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巴黎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国首都巴黎是欧洲大陆上第二大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世界五个国际大都市之一(其余四个分别为纽约、伦敦、东京、香港),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巴黎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峡)375公里。塞纳河蜿蜒穿过城市,形成两座河心岛(斯德和圣路易)。市区人口217万。城市本身在巴黎盆地中央,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p><p class="ql-block"> 早在地球上尚未存在“法兰西”这个国家,也未曾有今天我们称为“法兰西人”的两千多年前,便有了古代巴黎。不过,那时的巴黎还只是塞纳河中间西岱岛上的一个小渔村,岛上的主人是古代高卢部族的“巴黎西人”。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开始在此定居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一座城市,名为“吕岱兹”(法语“沼泽”的意思)。公元4世纪时,为纪念此地最早的主人,将该城命名为“巴黎”。</p><p class="ql-block"> 巴黎是法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名城。巴黎拥有50个剧场,200个电影院,15个音乐厅。巴黎歌剧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歌剧院,位于市中心的奥斯曼大街,占地11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兼有哥特式和罗马式的风格。法国国家音乐学院和舞蹈学校也设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巴黎是一座世界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爱丽舍宫、凡尔赛宫、卢浮宫、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蓬皮杜全国文化艺术中心等,是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塞纳河两岸,公园、绿地星罗棋布,32座大桥横跨河上,使河上风光更加妩媚多姿。河中心的城岛是巴黎的摇篮和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巴黎还是一座“世界会议城”。它以明媚的风光、丰富的名胜古迹、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迎来了众多的国际会议,据统计,1987年在巴黎共举行了365次国际性会议,超过了纽约、伦敦、布鲁塞尔、日内瓦,居世界首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总部均设在巴黎。</p><p class="ql-block"> 法国有句家喻户晓的谚语:“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 细分起来,巴黎市共有20个大区,大小街道、马路、林荫大道5000余条。市内东、西、南、北建筑分明,便于路人正确地判断出自己在城中所处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巴黎以其圆顶教堂、凯旋门、伟大的宫殿、雄伟的广场、皇家公园以及每晚数以百万的闪烁灯火而成为法国的中心。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在100多年前被人斥责为“可惜的与无用的”,后来它才被友好地接受下来,并成为巴黎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到巴黎,一定要尽情俯瞰美丽的巴黎城。从圣母院、凯旋门、蒙马特高地,巴黎美景尽收眼底。当然最惬意的莫过于从埃菲尔铁塔上看巴黎了,它像一个钢铁巨人高高地耸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畔。</p><p class="ql-block"> 巴黎市有70座博物馆,让艺术气息侵袭您的心灵,每一座都是精彩又独特的。世界最大的卢浮宫,位于塞纳河右岸,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还有收藏18世纪末至19世经初期艺术品的奥塞美术馆,也使人驻足良久,虽然它原是由火车站改建而来的;而橘园美术馆收藏的是19世纪末期印象画派的作品,当然还有毕加索美术馆、克吕尼博物馆、罗丹美术馆……等等,来到巴黎真让人有进入艺术国度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说巴黎是浪漫之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国首都巴黎被誉为浪漫之都,我认为主要以下几个原因:</p><p class="ql-block"> 巴黎是法国的文化中心,孕育了众多著名的艺术家、作家和建筑学家。他们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浪漫的爱情和想象,从而产生了许多超前于世界的建筑和名画。</p><p class="ql-block"> 巴黎拥有浓厚的艺术气息,有世界闻名的大学、学院、图书馆以及博物院、展览馆、剧场、剧院等。塞纳河畔是印象派画派的诞生地,也是许多文学家的创作源泉。</p><p class="ql-block"> 巴黎有世界知名的标志性建筑,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歌剧院等,这些都是与浪漫息息相关的元素。</p><p class="ql-block"> 巴黎人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更具浪漫风度,这使得巴黎成为一座不夜之城、爱情之城。</p><p class="ql-block"> 巴黎拥有美丽的塞纳河和普罗旺斯等自然景观,夜晚漫步在河道上,欣赏沿途风景,增添了浪漫氛围。</p><p class="ql-block"> 巴黎出过许多浪漫的文人,如巴尔扎克、肖邦、雨果、毕加索等,他们的故事和作品也增添了巴黎的浪漫色彩。</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巴黎因其丰富的文化历史、浓厚的艺术氛围、著名的地标建筑、浪漫的生活方式、美丽的自然景观以及浪漫的文人故事,而被全世界公认为浪漫之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岱岛,巴黎从这开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岱岛是巴黎的起源,没有西岱岛和 塞纳河 便不会有巴黎,读懂了西岱岛,便读懂了巴黎,读懂了巴黎,便读懂了70%的法国。</p><p class="ql-block"> 西岱岛是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两座岛屿之一(另一座为圣路易岛),也是巴黎城区的发源地,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礼拜堂都位于该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埃 菲 尔 铁 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城市地标之一。 