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

养德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的家乡,关中平原的一个村庄。我是腊月下大雪之前回到老家村里的,已经15年没有在家乡度过春节了,这次在老家住了近20天,这里有我的童年,有父辈的坚守,有往事回忆,既有温情厚爱,也有贫困和无奈。</p><p class="ql-block">也许是在外漂泊时间太久的缘由,性情渐渐变得刚硬淡薄,甚至麻木起来。</p> <p class="ql-block">前往村里北头的小庙堂上一炷香,算是告知家乡父老,我回来了,请接纳一颗游子的心。这是回到家吃到的母亲第一顿哨子面,面条细长且厚薄均匀,汤料酸、香、亮美味可口,满满的回忆。还有每日很有代表性的农家早餐,红薯甘甜美味,玉米糊清香可口,锅盔皮脆内酥,特色凉菜爽口味美。</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随同父母、儿子一并前往县城赶集购买年货,品尝了梦寐以求的羊肉泡馍,味道依然鲜美浓香。当日赶集的场景可谓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摊主们叫卖声此起彼伏,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忽然间,一股莫名的惆怅迷离涌上心头,这种感觉也许是乡愁圆满后的反应吧。古老的过去的人是没有乡愁的,乡愁是给没有家的人和不回家的人的抚慰而已,如果一个人一直处于被湿污泥的状态中,那份乡愁就更加浓烈,只有回到家乡,才能释放和清理出头绪来。</p><p class="ql-block">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到了家乡,心就会自然柔软清澈起来。因为家乡的美能使广阔的大地绿荫盎然,如天空白云一样自在,并能产生力量和恒常的柔美,让心安静下来,柔软起来,并有着恭敬之心。这也许就是家乡带给我的善念和生命情感吧。</p> <p class="ql-block">生性柔软才能敏感,才能包容,才能矜持,才能超越自我。柔软之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是菩提心的种子,是我们俗世中的生活,自我清明的感知,有了恭敬心和慈悲心,才不枉为家乡的游子。今天这个烤火做饭的炉子,费了好大劲儿才把它点燃,笨拙的我和跳跃的火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亲都在说我干起活儿来笨手笨脚的,缺少了小时候的灵气。还问我,你回老家的穿着为啥依然这样朴素陈旧,不讲场面?看看你表哥,小叔,姐夫们,朋友兄弟们,他们都穿的很光鲜亮丽,一个个像领导大老板一样。其实母亲哪里知道,在外漂泊不定的我没有什么名贵可言,不高级的自己从来没有西装革履过,哪能有派头闪亮呢?</p> <p class="ql-block">这柴火烧炕熏的我都已经找不到方向了,从起初刚到老家刻意寻求这种烟呛的感觉,没有几天就想改善和抗拒污染的影响了。父亲的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我才茫然清醒过来,回到老家也该做些家务了,不能一直迷失享受小时候的感觉和温暖。包包子,小时候母亲就教过我,今年我和母亲包了猪肉豆腐白菜馅儿、红糖核桃仁儿馅的两种包子。打开手机,从抖音中学到了做红烧肉的方法,边学边卖弄着,没想到成功了,做好的红烧肉香酥软糯,得到了母亲的赞美,用它正月待客也算是一道美味大菜。炮制这种方法也做了东坡肘子、新疆大盘鸡,一样非常的成功。</p> <p class="ql-block">在老家待的时间一久,每天都感受着先辈和乡邻们的朴实善良,可敬可亲,他们是那样的温情和谦卑,令人心生敬意。谦卑之心比慈悲柔软心更难、更高尚,只有回到家乡,回到村里的每个角落,才能深深感受这种事理。</p><p class="ql-block">慈悲是把众生当做自己的子女,从心底升起自然的慈爱关怀;而谦卑,是把众生当做自己的父母,从心头升起自然的崇敬和敬爱。现实中的我们,无条件爱自己的子女很容易,无条件的敬父母则很少人能够做到。</p> <p class="ql-block">早上到村里的田间地头走走,踩着田埂,看着薄霜的麦苗沉睡于脚下,见证了朝阳和大地的依依不舍,久违了的此情此景,蓦然感受到了游子和家乡的缠绵不绝。记得五祖壇师讲过人生的四条戒律,事不可失尽,福不可寿尽,规矩不可行尽,好话不可说尽。身处异地生活的久了,为了苟且偷生,那点蝇头小利,经常过犹不及,行其事而达其利。只有回到农村家乡待一待走一走,才能圣洁心灵,才能复得初心,才能不做作扎势,才能惜福,才能懂规矩,才能学会闭嘴并好好说话。</p> <p class="ql-block">过完年回来后,把内心的点滴感受陈述出来,并不是为了唤醒和激励什么,反观自照,只是做一个自我检讨和救赎,也许自己才是最不配称作游子的人,不恭不敬,最不配回到故乡的漂泊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