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徐霞客故居

刘文学

<p class="ql-block">  甲辰龙年正月初四,我有幸与哥哥嫂子、大侄共同走进徐霞客故居。参观中感悟霞客文化的魅力,时光好像穿越了四百年前,我仿佛听到了霞客前行的脚步声……</p> <p class="ql-block">  徐霞客故居交通便利,无论你是从江阴乘坐地铁、501路公交车,还是在无锡乘地铁一号线,一律坐到徐霞客公园下车,再步行几分钟就到了。徐霞客故居由晴山堂、胜水桥、徐霞客墓和仰圣园等组成。古朴厚重的明式建筑相得益彰地镶嵌在静谧悠然的水乡之中,浑然天成,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  徐霞客,明弘祖,字振之,号霞客,1587年出生江阴市马镇南旸岐村。徐霞客从22岁开始,徒步远行,穷其一生,出生入死,跋涉于崇山峻岭,平原丘陵,江河湖海之中。历经32年,他走遍了中国除四川以外的两京十二省,写下了60万字的“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他把蕴藏在山河大地间的奥秘生动形象地向世人娓娓道来。他真是可歌可泣,令人叹服敬佩的“千古奇人”,不愧于“旷世游圣”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徐霞客故居始建于明代,在明代末期遭遇战乱焚烧、破坏,徐君铨(徐霞客的侄孙)在清顺治年间重新修建。后因年久失修,经历风吹日晒以及各种灾害所致损毁,到了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只有门面房七间幸存。1985年江阴市政府出资修缮,以明式建筑为基调,修旧如旧的徐霞客故居重新向市民游客开放。大门上方悬挂着陆定一亲笔题写的“徐霞客故居”匾额,格外醒目,2002年徐霞客故居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p> <p class="ql-block"> 走过崇礼堂,来到了一个优美、幽静的小庭院,翠竹掩映,绿树婆娑。在这素雅清幽房间里有一组《游子见慈母》的雕塑,其中徐霞客的母亲坐在织布机前辛勤地劳作,当风尘仆仆,旅行归来的徐霞客走进房间深情地呼唤妈妈,母亲听到儿子的声音,转过头来注视着客儿,眼含喜悦的泪花,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走进徐霞客故居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徐霞客生平,以及他旅行的线路图,还有他旅行途的照片等陈列。在各种展品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一部手抄本的《徐霞客游记》。展厅里是这样评价《徐霞客游记》的:徐霞客游记是系统地考察中国地质地貌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其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徜徉徐霞客故居,我感慨万千,现在人们常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早在四百年前,一代“旷世游圣”徐霞客就已经践行了这句经典语录。</p> <p class="ql-block">  走进徐霞客游记碑廊,我欣赏到了我国著名的书法大家启功、沈鹏、张森、沈惠珺等书法作品,每一幅作品的内容都取之于《徐霞客游记》中最经典的佳句名段,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天启年间的晴山堂,是徐霞客为母亲祝寿而建造的,晴山堂名字取自于“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晴山堂内正中悬挂着“晴山堂”的匾额,是朱穆之亲笔所书。徐霞客的母亲,为了支持丈夫和儿子放弃了科举,八十高龄还陪着儿子去荆溪、句容游历,有母亲的言传身教,才成就了千古奇人的徐霞客。</p> <p class="ql-block">  走过晴山堂,我看到了徐霞客墓园,据说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按照《徐氏宗谱》重建。墓碑是清初雕刻的墓碑,保留至今完好无损。墓碑上书: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墓碑四周苍松翠柏掩映,并配有红枫、桂花、白玉兰等名枝佳卉点缀其中,到了盛花期,墓园清香四溢,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通过参观徐霞客故居,让我了解到徐霞客在三十二年的旅行中,他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两条腿。不辞艰辛,徒步跋涉,还经常自己背负着行囊,很少乘船骑马,而且霞客寻访探险的地方许多都是荒芜凄凉的穷乡僻壤以及人际罕见的边陲。有时甚至是遇到了生命危险,真可谓出生入死,餐风露宿、颠沛流离,更可怕的是遭遇强盗,断粮断水,严重地危及到了生命安全。</p> <p class="ql-block"> 最为感人的是徐霞客最后一次西南远行,万里遐征,九死一生,双足俱废,不能站立。思乡心切的霞客向友人木增表达回家的心愿,木增精心挑选八名年轻力壮的青年准备好了盘缠,又细心地写信给沿途的友人,叮嘱做好接待,确保徐霞客顺利回家。徐霞客坐上了两个人抬着的宽大舒适高背藤椅,余下的六人挑着霞客西行的日记、标本行李等,向着东方走去……木增眼含依依惜别的泪花,目送霞客远行的背影,直至消失在视线中。</p> <p class="ql-block"> 这是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题词。</p> <p class="ql-block"> 漫步霞客故居,映入眼帘的一草一木,一块碑文,一座古桥……仿佛都在述说霞客“奇情于山水之间,思考生命内外”的传奇一生。</p> <p class="ql-block"> 走出徐霞客故居,来到了坐落于徐霞客文博园内的胜水桥,胜水桥始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政府部门重新修建,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胜水桥依然保持着明代江南小桥的风格,据说徐霞客每次乘船出游,他的母亲都要亲自到此送行。</p> <p class="ql-block"> 徐霞客三十二年的游历,是父亲启蒙了他的心智,母亲放飞了他的梦想。最终成就了有着那颗本心的自己,更成就了一代旷世游圣。古韵绵长的徐霞客故居,承载着四百多年历史的记忆,寄托着徐霞客“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摄 影:刘文学</p><p class="ql-block"> :刘 喆</p><p class="ql-block">文 字:刘文学</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759666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