埃菲尔铁塔矗立在塞纳河南岸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于1889年建成,当年建成后的埃菲尔铁塔还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得名于设计它的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全部由施耐德铁器(现施耐德电气)建造。</p><p class="ql-block"> 它是世界著名建筑、法国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标之一、巴黎最高建筑物。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 。</p><p class="ql-block"> 埃菲尔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铁塔是由很多分散的钢铁构件组成的——看起来就像一堆模型的组件。钢铁构件有18038个,重达10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1.2万个金属部件,用铆钉250万个。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钢铁构成,共用去熟铁7300吨。塔分三楼,分别在离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处,其中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埃菲尔铁塔从1887年起建,分为三楼,分别在离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处,其中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0万只铆钉,极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1889年5月15日,为给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剪彩,铁塔的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亲手将法国国旗升上铁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们为了纪念他对法国和巴黎的这一贡献,特别还在塔下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铜像。</p><p class="ql-block"> 这个为了世界博览会而落成的金属建筑, 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 直到纽约帝国大厦的出现。 它由250万个铆钉连接固定, 据说它对地面的压强只有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坐在椅子上那么大。塔的四个面上, 铭刻了72个科学家的名字, 都是为了保护铁塔不被摧毁而从事研究的人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埃菲尔铁塔下的居斯塔夫·埃菲尔半身铜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们都知道巴黎有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也许很多人只是把它当做建筑界的奇迹来看待,其实它的背后也隐藏着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埃菲尔铁塔,得名于其设计师亚历山大·居斯夫·埃菲尔。当年,富家小姐玛格丽特与默默无闻的埃菲尔一见钟情,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他,与他携手度过了生命中最难忘的时光。后来,玛格丽特去世,埃菲尔发誓要建一座最能与妻子对视的建筑。而他自己,也就守着对妻子的爱恋到老,终生未再娶。就因为埃菲尔的忠贞,所以铁塔也被赋予了这么一种说法:爱情的见证、忠贞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离天堂的爱人更近,他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上,“铁娘子”埃菲尔铁塔矗立着,守护着巴黎数百年。每年都有千万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来到它的脚下,一睹风采。</p><p class="ql-block"> 百年来,埃菲尔铁塔成为浪漫的爱情圣地,是因为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埃菲尔第一次遇到玛格丽特是她17岁的时候,那时候的埃菲尔刚刚经历了一次失败,与自己梦想的巴黎理工大学擦肩而过。立志成为一名建筑师的埃菲尔打算放弃梦想,到母亲的煤栈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生挚爱富家小姐玛格丽特。玛格丽特坚信埃菲尔一定能成功,鼓励他再次向着心中所想努力。埃菲尔刻苦地补习功课。到了20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培养工程师的法国国立工艺学院。隔着层层阻碍,富家小姐玛格丽特嫁给了当时默默无闻的建筑师埃菲尔。然而,年仅32岁的玛格丽特在陪伴埃菲尔15年后病逝,埃菲尔发誓建一座最能与妻子对视的建筑,向已故妻子致以最深刻的爱意。</p><p class="ql-block"> 1889年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为此政府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群来纪念这次会议。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了一座摩天高塔来参选,为了设计这座高塔,埃菲尔足足画了5300多张设计图,其中包括1700张全图。这就是埃菲尔铁塔。在他57岁那一年,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在法国拔地而起。</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当时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埃菲尔张开双手拥抱天堂,轻声说出 Je t'aime(我爱你)。玛格丽特死后,埃菲尔终生未曾再娶,他永远记得17岁时她清澈而倔强的眼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埃菲尔和玛格丽特画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国于1996年将埃菲尔的头像印到了200法郎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 黎 凯 旋 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放射出去12条街道,犹如十二道光芒,映射着这座光芒四射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法国巴黎凯旋门是欧洲的一个著名建筑物,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夏尔;戴高乐广场(又称星形广场)中央,是拿破仑为纪念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打败奥俄联军的功绩,它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p><p class="ql-block"> 法国巴黎凯旋门于1836年7月29日成。巴黎凯旋门高约50米,宽约45米,厚约22米。四面各有一门,中心拱门宽14.6米。