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明珠的百年回归之路

十安坊

<p class="ql-block"> 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史记》中,有70篇记载重要人物言行事迹的文章,统称为“列传”。这些文章多以人物的姓名为题,如《田单鲁仲连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商君列传》、《伯夷管晏列传》等,以行政区域或地域名称为题目的列传屈指可数。今天和诸位分享的《南越列传》就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文章描述了南越在以一个国家的形态独立于大汉王朝以外近百年后,终于被汉武帝以武力收入中华民族版图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69, 50, 176);"><i><u>南越渊源</u></i></b></p> <p class="ql-block"> 说到南越,就必须先说说秦国。秦国奋发图强的发家史,离不开商鞅这个铁血变法专业户,他用了20年的时间,为秦国制定了一整套涉及行政管理、区划设置、产业发展、强军建设、人才选用等一系列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使秦国成为了那个时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虽然商鞅最后落得死后被五马分尸示众、全族被诛的悲惨下场,但其制定的法令一直在指导着秦国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其变法精髓已经渗透到了所有赳赳老秦们的骨子里。商鞅变法130余年后,距今2500余年前,秦始皇终于从战国列强激烈残酷的角逐中胜出,实现了“六王毕,四海一”的宏愿,他自己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老儿。  </p> <p class="ql-block"> 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这个制度的首席发明人就是商鞅。中央集权制相对于秦以前实施的分封制,从施行郡县制、设置行政区划、任免行政长官这个环节上看,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一改变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时至今日,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活动中,在有些方面仍然能够看到商鞅变法的影子,特别是这个郡县制,就是现在市县两级行政管理体系最早的形式。秦初立国时设36郡,后随着开疆扩土,所设郡县逐步增加,就好像美丽国旗帜上的星星。秦国建国7年左右时间,秦始皇派大将率50万秦军,跋山涉水,克服南方湿寒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武力攻取了岭南地区。据《史记·南越列传》中记载,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将该地区设置了桂林、象、南海三个郡。这三个行政区划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对岭南地区首次正式开发和管理。</p> <p class="ql-block"> 从地理上划分,岭南地区是中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统称,大体包括现今广东(含海南、香港、澳门)、广西和云南省东部、福建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在唐朝区域面积最大的时候,甚至包括了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领土。现在这些地方的城市,既有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又有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还有畅通五大洲四大洋的出海口,圈内许多城市动辄都是GDP万亿城市俱乐部中的成员,但那时的岭南远没有中原地区和江南那么繁华。从自身地理条件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看,这些地方不适宜大面积开垦种植粮食,岭南山脉又阻碍了该地区和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得该地区经济文化水平远不及中原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称为蛮荒之地,成为了流放罪臣的首选地之一。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因为“乌台诗案”而被流放南越,至今在海南仍可见到苏东坡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i><u>南越自立</u></i></b></p> <p class="ql-block"> 南越自立,完全是败家儿孙和创业祖先对决完胜的结果。秦始皇暴亡后,继位的秦二世成了台前演戏的牵线木偶,真正的权柄却掌握在赵高等宦官之手。被绑架的皇帝和猛于虎的苛政导致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人先后在各地拉起队伍搞武装割据。虽然乱在中原,但时任南海郡的行政长官却未雨绸缪,在病重期间约见了手下一个县长来商量对策。秦始皇在设置南海郡的时候,在南海郡下面还设置了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郡政府所在地为番禺,大家看看像不像现在市辖一区三县的行政管理架构,这4个县的名称现在都还在用,以后肯定会入选千年古县名录的。在番禺、龙川、博罗、四会这4个县长中,就有一个后来改变岭南地区格局的能人——龙川县长赵佗。