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 马拉喀什(上)

葉知秋

<p class="ql-block">  今年农历腊月卄七赶到广州白云机场,搭乘五星航空公司阿提哈德的航班,飞了5923公里,实际耗时8小时56分后,降落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机场。</p><p class="ql-block"> 接着是过海关、逛免税店,以及处理一下个人卫生、拍拍照,两个小时的转机时间倒也不难打发,下图为中东土豪的阿布扎比机场。</p><p class="ql-block"> 然后,继续乘坐阿提哈德的另一个航班,飞往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经过6057公里,7小时56分钟的飞行,我们终于在当地时间早上8点抵达北非的摩洛哥。</p> <p class="ql-block">  过摩洛哥海关之前,领队再三告诫大家千万别在护照中夾带小费,用小秦的话讲:“如果你们图方便给了小费,我以后的团就没法带了。” 小秦把来的航班号及当天要入住的酒店名字发到微信群中,以便大家应付海关人员的一般提问。英语好的快快就通过了,碰上英语不好的,对方海关官员也会刻意刁难,曾目睹中国一家三口也是参团旅游的,就被卡住,最后不得不换了一条通道才勉强过关。</p> <p class="ql-block">  大家坚决支持领队决定,这不是几个小钱的问题,这年头还想专挑中国人下手,绝对不可以!后来在大巴车上听团友议论,就是这个卡萨布兰卡海关,刚刚遣返了十几个中国人。咋一听,我们自然又与给没给小费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认为摩洛哥海关简直无法无天了,竟然没有把泱泱东方大国放在眼里。</p> <p class="ql-block">  吃饭时,经邻桌另外一个团的导游解释,这十几个中国人实际是计划借道摩洛哥去墨西哥,然后托拜登的福,准备经美墨边境偷渡进美国的。结果被摩洛哥海关识破,关了8小时的小黑屋。</p><p class="ql-block"> 我问:“怎么现在还有这种人?心里咋想的?” 导游笑答:“打算在美丽国打上十几年黑工,回来住大别墅呗!” 据导游讲,其中几个不死心,还想转道土耳其去墨西哥,但土耳其海关一看他们的通关污点记录,肯定哪儿也去不了。</p><p class="ql-block"> 不过这之前,已有3万多中国人就这么润进了美丽国,这帮铁了心,撕了中国护照的人恐怕是最怕川建国同志再上台的。</p> <p class="ql-block">  出了卡萨布兰卡机场(上图),地接社的大巴车已在路边恭候多时。40座的空调大巴除了前两排不怕挤的,后面全是一人两座,舒服多了。</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还要再花三个半小时,跑250公里,赶往马拉喀什下榻。下面视频为卡萨布兰卡机场到世遗古城马拉喀什的沿途风光。</p><p class="ql-block"> 粗略一算,从朋友把我们从深圳家中接出来到马拉喀什,已经马不停蹄跑了32个小时,行程近12,400公里。</p> <p class="ql-block">  回国后,好多朋友问我一下子辛苦跑这么远,值不值?相信各位看了上传的这些照片,心中自有答案,我肯定认为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 摩洛哥不仅是奥斯卡获奖影片《卡萨布兰卡》的灵感之地,还有三毛魂萦梦绕的红色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空就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虽说都是鸡汤,那也要看是谁熬的不是?</p> <p class="ql-block">  到达马拉喀什已是午后一点多了,下车后先步行穿过小巷去吃饭。沿途所见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有趣,随处可见的代步马车,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市场,以及匪夷所思的花式乌龟销售,友善的女老板示意我们可以随便拍照。</p> <p class="ql-block">  饭店开在一条小巷内,门脸不大,但走进去却极尽奢华。