小时候在腊月里陪着父母到利福塔镇赶场买卖年货,一路上都是三五成群的赶场人,大人们肩挑背负,小孩们则是兴高采烈地时而小跑超过大人们时而又跟着大人们问这问那,对小孩子来说一路上都充满了新奇。过去买卖东西要在逢场天,现在没遇上逢场天即使冷场天买卖东西的人也很多,交通的便捷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在改变着咱们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快过年了,在外打拼不论多么忙都会赶回老家过年,因为家中有父母和孩子在等候过年团聚,不管在外多苦多累,回到家与父母孩子团聚的那一刻,一切的辛苦劳累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一切的辛苦劳累都是值得的…</p> <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来,家乡大年三十夜也兴起燃放烟花来,这反映出随着国家发展,咱这偏僻落后的山乡老百姓日子也变得好起来了,在此祝愿国家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祝愿大家在龙年里身体健康、心想事成、金榜题名、财源滚滚、阖家幸福、万事如意!日子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  咱村自2017年发起公益助学的倡议以来,每年向村民和从本村出去创业打拼及工作的人筹集捐款,当然更得益于爱家乡的贵人能人拉来赞助。保障了咱村每年向优秀学生发放助学金、走访慰问村里90岁以上老人并发放敬老慰问金,及对村里的孝亲典范进行奖励和表彰的活动开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有倡议,村里总有一大群人积极响应,感谢感恩这群为了村子发展无私奉献的人,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涓涓细流汇成河,众人拾柴火焰高,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支持,把捐赠助学、敬老及表彰孝亲典范的做法发展成为村里的一种常态,构建和谐文明新村风村貌,培植文化底蕴形成软实力,终有一天这些都会惠及子孙后代。下一次修村志时,希望把这些好做法记载在村志里,让这些好做法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助力咱村发展。在党的乡村振兴政策下,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在这群爱家乡人士无私奉献下,在众多勤劳善良朴实父老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下,咱村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村子建设定会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因为新冠疫情,村里的春节联欢会也停办了几年,随着新冠疫情的结束又恢复到了往日的生活秩序,今年终于又可以聚在一起共庆春节共享欢乐共祝美好生活。村里便又组织起了春节联欢会,参加演出的有村民和学生,为了向父老乡亲展示出更好的才艺表演,以及让父老乡亲在这个春节过得更欢乐,他们和幕后组织的工作人员不怕寒冷、不辞辛苦地参加彩排演练,你们辛苦了,为你们点赞。</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上午桃子溪村春节联欢会如期举行,村里也贴心地为前来观看的村民准备了很多胶登子,当天阳光温暖而明媚,看着舞台上的演出,心情也极其舒畅。村里开展村春节联欢会及捐款敬老助学活动,让村里的年味增添了新的内涵,让年味显得更加快乐有趣更加暖人心,这样的年味也会让人在心里长久回味…</p> <p class="ql-block">  今天你们作为优秀的学子站在台上接受表彰,成为父老乡亲们的骄傲,他日你们通过努力学习拼搏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回报国家社会,回报家乡。通过捐赠助学敬老表彰孝亲典范活动,在村民心中尤其是下一代青少年心中种下慈善的种子、感恩的种子。常怀感恩之心,人生的运气不会差、生活中也会常遇贵人相助,人生路会走得更踏实更远。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p> <p class="ql-block">  村支部书记廖祚念(图左)和村公益助学协会会长涂才多(图右)为本村孝亲典范孝顺媳妇舒春花(图中)进行奖励表彰,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每个人都是从小到老、从生到死的过程,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让父辈们安享幸福晚年。通过孝敬长辈的一言一行等言传身教来影响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传承优良家风,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和谐美好。</p> <p class="ql-block">  物质条件提高改善了,精神文化生活也不能落后。在村里大力支持下、在众多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发展人士的无私奉献下,咱村把村春节联欢会办得越来越好。可惜其间自己有事离开表演现场,导致有些节目未能用手机录下来,这也是个遗憾,只能提供以下部分村春节联欢会节目片断。</p> <p class="ql-block">  《朋友的酒》现代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  萨克斯演奏《我和我的祖国》。</p> <p class="ql-block">  《一戏一生》独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  《鼓舞中国》架子鼓表演。</p> <p class="ql-block">  《四大才子招亲》小品表演。</p> <p class="ql-block">  《我的祖国》独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  《敬天敬地敬爹妈》大鼓表演。</p> <p class="ql-block">  《欢聚一堂》表演。</p> <p class="ql-block">  村春节联欢会在美好欢乐的氛围中结束了,期望明年看到更精彩的春节联欢会。</p> <p class="ql-block">  没想到在这山乡的家门口也出现了堵车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记忆中,大多数年份的正月里,天气都已转暖在宣告了寒冬结束的同时也预示着温暖春天的到来,届时春暖花开,大地一片生机盎然。今年正月天气象是坐过山车似的,先是气温在几天时间里从几度快速上升到了20多度,接着在十五元宵节来临前两三天里寒潮来袭,一下子又降到零下3度。树叶上结了冰,装水的胶桶也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已经多年没看见这么结冰了,家乡四周的高山上也因披上漂亮的的银装而显得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过年之后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一个重要热闹的节日,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大部分外出打拼务工的人员为了生活,都等不到过元宵节就早已在正月初八之前的日子里陆陆续续离家外出,又开始一年的打拼工作。随着他们的外出,家乡少了些热闹气慢慢地回归了往日的平静。记得过去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十五元宵节之间的日子,家乡会有舞龙灯、马灯戏、阳戏等演出活动,这些演出活动在现代生活节奏的冲击下传承生存变得极其困难,已经很难看得到了。元宵节过后年味也就慢慢地在消退了,接下来又开始了一年里的春耕、夏耘、秋收。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努力勤奋工作打拼,接纳包容、感恩惜福,共创美好幸福生活,迎接下一个年的到来,让来年的年味更浓一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