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书香,探寻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的体现——2024年2月花都区高中地理青年教师实践活动之塱头古村篇

静水流深

<p class="ql-block">  为落实第四届广州市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地理实践力方案设计及课程资源开发能力,2024年2月29日下午,花都区高中地理青年教师和广雅中学花都校区的高中地理教师在炭步镇塱头古村开展了饶有兴趣的地理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由区地理教研员张传玉老师精心组织并得到了花都区人大原教科文卫李远主任及花都区文化馆刘兆江馆长的大力支持,其主要任务是围绕《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必修地理二内容要求2.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的体现”设计地理实践方案与课例。</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主要包括参观塱头文化中心——“春阳台”、塱头古村和明伦书院三部分。</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全体人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逐层参观了春阳台,感悟古村文化的新形式。春阳台是一个高度浓缩塱头传统文化历史脉络、人文精神的多功能艺术文化中心,立于荷塘,宛如高台,与塱头这座珠三角大规模保护尺度完好的国家级历史村落呼应融合。</p> <p class="ql-block">  春阳台不仅延续了塱头村深厚的人文底蕴,内设多种功能的文化活动空间,融合了文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与艺博活化等多样空间,包括了展览、阅读、观演、收藏、研学、餐饮等功能,成为活化古村、振兴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我们一行步入塱头村。塱头村古建筑群是广州至今保存规模最大的广府古村落,已经有600多年历史,极具岭南宗祠与民居特色。其村面建筑不同于传统单一祠堂,深具“耕读传家”文化特色。村内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青砖建筑有388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34座,炮楼、门楼共5座,其他多为民居。村面建筑以宗祠及书室为主,以公祠最有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  在村口,原花都区人大教科文卫李远主任为我们说明了“升平人瑞”牌坊的由来和寓意:其座北朝南,为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所赐。其中,“升平”寓政通人和、盛世太平之意,“人瑞”是指人健康、长寿过百岁,说明塱头古村是一个尊老优老、长寿百年的福地。</p> <p class="ql-block">  走过长寿牌坊后,一片恢宏的祠堂群便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的祠堂大多数建于明清年代,极具特色的要数镬耳墙,李远主任介绍说“镬耳墙”在明清时代,只有拥有功名的人才有资格修建耳墙,因此又称“鳌头墙”,有“独占鳌头”之寓意。这里的建筑中灰塑、博古脊、龙船脊、石雕、砖雕、木雕等工艺较好地保存了下来,并留存有多间书室、祠堂,这里书香满溢、人才辈出,被称为“科甲村”。</p> <p class="ql-block">  进到祠堂内部,又别有一番天地。花都区文化馆刘兆江馆长为我们介绍了该祠堂的历史:该祠供奉十四世祖黄皞,明成化年间考取举人,其七个儿子中有五个及一个女婿相继登科考取进士,都是妥妥的“学霸”,这就是“七子五登科”佳话。另外,该祠堂屋顶上方留存的灰塑也引人瞩目,“这是国家非遗之一”,刘兆江馆长解说道。灰塑与岭南传统建筑相辅相成,灰塑特点鲜明、色彩艳丽、造型奇巧、别具匠心,民间具有祈祥纳福、驱邪避灾的寓意,为塱头古村的祠堂更增添了历史沉淀的美,吸引了众多学者来此打卡考究。</p> <p class="ql-block">  行程的最后,我们来到明伦书院。明伦书院作为全国性专业国学推广机构,创建于2005年。2014年,明伦书院将其总部迁至塱头古村,志在打造国内首家以古村落为依托的国学教育基地。明伦书院院长李若琳女士亲自讲解了书院名称——“明伦”二字的来历。同时,李院长解读了书院大门两侧楹联“立足经典,守望纯粹”的深意,表达了明伦书院作为国学推广机构的立院宗旨。</p> <p class="ql-block">  之后,李院长带领研学老师进入书院正厅,正厅正中挂有孔子先师画像,左右两侧为“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她还细致讲解正厅家具摆放、墙壁挂画、四周布置等细节,正厅左右两侧为偏厅,主要为书院藏书位置。讲解中她着重强调,明伦书院选址于塱头古村的主要原因在于塱头古村有着深厚而丰富的儒学底蕴,也就是李院长反复提及的“浓浓的书卷气和书香”这一底蕴使得身居这一方水土的人都能感受到儒家经典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  李院长讲解结束后,研学老师们与李院长亲切交流,就国学推广与乡土文化结合、塱头古村乡村景观与地理实践、国学课程设置以及夏令营细节做了进一步探讨。李院长指出,塱头古村不仅在建筑格局及结构上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契合,该村的历史渊源与民风村风更是岭南一带儒学体现的典范。来此的学员学习和感受到的不仅是儒家文化,更有南粤的乡土气息。她也欢迎更多老师及同学前来塱头古村参观与学习。</p> <p class="ql-block">  这次活动中,老师们发现了不少生动有趣的问题和现象,这些内容显然不是日常的地理课本能呈现的,所以不免让我们有理由期待下一次研学实践考察!诗歌正好,远方不远。这一次,我们收获满满!下一次,我们满心憧憬!同时,也将获取的浓厚地方特色素材带入我们高中地理课堂!</p> <p class="ql-block">  感谢张老师的细心组织和周到安排,感谢原花都区人大文教科卫主任李远老师和花都区文化馆馆长刘兆江老师的精彩介绍,感谢明伦书院院长李若琳女士的热情接待,感谢所有可爱、热情、好学的一线地理同仁积极参与!</p> <p class="ql-block">  撰稿:广东广雅中学 张驰、刘冲、党琴、严伊竣</p> <p class="ql-block"> 审核:广东广雅中学 王兴华</p> <p class="ql-block"> 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张传玉</p> <p class="ql-block"> 2024年02月29日</p>

书院

花都区

明伦

祠堂

地理

李远

院长

国学

高中地理

刘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