从楼梯、过道开始,贴满了摩洛哥民族风格的马赛克,头顶巨大的吊灯𦒉𦒉生辉,各种充满异国情调的家具、铜器更是别开生面。大厅有身着民族服饰的弹唱艺人在表演,但如果想拍照、录像就要付小费,10迪拉姆起步,少了不高兴。</p> <p class="ql-block">  落地第一歺是摩洛哥地道的塔吉锅三道式:第一道为海利拉浓汤(Harris Soup),是一种用面粉、西红柿、扁豆、鹰嘴豆、大米和橄榄油熬成的糊糊,吃的时候淋上几滴柠檬汁,再撒上一把香菜碎即可;第二道是用陶制塔吉锅囤的主菜,以鸡肉块为主,后来还吃过牛肉丸的,其特点是烹调过程中,只需极少量的水,水汽会均匀回落在食材上,最大限度保持了食材的原汁原味;第三道是切片的果盘,主食通常不是米饭就是全麦发面饼。</p> <p class="ql-block">  入住酒店后,见才下午4点,于是拿上相机去扫街。酒店位于马拉喀什新区,把周围四条街扫了一遍,还真见证了哪句名言~“摩洛哥是一个最不像非洲的非洲国家”。</p><p class="ql-block"> 然而,贫富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有光鲜的大街,也有肮脏的小巷;有在阳光下享受咖啡的中产,也有蜷缩在角落乞讨的底层……</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又爬上酒店七层天台,对着楼下胡乱拍了几张夜景,仿佛唯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一路所受的折磨。</p> <p class="ql-block">  马拉喀什新的一天仍旧从酒店天台开启,今天我们要去的第一个景点是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伊夫.圣.罗兰在马拉喀什的私人花园。</p><p class="ql-block"> 这个花园原本属于法国著名画家马若尔,他穷尽毕生精力建造了这座别具一格的花园。他在这座花园中引种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卉,特别是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热带仙人掌。</p> <p class="ql-block">  马若尔去世后,花园荒废了很多年,直到1980年,圣.罗兰买下了这座花园。大师曾经说:“多年来,我总能从马若尔花园获得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而且我也经常梦见那独一无二的色彩。” 由此可见,花园中那独特的、摄人心魄的蓝色,应该是画家马若尔的创意,但后来却被圣.罗兰申请了专利,生意就是生意。</p> <p class="ql-block">  身为世界时尚界的泰斗级人物,圣.罗兰拥有一个多彩的感情世界并不为奇。然而既使如此,大师的感情生活也是我们凡人难以读懂的。</p><p class="ql-block"> 圣.罗兰结过婚。他的太太叫柏德. 加图,但众多女性中对他至关重要的女性却只有一位,即欧洲第一美女~凯瑟琳.丹妮芙。</p><p class="ql-block"> 如同赫本和纪梵希一样,他们是在1967年的一部电影中相识的,从此圣.罗兰每次发表新作,几乎都是由凯瑟琳担纲模特。</p> <p class="ql-block">  1957年,在圣.罗兰的老东家迪奥的葬礼上,年轻的设计师又邂逅了他一生最重要的男人~皮埃尔. 博格。这个男人后来成了他的情人和伴侣,同时也是YSL服饰王国的合作伙伴。</p><p class="ql-block"> 圣.罗兰之所以在遥远的摩洛哥买下马若尔花园作为他们的爱巢,就是为了远离巴黎时尚界的飞短流长,以期求得心灵的庇护。</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后人为这一对男性情侣所立的纪念碑,正如我们大多数人不能理解同性恋一样,我们也难以欣赏这座无趣的石柱。</p> <p class="ql-block">  1936年,伊夫.圣.罗兰出生于当时的法属北非阿尔及利亚,因为祖上曾封过男爵,所以他的名字中有个“圣”字。圣.罗兰从小生活在阳光明媚的大城堡中,四岁已是整天周旋于上流社会的母亲及阿姨们的服饰参谋,九岁的生日愿望竟然是:“让我的名字出现在香榭大道的霓虹灯上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圣.