</p> <p class="ql-block"> 龙川县是广东最早立县的4个古邑之一、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千年古县、中央苏区县,现隶属广东河源市。当时的县长赵佗,是河北正定人(原名真定)。这个地方大家应该有所耳闻:喜欢追寻领袖足迹的朋友,一定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世纪80年代曾任正定县委书记;喜欢打乒乓球的朋友一定知道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就在正定;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知道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的老家就在正定。</p><p class="ql-block"> 南海郡行政长官约见赵佗县长,就一个议题:天下已乱,为防止战乱殃及南海,应凭借南海郡北有险要山势做天然屏障、南有大海为战略纵深的优势,切断和内地的陆路交通联系,凭险自守,拥兵割据。执行力很强的赵佗县长拿着南海行政长官的兵符令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即完成了组建军队、交通管制、诛杀不配合的同僚、委派干部等工作,并利用秦朝灭亡时的权利真空,吞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基本实现了南越的统一,并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考虑到连年战乱,百姓苦不聊生,北面还有不断骚扰的匈奴,自己也实在没有能力派兵收缴南越,只能做个顺水人情,认可了这个南越武王。在整个汉高祖时代,对南越主要是以安抚为主,偶有一次出兵讨伐,也因岭南道路难行、中原将士不适宜岭南气候等原因,征伐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更加助长了赵佗拥兵自重的气焰,势力不断向广西西部、福建全境扩张,形成了东西几千里的疆域,膨胀的赵佗也给自己升了格,出入乘坐加装了黄色伞盖的豪车,生活起居都按照皇帝的标准执行,自称为南越武帝。</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71, 128, 244);"><i><u>漫漫回归路</u></i></b></p> <p class="ql-block"> 在前文《冯唐——命途多舛的职场人》中说过的、在代国锻炼成长的汉文帝继位后,对南越的安抚也升了格,不但把赵佗在正定的祖坟进行了修葺,安排人员值班值守逢节祭祀;还对赵佗的叔伯兄弟许以高官厚禄,然后派使臣出使南越。赵佗听了使臣的陈述,很是感动,表示以后就做大汉王朝的藩属国,该进贡就进贡,再也不坐加装黄色伞盖的豪车了。明面上是这样表态的,但暗地里一切还是按照皇帝的标准办事。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汉景帝时期赵佗死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赵佗死后到南越赵氏第四代传人时,中央政府和南越王朝之间的招安和反招安的明争暗斗,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甚至在第四代南越王继位后,还使出了美男计——派出了他母亲的老情人作为特使,前往招安。他母亲是中原人,自然很想回归大汉,怎奈南越宰相极力反对招安,还做出击杀南越王、太后和汉朝使臣后,又另立南越王的大动作。</p><p class="ql-block"> 这时的大汉王朝已经传承到了汉武帝。虽然“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但这两位皇帝在武功方面堪称一代雄主。在汉武帝登基前,“北胡南越”的格局已经形成,匈奴与南越国成为了天然盟友,一南一北牵制着大汉王朝的神经。汉武帝继位后,先捡着硬骨头啃,灭匈奴后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4郡。然后集中水旱两路大军,挥师南下,一举消灭了以南越宰相为核心的、梦想据险自立的势力。随后在南越设置了9个郡,其中包括以越南河内疆域为主的交趾郡。至此,从赵佗称王开始,历经五代近百年,南越终于成为了大汉王朝永远不能分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赵佗作为开发岭南百越的第一人,曾被毛主席誉为“南下干部第一人”。从那时起南越人口不断增加,有被政府强行南迁的,有历次躲避战乱主动南迁的。随着中原汉人的不断南迁,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逐步引入南越,加快了岭南的发展,促进了岭南的文化进步及社会和谐。</p> <p class="ql-block"> 近代以来,岭南大地曾在虎门销烟的浓雾中,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大幕;曾目睹了中国近代海军从初创到樯橹灰飞烟灭、向海图强梦想破灭的悲壮;曾酝酿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曾谱写了终结帝制的历史华章;曾感受了中国工农红军“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曾经历了中国革命史上最为艰难的三件事之一——红军撤离根据地后,留守红军3年筚路蓝缕的游击战争;曾亲历了红旗插上海南岛的喜悦;曾沐浴了吹遍全国大江南北的改革春风……</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南越大地,历经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近代的风云变化,已成为美丽中国重要的组成部分,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续写着美丽南越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