门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内壁刻的是曾经跟随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和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个胜利战役的浮雕。外墙上刻有取材于1792~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门楣上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这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侧(面向田园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愿军出发远征”,即著名的《马赛曲》的浮雕,是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不朽艺术杰作。</p><p class="ql-block"> 1920年11月,在凯旋门的下方建造了一座无名烈士墓。墓是平的,里面埋葬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一位无名战士,他代表着在大战中死难的150万法国官兵。</p><p class="ql-block"> 凯旋门内设有电梯,可直达50米高的拱门。人们亦可沿着273级螺旋形石梯拾级而上。上去后可以看到一座小型的历史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许多有关凯旋门建筑史的图片和历史文件,以及介绍法国历史上伟大人物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和558位随拿破仑征战的将军的名字。另外设有两间配有英法两种语言解说的电影放映室,专门放映一些反映巴黎历史变迁的资料片。在博物馆的顶部是一个平台,游人们从这里可以远眺巴黎,鸟瞰巴黎圣母院、协和广场的卢克索方尖碑、雄伟的埃菲尔铁塔和圣心教堂等巴黎名胜。俯视凯旋门下由环形大街向四面八方伸展出的十二条放射状的林荫大道。这些大道就象一颗明星放射出的灿烂光芒,因而,凯旋门又称“星门”。十二条大道中,最著名的为香榭里舍大道、格兰德大道、阿尔美大道、福熙大道等。</p><p class="ql-block"> 现在,每逢节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长的法国国旗从拱门顶端垂下来,在无名烈士墓上空迎空飘扬。逢重大节日时,则有一名身着拿破仑时代戎装的战士,手持劈刀,守卫在《马赛曲》雕像前。每年的7月14日,法国举国欢度国庆时,法国总统都要从凯旋门通过;每位总统在其卸职的最后一天也要来此,向无名烈士墓献上一束鲜花。而凯旋门最奇特之处,据说是每当拿破仑周年忌日的黄昏,从香榭里舍大道向西望去,一团落日恰好映在凯旋门的拱形圈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名烈士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战期间,法国150万官兵阵亡,很多家属四处寻找自己亲人的遗骸未果。为了安抚这些失去亲人的家庭,为了让人们铭记战争对人类的伤害,1920年,法国政府决定在凯旋门下建立无名烈士墓,安葬一名身穿法国军服但身份不明的牺牲士兵,来悼念所有为法国牺牲的官兵。从1923年起,在墓前点起长明火,长明火不息,人类和平永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凯旋门开建1806年8月15日,1836年7月29日竣工。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门高36.6米,宽14.6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凯旋门两面门墩的墙面上,有4组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出征"、"胜利"、"和平"和"抵抗";其中有些人物雕塑还高达五六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巨型浮雕之上一共有六个平面浮雕,分别讲述了拿破仑时期法国的重要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马赫索将军的葬礼;阿布奇战役; 强渡阿赫高乐大桥;攻占阿莱克桑德里; 热玛卑斯战役;奥斯特利茨战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门楣上还刻有由拿破仑指挥的所有大型战役的名字及法国革命战争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凯旋门的四周都有门,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名将军和96场胜战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拿破仑画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凯旋门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巴黎市四大代表建筑(即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巴黎圣母院)之一。这座雄伟的建筑是为纪念拿破仑1805年12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的,巴黎12条大街是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气势磅礴,形似星光四射,所以,被称为“星形广场”。1970年戴高乐将军逝世后,遂改称为戴高乐将军广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香榭丽舍大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位于卢浮宫与新凯旋门连心中轴线上,又被称为凯旋大道,是世界三大繁华中心大街之一,也被人们称作世界十大魅力步行街。她横贯首都巴黎的东西主干道,全长1800米,最宽处约120米,为双向八车道,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戴高乐广场(又称星形广场),东段以自然风光为主;两侧是平坦的英氏草坪,恬静安宁;西段是高级商业区,世界名牌、服装店、香水店都集中在这里,火树银花、雍容华贵。因此这里被称为“世界上美丽的大街”。每年七月十四号的法国国庆大阅兵都在这条大道上举行。</p><p class="ql-block"> 许多关于18、19世纪的小说,例如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小仲马的《茶花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等作品都对香榭丽舍大道的繁华做了描写,香榭丽舍大道也成为文学作品中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娱乐天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12条大街都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气势磅礴,为欧洲大城市的设计典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协和广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协和广场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的广场,18世纪由国王路易十五下令营建。建造之初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至高无上的皇权,取名“路易十五广场”。大革命时期,它被称为“革命广场”,被法国人民当作展示王权毁灭的舞台。1795年改称“协和广场”,1840年重新整修,形成了这样的规模。