罗兰的事业达到巅峰,获奖无数。凡提及圣.罗兰者,必冠以大师、权威、泰斗谓之。2008年6月2日,伊夫.圣.罗兰经过与毒品、精神疾患多年抗争后,终因脑癌逝于巴黎家中,享年71岁。</p> <p class="ql-block">  结束参观走出花园,只见大门外已经沿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待10:30的入场。导游集合好队伍,带我们步行去下一个景点~巴西亚宫。沿途的异域风情就像一个打开的万花筒,令人目不暇接,很快我们就来到巴西亚宫正门的入口处(上图)。</p> <p class="ql-block">  巴西亚宫是摩洛哥现存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杰出古建筑群,深藏于马拉喀什老城德吉玛广场东南隅。外表虽然看似平淡无奇,走进去却发现别有洞天。</p><p class="ql-block"> 巴西亚宫由当时的大贵族穆罕默德.本.穆萨父子于1900至1907年所建,在众多妻妾中,老穆萨唯独偏爱一个叫巴西亚的女子,并修建了这座以她名字命名的宫殿。当然,“巴西亚”本身也有“光明之美”的良好寓意。</p> <p class="ql-block">  巴西亚宫采用摩洛哥传统建筑风格,融合了摩尔、阿拉伯及安达卢西亚的设计元素,充分展示了摩洛哥建筑艺术的精华。这些精髓在我们后续旅程中,将要走进的皇家陵墓及清真寺中,都一一得到了印证。</p><p class="ql-block"> 它们包括贴在墙壁和地板上的精美马赛克,无比精致华丽的木刻雕花大门和天花板,繁复细腻的石刻拱门与立柱,以及门窗墙壁上历经百年仍栩栩如生的绘画,无不处处显示极尽奢华、豪放的宫廷气派。</p> <p class="ql-block">  在信奉伊斯兰教的世界中,建筑设计通常会把隐私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所以巴西亚宫除了设有接待厅、聊天室和居住区外,还会有许多隐蔽的庭院,它们由花园、喷泉和拱廊相连,形成一系列独立且不连贯的私密空间。我们常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因为有这些真实存在的奢华迷宫,才诞生了《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这样脍炙人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结束参观后,游客都会来到巴西亚宫最大的喷泉广场拍照、歇息。除了摩洛哥本国游客,还有来自东亚、欧洲和北美的观光客,在明媚和熙的北非阳光下,尽情释放着各自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这四位结伴同行的姑娘看似成熟,其实年纪不大,应该还是学生。很遗憾,我没有抓拍到她们数次“飞起”的动作,但她们阳光、自信的青春笑容足以感染到广场上的每一位游客。</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九人组合,不是来自摩洛哥,就是北非邻国阿尔及利亚,应该也是学生,其中一个穿背心儿秀肌肉的帅哥长着一副东亚面孔。他(她)们不仅充满青春活力,而且随便拎出几个都可胜任模特工作。</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我抓拍其中一位黑珍珠的照片,正是为了拍她,我才错过了那四位美眉的“飞起”。旅行途中,凡有景点必有凹造型者,环肥燕瘦,各领风骚,但有些气质是与生具有的,硬凹还真不一定凹得出来。</p> <p class="ql-block">  原来的巴西亚宫占地约8公顷,拥有大大小小140多个房间,曾经是苏丹王与他24位嫔妃的宅第。据说妻妾居住的房间大小及装饰好坏,完全取决于王爷对其宠爱的程度,现在供游客参观的仅仅是巴西亚宫的一小部分。</p><p class="ql-block"> 由于宫殿过于奢华,遭至当时阿济兹王的妒羡,并于本.穆萨去世当天,便急不可待将其据为己有。一如北京的故宫,正因为后来巴西亚宫归了皇室,才得以保存如此完好。据说,国王哈桑六世每次到访马拉喀什都会临幸巴西亚宫,而巴西亚宫则是摩洛哥唯一一座对公众开放的皇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