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卡旅记(尾篇)

会白相

海边火车 <p class="ql-block">  跨越高山和大海,从高山火车到海边火车,斯里兰卡被誉为“世界上拥有最美火车线的国家”。在这里,火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绝佳的流动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这里既有带你穿过茶园和森林的高山火车,又有动画《千与千寻》中的海上火车现实版。坐上红皮或蓝皮的老式火车,穿梭在葱郁的山林、宝石般的印度洋之间,“最美”一词,毫不夸张。</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行程,我们坐海边火车返回科伦坡。火车沿印度洋一路北上,轨道就在细细的沙滩上,近的地方离大海只有一米之遥,仿佛“漂浮”于大海之上。窗外是茫茫印度洋,海浪仿佛就在脚边翻滚,那种震撼无以言表。据说《千与千寻》海上火车的蓝本就源自这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小时候坐火车的声音“咔嗒、咔嗒”延续着1.5小时。乘坐当地人的通勤火车,还是蛮有意思的,卖唱的、乞讨的,轮番上阵。中午时分到科伦坡午餐,中国餐馆美味佳肴,让人大呼过瘾。</p> 科伦坡市容 <p class="ql-block">  科伦坡是一座典型的东南亚海滨城市,这里有旖旎的滨海风光,也有喧闹的夜市赌场;有欢快狂放的打击乐,也有虔诚笃信的宗教信徒;有巍峨耸立的摩天大厦,也有金碧辉煌的寺庙厅堂……浪漫多姿的休闲氛围形成了科伦坡独特的城市魅力。</p> <p class="ql-block">伴随我们在斯里兰卡一路旅程的中国金龙37座大客车</p> <p class="ql-block">独立纪念厅是1948年纪念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而建造的。纪念厅是一个开敞式的建筑物,模仿康提王朝时期皇室接见朝觐者的大厅而建。纪念厅四周围绕着一圈石雕的狮子,每一只狮子代表一位斯里兰卡历朝历代的国王。前方是斯里兰卡国父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建筑宏伟,精美壮观,是该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受到西方国家封锁、国家最困难时期,中斯两国签订了《米胶协定》,六十年代初,班达拉奈克夫人访华时,中国政府无偿援助了斯里兰卡一批项目。该大厦于1973年建成,至今看来仍然彰显其气势。</p> <p class="ql-block">远观最像中国名字的著名“水中寺”</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在兰卡,买点世界第一红茶是必须的。在兰卡购买红茶必须识别政府茶叶出口主管机构统一颁发的“锡兰茶质量标志”——持剑狮王标志。这同时也是斯里兰卡国旗上代表国家的符号,只有拥有此标志的斯里兰卡红茶,才是经过政府认可的纯正红茶。</p> 国立博物馆 <p class="ql-block">国立博物馆是一座宏大的双层白色建筑,建于1877年,是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博物馆。内设15个馆室,收藏、展示了兰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和标本。其中有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在兰卡建立的纪念碑及大量出土的中国瓷器。</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顶着烈日,走入这座宏伟的白色老建筑,在没有空调的房间里,挥汗如雨,领略兰卡文化的精华之处,追寻老祖宗在兰卡留下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内设15个馆室,收藏、展示了兰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和标本。其中有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在兰卡建立的纪念碑及大量出土的中国瓷器。</p> <p class="ql-block">狮子王座,是国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馆内还有一座从康提运来的狮子王座。《大史》中记载维阁耶建立了僧伽罗国家,是狮子的后代,这也是用狮子称呼僧伽罗人的由来。来自中国的佛教朝圣者(Fa-Hien)在411-413年前后在斯里兰卡居住了两年,他把这个国家称为“狮子国”。狮子宝座旁还珍藏了一个国宝,1693年维姆拉哈尔吗国王佩戴的华丽皇冠。在此位国王的统治期间,他试图重新获得对港口的控制权,并终结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专营权,但终告失败。</p> <p class="ql-block">贝叶书。馆内珍藏了4000多份是记载斯里兰卡古代经史及佛教教义的贝叶书。贝叶书即古代用贝多罗树的叶子刻写成的书,上面记录圣人的事迹及思想与经文等,后来人们将这种刻写在贝多罗叶上的文字装订成册。</p> <p class="ql-block">殖民者镇服这块土地时使用过的各式武器</p> <p class="ql-block">精美绝伦的璧画。狮子岩上的壁画,在狮子岩还不能拍照,在博物馆既能亲眼目睹、还能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佛像和僧鞋。当你走进这个斯里兰卡的首要文化机构时,一座9世纪的石佛会以神秘的微笑迎接你。馆内收藏的珍贵文物中,以石头和铜雕的释迦牟尼的塑像为多,还有不少印度教中湿婆的雕像。此外还能看见一双9世纪青铜制的僧鞋。</p> <p class="ql-block">郑和碑。馆内让我们中国人最感自豪和兴奋的就是这座1911年在加勒古城发现的石碑,人称“郑和碑”。中国明代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到此所建。顶端刻有二龙戏珠浮雕和汉文、阿拉伯文、泰米尔文3种文字的碑记,主要记载郑和来斯里兰卡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三语碑)</p><p class="ql-block">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系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公元1371-1433)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下西洋前在南京刻好,随船带至并竖立在锡兰国(今斯里兰卡)。</p><p class="ql-block">1911年该碑被英国工程师托马林在斯南部港口城市加勒发现,后珍藏于科伦坡国家博物馆。碑文以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镌刻,学界亦称“三语碑”。据考,中文内容系明永乐皇帝对佛祖释迦牟尼的颂扬和敬献礼单,泰米尔文和波斯文分别是对印度教保护神毗湿婆和伊斯兰教真主安拉的颂扬和敬献。</p><p class="ql-block">该碑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物。</p><p class="ql-block">(中文说明由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提供)</p> <p class="ql-block">2014年9月,斯里兰卡人用40头披着节日盛装的大象欢迎中国国家元首来访,时任斯里兰卡总统赠送了古碑的拓片,那是“印度洋明珠”赠予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厚重国礼。</p> <p class="ql-block">应该让更多的斯里兰卡儿童知道这块石碑的历史意义。郑和在7次远航中留下的最辉煌的见证,就是这块“郑和碑”。至今,由于年深日久,这块刻有龙纹和汉字的石碑已经模糊,但仍能辨认出那“刻石于兹,永昭万世”的豪言壮语。</p> <p class="ql-block">从古至今,中国与斯里兰卡尽管地理位置并不相邻,但借助海洋这条天然纽带,二者的交往跨越山海,深深地印刻在文化遗产的记忆中,并延续着海上丝绸之路。</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乘坐东航MU232航班,经6.5小时的飞行,第二天清晨时分降落浦东机场,圆满结束九天的斯里兰卡旅行。写下这段文字时,已从整年夏季的斯里兰卡回到了还在严寒之中的上海。回望这座“菩萨凝视的岛屿”,感受到一个原生态的国家,"地小物博",迷人的海滨、神秘的宗教、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好客的人民、低廉的物价、独特的异域文化,再没有别的地方能像斯里兰卡一样,让我们每天都有新鲜的体验与未知,满足所有关于旅行的想象。最后用大文豪马克·吐温的:"除了雪,这里拥有一切!"来结束《兰卡旅记》美篇。惊喜斯里兰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谢谢你的一路关注和欣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