广场呈八角形,中央矗立着埃及方尖碑,是由埃及总督赠送给查理五世的。方尖碑是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出来的,上面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赞颂埃及法老的丰功伟绩。广场的四周有8座雕像,象征着法国的8大城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协和广场上的喷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国巴黎协合广场的北侧,左右两端各有一座三层喷泉, 上两层为青铜局部镀金,最下层的喷泉水池中各有6 个人身鱼尾青铜雕像,它们的手中各抱一条金色的鱼,每当喷泉开启,水柱从鱼嘴向空中喷射而出,顶层水池中的水瀑泻而下,水花四溅,水声激越,镀金纹饰与青铜沉稳的深绿色交相辉映,令这个庞大的家伙在水幕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阳光下的水幕中,总能看见一段彩虹。喷泉每隔几分钟就会开启一次,成为吸引游人的焦点。这两座喷泉是1836年协和广场修整工程的一部分,设计师希托弗除了亲自设计这两座大喷泉,还在协和广场的四个角设计了8座巨大的人物雕像,分别代表法国里尔、斯特拉斯堡、里昂、马赛、波尔多、南特、布莱斯特和卢昂八座城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协和广场的四个角坐落8座巨大的人物雕像,分别代表法国里尔、斯特拉斯堡、里昂、马赛、波尔多、南特、布莱斯特和卢昂八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埃 及 方 尖 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协和广场正中心矗立着一座高23米,有3400多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这是1831年由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赠送给法国的,碑身的古文字记载着古埃及拉美西斯法老的事迹。当初运输这块23米高,230吨重,由一块完整的巨形玫瑰色花岗岩雕琢而成的方尖碑,可谓是大费周折。从埃及卢克索到法国巴黎一路的千难万险千波万折可以成就一篇空前绝后的英雄史诗。最终,这座方尖碑在经历了两年半的海上航行之后于1836年十月运抵法国。路易-菲利普把这座方尖碑当作他在保皇派和共和党之间政治中立的象征标志立在了协和广场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塞纳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塞纳河是法国北部大河,全长776.6公里,包括支流在内的流域总面积为78,700平方公里;它是欧洲有历史意义的大河之一。正是这条河主导了真正的“法国之美”。塞纳河缓缓流淌,其两边的风光格外秀丽,不仅如此,塞纳河畔的建筑物也是鳞次栉比,古代的建筑和现代的建筑同行出现,何尝不在宣示着巴黎的艺术气息。严格来说,塞纳河是巴黎的“女儿”,而巴黎这座城市则是塞纳河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塞纳河两岸风景如画,建筑色彩分明,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等依次排列,水面上名桥荟萃,这些桥均有着各自的发展史,桥的规模及建筑风格也大相径庭,其命名有的是与历史重大事件有关,有的是取之于著名人物。其中最古老的是玛力桥、王桥和新桥,最壮观的是亚历山大三世桥,此桥为庆祝俄国与法国的结盟而建,以其独一无二的钢结构桥拱,将香榭丽舍大街和荣军院广场连接起来。</p><p class="ql-block"> 塞纳河上的西岱岛,是法兰西民族的发祥地。公元前300年时,岛上居住着巴黎西族。“巴黎”之名也由此而来。1245年建成“巴黎圣母院”即坐落于此,其与塞纳河上方的巴士底狱广场和河下方不远的协和广场并称为法国革命和自由的象征。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并迎接巴黎世界博览会,巴黎塞纳河修建了埃菲尔铁塔。塞纳河岸一处半岛地形上,还矗立着一座高举火炬的自由女神像。</p><p class="ql-block"> 塞纳河上游水流平缓,有“安详的姑娘”之称。自巴黎以下,曲折西流370公里,流量稳定,全程通航,终年畅通无阻。其将巴黎与勒哈佛尔海港连接起来,使巴黎成为仅次于马赛和勒阿费尔的法国第三大港。此外,其下游系统经马恩河可通达莱茵河,经瓦兹河可连接比利时的航运水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塞纳河是法国河流中极负盛名的一条河。巴黎塞纳河畔,景色秀美、优雅别致,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古老的塞纳河孕育了不可胜数的名胜古迹, 如果说巴黎是一座文化名城,那么穿城而过的塞纳河就是她的灵魂。塞纳河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目睹着巴黎历史的变化,目睹着巴黎的兴与衰、贫与富、快乐与悲伤。它虽默默无语,却在潺潺不断地静静流淌。去过巴黎的人,都会为巴黎的历史古迹和文化氛围而深深地震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塞纳河上的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塞纳河上,巴黎老城区现有桥梁37座(包括2006年建成的国家图书馆桥),其中4座步行桥。巴黎的桥建造年代不同,建筑风格各异,其中26座桥的历史在百年以上。这些用石块、钢铁建造的桥记录了战争的演变、王朝的兴衰、历史的变迁,也诉说着生活的哀乐、爱情的酸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塞纳河上最美丽的桥—— 亚历山大三世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塞纳河上最美的桥,要数哪一座最漂亮,最金碧辉煌,那一定是连接巴黎第七和第八区的亚历山大三世桥 。</p><p class="ql-block"> 亚历山大三世桥是法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送给法国的礼物,用来庆祝1892年的法俄同盟。历经四年的时间建设,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这座桥和它旁边的大宫,小宫一起亮相,像全世界展示100年前的法国的强大和华丽。大桥的结构采用了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Beaux Art 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参考了古代罗马、希腊的建筑风格,强调建筑的宏伟、对称、秩序性,多用于大型纪念建筑。而大桥上装饰采用的是华丽的新艺术派的灯盏,更有大量的女神、仙女、精灵等极其精美的雕塑和装饰,被誉为巴黎最优雅的桥梁。</p><p class="ql-block"> 桥两端入口处各有两座高17米高的砖石台石的桥塔,四个桥塔柱顶上各有一个女神勒住飞马的金色青铜雕像。这个飞马就是希腊神话中的珀伽索斯,对,就是天马流星拳的那位。右岸的两位女神是农业女神和艺术女神, 左岸的两个女神是战斗女神和战争女神。这四位金光闪闪的女神就是巴黎赛纳河上的地标,是每位来巴黎的游客都值得一去的地方。四位女神的所站立的四个立柱分别代表的法国的历史上的四个强盛时期《查理曼的法国》,《文艺复兴的法国》,《路易十四的法国》,《当代法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乘船游塞纳河,欣赏两岸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塞纳河把巴黎分成了左岸和右岸。左岸坐落了三座大学,是各种文化机构所在。右岸以香街为代表,是许多高级商业街所在。