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沉醉在慢板乐章之中,此刻不需要视觉的补充,随乐声体会或舒心,或忧愁的情感。</p><p class="ql-block">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地下防空洞中的希特勒自杀,宣告了纳粹德国的终结。</p><p class="ql-block">因为战争,众多的建筑变成废墟。</p><p class="ql-block">在一片废墟中,阿尔比诺尼的这首《g小调柔板》原作仅剩下几页手稿被保存下来。</p><p class="ql-block">后经乐评家Remo Giazotto改编成大型弦乐曲。音乐以黑暗开头,在中间可以听到一丝曙光,但在最后却又再次遁入黑暗…</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悲伤 极致的平静~阿尔比诺尼《g小调柔板》/极美的8分钟版。意大利作曲家阿尔比诺尼的《G小调柔板》,是古典音乐众多柔板作品中独具魅力的经典佳作之一。1945年,米兰音乐学者雷莫·贾佐托为写阿尔比诺尼传记,去到了曾经保存阿尔比诺尼手稿的德国德累斯顿图书馆,但战争已把图书馆变成了一片废墟。贾佐托在废墟中只找到了阿尔比诺尼的几页手稿残片,他根据这些碎片整理出了一首管弦乐作品。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和对阿尔比诺尼的崇敬,1958年作品发表时,贾佐托坚持把它称作《阿尔比诺尼的g小调柔板》。这部作品旋律沉郁平静,厚重的情感犹如平静水面下湍急的暗流,波澜不惊却又气势磅礴。许多电影,如《加里波利》、《海边的曼彻斯特》等都将其用于表现悲伤之情。这里分享的是布拉格巴洛克管弦乐团的演奏。有评论称他们的演奏是“描绘新巴洛克音乐的最高境界”。在这首乐曲的众多演奏版本中,我个人最喜欢这个8分钟的版本。</p> <p class="ql-block">2017年电影《海边的曼切斯特》以这首作品为配乐,影片讲述了李·钱德勒的哥哥因病去世之后,他作为监护人照顾侄子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