因此有人戏称“左岸用脑,右岸用钱”。</p><p class="ql-block"> 乘坐塞纳河游船浏览巴黎风光和穿梭在街道中是很不同的体验。因为只有在河上,才能看到哥特风十足的巴黎圣母院,拍到卢浮宫主体的全貌,欣赏全方位无遮挡的埃菲尔铁塔。每经过一处名胜,船上还会用法语,英语,中文和韩语进行解说,帮助游客了解每处发生过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除了两岸风光之外,塞纳河上一座座风格迥异的跨桥也颇具看点而且故事性十足。穿过桥洞的时候,桥上的行人也许会和你大声say hi,偶尔你也能看见小情侣在河堤上虐单身汪。总之,是很有趣的体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塞纳河两岸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塞纳河是流经巴黎市中心的法国第二大河,很多著名的文物建筑都围绕在塞纳河的两岸。 北岸称为右岸,是巴黎的商圈与政治中心;南岸称为左岸,有著名的咖啡店及拉丁区,充满文艺气息。 塞纳河上架着众多的桥梁,其中最壮观、最金碧辉煌的是 亚历山大三世桥 。 塞纳河中心段河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岱岛就坐落在塞纳河中,岛上是著名的 巴黎圣母院 。</p><p class="ql-block"> 白天游览塞纳河,四周风景如画,岸上的座座建筑色彩分明,卢浮宫、 奥赛博物馆 、巴黎圣母院、 埃菲尔铁塔 等名胜一个个掠过,各具特色的桥梁也一座座迎面扑来,使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圣母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年。巴黎圣母院是欧洲三大教堂之一,巴黎的四大地标之一,以雨果的同名小说而文明天下。没有理由不去参观。教堂礼拜堂古老而威严,可以免费参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圣母院》是维克多·雨果所写的长篇小说。在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说。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一名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p><p class="ql-block"> 15世纪的巴黎,在愚人节那一天。巴黎民众抬着残废畸形的“愚人之王”——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在圣母院前面的格莱夫广场上欢呼游行。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带着一只小羊跳舞卖艺,穷诗人甘果瓦被她的美貌和舞姿迷住了。他在夜里听到她动人的歌声,情不自禁的跟随着她这时忽然跳出两个男人把她劫走了,他认出其中一个就是其丑无比的卡西莫多,被卡西莫多打昏。</p><p class="ql-block"> 甘果瓦醒来后跌跌撞撞,在黑暗中误入了“奇迹宫”的大厅,那是乞丐和流浪汉聚集的地方,外人闯进去就要处死,除非有个流浪女愿意嫁给他。正在千钧一发的危机关头,爱斯梅拉达忽然出现了,原来是巡逻的弓箭队队长弗比斯把她救了出来。她心地善良,不忍看着这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死于非命,表示愿意嫁给他,和他结成了名义上的夫妻。第二天,卡西莫多被绑在广场上示众,在烈日下口渴难忍,遭受围观者的嘲笑和辱骂,只有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把水送到他的嘴里,使这个看起来丑陋无比愚钝无比的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p><p class="ql-block"> 爱斯梅拉达爱上了外貌英俊的弗比斯,他们在夜里幽会,不料弗比斯被人刺伤,她也因此被当做女巫抓了起来。就在她要被处死的时刻,卡西莫多冲进刑场,把她救到圣母院的钟楼上,因为那里是世俗法律无权管辖的地方。为了她的幸福,卡西莫多去寻找弗比斯,然而弗比斯这个逢场作戏的花花公子,已经丢下她另寻新欢去了。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企图纠缠她,原来他看起来道貌岸然,其实心底邪恶,早就觊觎爱斯梅拉达的美色。正是他指使卡西莫多劫持了她,又躲在窗外用匕首刺伤了弗比斯。卡西莫多是弗洛罗收养的弃儿,一向对他唯命是从,此时居然能极力保护爱斯梅拉达不受他的凌辱。</p><p class="ql-block"> 法院决定逮捕爱斯梅拉达,流浪汉们赶来营救,遭到国王军队的镇压,死伤惨重。克洛德乘混乱之际,用谎言欺骗甘果瓦把她带出圣母院的后门,逼迫她顺从自己,在遭到坚定地拒绝之后,弗洛罗恼羞成怒,把她交给隐修女看管,自己去叫官兵。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是自己16年前丢失的女儿,但是眼看着她被官兵抓去而无能为力,被刽子手推倒致死。</p><p class="ql-block"> 克洛德站在圣母院的顶楼上,看到爱斯梅拉达被吊上绞架,发出了得意的狂笑。卡西莫多终于认清了弗洛罗的狰狞面目,猛扑过去,把他从钟楼顶上推下来摔死,自己则来到刑场上,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遁入了墓地。几年后,人们发现了他们拥抱在一起的遗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堂形体方正,仪态庄严。正面朝西分三层,高69米,底层并排三座桃形大门洞,左为圣母门,右为圣安娜门,中为最后的审判。门上布满了雕饰,描述圣经的故事。门卷上是长条壁龛,放置着古犹太和以色列28王的雕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圣母院位于市中心的西堤岛上,塔楼是环顾巴黎的最佳地点,可眺望塞纳河上的风光及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圣心大教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圣心教堂位于巴黎的蒙马特高地。教堂建筑风格独特,既似罗马式,又似拜占庭式。钟楼内部呈方形,有一口大钟,叫萨瓦人钟,重19吨,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教堂有三扇拱形门。门顶两侧有两座骑马的雕像,一座是国王圣路易。另一座是法国的民族女英雄贞德。它始建于1876年,于1919年落成,是由全法国的忠实信徒捐款兴建的。教堂里面有许多浮雕、壁画和马赛克镶嵌画。这里颇具吸引力的地方是蒙马特广场,它是巴黎最有艺术特色的地方。不知从何时开始,这里成了露天大画室,很多年轻画家在此写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圣心大教堂位于巴黎北部蒙马特高地上,为巴黎著名的地标之一,是巴黎的天主教宗座圣殿,供奉著耶稣的圣心。这处由建筑师保罗·阿巴迪设计的教堂带有很浓烈的罗马-拜占庭色彩。拥有3个拱门廊,并在两侧装饰着圣女贞德与路易九世的骑马雕像。此外建造圣心堂的资金全部都是私人捐献,当时的总额大约为700万法郎,但是在地上建设开始之前就全部耗尽了,因此一个临时性的圣坛在1876年3月3日设立,朝圣者的捐献很快的就变成了建造资金的主要来源。</p><p class="ql-block"> 此外圣心堂外立面是由Château Landon所开采的石灰岩所建成,这种岩石会不断的渗出方解石,可以确保圣心堂既使在风化与污染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白色外观。其教堂圆顶有巨大的镶嵌画,被称为基督圣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马赛克镶嵌画之一。此外这里教堂的圆顶是开放给游客参观的,可以从这里看到巴黎诸如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圣母院、荣军院等景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圣心大教堂的顶部托伸出了一个55米高,直径16米的大穹顶。在这里您能看到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马赛克拼图画。高耸的穹顶上是一幅巨大的马赛克画,被称为基督圣像。耶酥张开双臂,要把信徒们迎入他的怀抱。教堂内四周烛光点点,白色和红色,既安静又温暖,在这里静坐一会儿,浮躁的心也会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卢 浮 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卢 浮 宫, 这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始建于12世纪末,当时是用作防御目的,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金碧辉煌的王宫。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希腊罗马7个门类。1981年,法国政府这座精美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从此卢浮宫成了专业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金字塔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其艺术藏品种类之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来一次与世界名画、与大师之间的灵魂对话。海量珍宝,只叫人为艺术之宏大而感到灵魂的震颤。对称之美,使整个建筑庄严牢固。</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界博物馆之首——法国巴黎卢浮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p><p class="ql-block"> 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统计,目前卢浮宫宫殿共收藏有40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珍品。法国人将这些艺术珍品根据其来源地和种类分别在六大展馆中展出,即东方艺术馆、古希腊及古罗马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珍宝馆、绘画馆及雕塑馆。其中绘画馆展品最多,占地面积最大。卢浮宫区有198个展览大厅,最大的大厅长205米。显然,用一天两天的时间根本无法欣赏全部的稀世珍品。因此,如果要参观卢浮宫,得先制订一个计划,逐个参观六大展馆,切忌仓促地走马观花。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细细品味;如果时间较紧的话,可选择有代表性的艺术展品观赏。我们是随团参观,只能是选择性的走马观花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p><p class="ql-block"> 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当密特朗总统以国宾的礼遇将贝聿铭请到巴黎,为三百年前的古典主义经典作品卢浮宫设计新的扩建时,法国人对贝聿铭要在卢浮宫的院子里建造一个玻璃金字塔的设想,表现了空前的反对。在贝聿铭的回忆里,在他投入卢浮宫扩建的十三年中,有两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吵架上。当他于1984年1月23日把金字塔方案当作“钻石”提交到历史古迹最高委员会时,得到的回答是:这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颗假钻石。当时90%的巴黎人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p><p class="ql-block">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他反对一切将玻璃金字塔与石头金字塔的类比,因为后者为死人而建,前者则为活人而造。同时他相信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通过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而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的敬意。自认因卢浮宫而读懂了法国历史观的贝聿铭并不难从埃菲尔铁塔中读出建筑的命运:建筑完成后要人接受不难,难就难在把它建造起来。因此他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足尺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投票表示意见。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文化习惯,同意了这个“为活人建造”的玻璃金字塔设计。</p><p class="ql-block">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21米,底宽34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673块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p><p class="ql-block">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p><p class="ql-block"> 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这个奖是一九七九年由「凯海」基金会设立的一项世界性最佳建筑成就荣誉奖金,每年颁发一次。贝聿铭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五人。这个奖是近几十年来的工作加起来评估的。</p><p class="ql-block"> 人们愿意承认,只有进入其中才会消失的埃菲尔铁塔和只有进入其中方可显现的玻璃金字塔,使“过去和现在的时代精神缩到了最小距离”,前者以强制姿态改写历史进程,而后者则隐匿地把历史拽到现代中来。而贝聿铭“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的愿望则一直都被实现着:最新也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就是,它赫然成为2004年全球畅销书《达·芬奇的密码》结尾处豁然而开的密码的文化谜底,在这条逼近迷宫的迷宫路径中,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承担了从达·芬奇、波提切利到维克多·雨果以及牛顿等各类艺术与科学巨匠的全部秘密,那些伟大的文化秘密在《达·芬奇的密码》里,就在这个晶莹剔透的金字塔里,“在繁星闪烁的天底下终于得到了安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建造了玻璃金字塔,他在设计中并没有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而是普通的几何形态,用了玻璃材料,金字塔不仅表面积小,可以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还能为地下设施提供良好的采光,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取得了极大成功,享誉世界,这一建筑正如贝氏所称:"它预示将来,从而使卢浮宫达到完美。" 玻璃金字塔塔高21米,底宽34米,四个侧面由673块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而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p><p class="ql-block">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p><p class="ql-block"> 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这个奖是一九七九年由「凯海」基金会设立的一项世界性最佳建筑成就荣誉奖金,每年颁发一次。贝聿铭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五人。这个奖是近几十年来的工作加起来评估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的镇宫三宝:维纳斯、胜利女神、蒙娜丽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蒙 娜 丽 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蒙娜丽莎》这幅油画是莱昂纳多·达·芬奇在1503-1505年绘制的。《蒙娜丽莎》又称为《乔空达夫人》,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p><p class="ql-block"> 据说蒙娜丽莎还很神秘,无论你站在她的正面还是两侧,她的目光总是盯着你,甚至似乎在向你眨眼睛。她的笑容也不一般,不同的人或不同时间看她,总会有不同的感觉:亲切、温柔、娇嗔;玩世不恭、嘲弄讥讽抑或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画上油彩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裂痕,越来越使她的笑容变得诡秘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另外,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断 臂 维 纳 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断臂维纳斯》已经是世界家喻户晓的青春美的女神雕像。大理石雕,高204厘米。相传是古希腊亚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至前50年雕刻的。其雕像于1820年2月发现于爱琴海的希腊米洛斯岛一座古墓遗址旁,是一尊手臂残缺的大理石雕塑。为半裸全身像,面容俊美,身材匀称,衣衫滑落至髋部,右臂残缺,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显得端庄而妩媚。</p><p class="ql-block"> 法国重金收买后陈列在卢浮宫特辟的专门展室中,以其绝世魅力震动了世界,从此,“断臂的维纳斯”就著称于世,成为爱与美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p><p class="ql-block"> 断臂之谜:有人发现19世纪法国舰长杜蒙·居维尔的回忆录,解开了维纳斯断臂这个100多年来的谜。</p><p class="ql-block"> 维纳斯是希腊米洛农民伊奥尔科斯1820年春天刨地时掘获的。出土时维纳斯右臂下垂,手抚衣衿,左上臂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当时法国驻米洛领事路易斯·布勒斯特得知此事后,赶往伊奥尔科斯住处,表示要以高价收买此塑像,并获得了伊奥尔科斯的应允。但由于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只好派居维尔连夜赶往君士坦丁堡报告法国大使。大使听完汇报后,立即命令秘书带了一笔巨款随居维尔连夜前往米洛洽购女神像。谁知农民伊奥尔科斯此时已将神像卖给了一位希腊商人,而且已经装船外运。居维尔当即决定以武力截夺。英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派舰艇赶来争夺,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混战中雕塑的双臂不幸被砸断。从此,维纳斯就成了一位断臂女神。</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解释是维纳斯的雕像完成后,雕塑者请了许多名人加以评定。大家看后都说非常美,而最美的还是她的左臂。人们把所有的目光都关注在了雕像的左臂上,但作者当即敲断左臂。众人问为何,作者说不能因为局部的美,而破坏了整体美,如果那样,我宁愿它是残缺的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胜 利 女 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胜利女神是希腊化时期留存下来的著名杰作的原作,被奉为稀世珍宝。作者已无从考证。又名为《萨莫色雷斯尼凯像》。胜利女神是胜利的化身,是提坦帕拉斯和斯堤克斯的女儿。她的罗马名字叫 维克托里亚(维多利亚)。她的形象是长着一对翅膀,身材健美,像从天徜徉而下,衣袂飘然。她所到之处胜利也紧跟到来。 她还是宙斯和雅典娜的从神。在提坦战争中倒戈向奥林帕斯并助其获胜。</p><p class="ql-block"> 胜利女神雕像原先是安放在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石崖上。传说是纪念公元前306年国王德米特里战胜埃及托勒密舰队而建立的;也有考证是公元前2世纪作品,是公元前190年罗得岛人民为战胜叙利亚的舰队而立的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这尊雕像于1863年发现于爱琴海北部的萨莫色雷斯岛,又名为《萨莫色雷斯尼凯像》。最早只是碎块,后经多年修复才得以重新站立起来,但仍然缺头少臂(1950年仅有一只手臂被找到)。雕像的作者难以考证,创作年代至今也没有最后定论,但大多数意见认为是创作于公元前200年左右, 是小亚细亚的统治者德梅特里奥斯一世为纪念他在海战中打败托勒密王国的舰队而创作的,最早矗立在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悬崖上,面对着茫茫大海。这尊雕像原为纯白色的雪花石雕塑,由于长期浸泡在爱琴海中,微生物的繁衍与海水的浸蚀,使得现有的雕像呈现出目前的历史沧桑。这座雕像的整个动势结构十分完美生动,雕刻技巧高超,雕像在形式上已转向世俗化、戏剧化和形象的人格化,并以传达人类心理和激情力量为其特征。雕像屹立海边山崖之巅,迎着海风,那前倾展翅欲飞之态,被海风吹拂的衣裙贴着身体,可隐见女性人体的完美,衣裙褶纹构成疏密有致生动流畅的运动感,呈现出生命的飞跃。希腊雕像充满着生命,即使残缺也是活物,人们在想像中弥补了残缺,获得了完满的审美享受。</p><p class="ql-block"> 虽然胜利女神是希腊雕塑中的常见题材,但这一尊却与众不同。雕像的构思十分新颖,底座被设计成战船的船头,胜利女神犹如从天而降,在船头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冲向前方,既表现了海战的背景,又传达了胜利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虽然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仍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家们高度艺术水平的杰作,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者都能看到和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p><p class="ql-block"> 她上身略向前倾,那健壮丰腴、姿态优美的身躯,高高飞扬的雄健而硕大的羽翼,都充分体现出了胜利者的雄姿和欢乎凯旋的激情。海风似乎正从她的正面吹过来,薄薄的衣衫隐隐显露出女神那丰满而富有弹性的身躯,衣裙的质感和衣褶纹路的雕刻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作品的构图也十分成功,向后飘扬的衣角和展开的双翅构成了极其流畅的线条,腿和双翼的波浪线则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加强了前进的态势。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他仿佛赋予了冰冷的石头以生命般勃勃的活力,令后人在面对这部高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杰作时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穹顶壁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凡 尔 赛 宫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是巴黎著名的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p><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在位期间加强专制统治,强化中央集权。两次进行战争,晚年国库空虚,农民起义此伏彼起,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走向没落。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330多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巴洛克是17~18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效果,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以及强烈的色彩,常用曲线穿插和椭圆形空间〕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连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亭亭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的修建,有一段历史轶事。1661年,居住在陈旧的凡赛纳宫和枫丹白露宫的路易十四,应财政总监大臣富盖邀请,去他新建的府第赴宴。富盖府第的富丽堂皇触怒了路易十四。三周之后,路易十四以贪污营私之罪将富盖投入监狱,并判处无期徒刑。嫉妒的心理促使路易十四作出兴建一座豪华皇宫的计划。凡尔赛宫的建造者,几乎全部是给富盖修建府第的人马,因此无论构造还是风格,两座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一度曾是法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凡尔赛在大革命后变得默默无闻了,到了19世纪下半叶,它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1870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某些国家的君主即位时所举行的仪式,把皇冠戴在君主头上)。同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此外,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后,英美在此签订了《巴黎和约》。1919年6月28日,在镜廊里法国及英美等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原来是王室狩猎的地方,路易十四开始(1682年)至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王宫,这也是所有到巴黎的人必到的地方,王宫后面是一个巨大的御花园。凡尔赛宫位于巴黎以西20千米,由路易十四建造,以其奢华富丽和充满想象力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建筑群总长580米,包括皇宫城堡、花园、特里亚农等。</p><p class="ql-block"> 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达二百多万,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南北宫和正宫底层自路易·菲利浦(1773—1850)起改为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珍贵的肖像画、雕塑、巨幅历史画以及其他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单体建筑。始建于十六世纪,后屡经扩建形成现存规模。包括宫前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形体对称,轴形东西向。宫内装潢极其豪华,内壁悬挂壁毯、油画、雕刻,大厅内陈列著名雕刻家的青铜或大理石雕像,享有艺术宫殿之盛誉。凡尔赛宫500余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穹顶壁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是在一生中值得一去的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黎是是法国最大的城市,是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十大名城之一。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而城市自身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人们在漫游这座历史名城所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它既保留着许多闻名世界的历史遗迹,又有许多宏伟壮丽的现代化建筑,有“花都”、“时尚之都”、“文化之都”、“艺术之都”、“浪漫之都”等多个美称。 </p><p class="ql-block"> 巴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浪漫时尚、购物天堂,这些都是形容巴黎的最佳词语。巴黎人民为这座梦想之城带来了五彩缤纷的活力,形成了巴黎独一无二的印记,就像奥地利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曾说过的:“巴黎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巴黎的美,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在城区缓缓流过的塞纳河,它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而且两岸的发展速度相同,这种现象在世界大城市中是极为罕见的。巴黎起源于塞纳河,城市的主要建筑大都集中在塞纳河的沿岸。因此,塞纳河堪称为巴黎的生命线。</p><p class="ql-block"> 塞纳河在巴黎是自东向西流过,形成一个弧形,世界遗产“巴黎塞纳河畔”长度约13公里。其两岸风光秀丽,楼房鳞次栉比,有的建筑已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有的则是现代技术的杰作,他们完满地体现了巴黎古往今来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建筑艺术与风格,名胜古迹密布于河道两旁,让你目不暇接,大饱眼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兰西共和国🇫🇷概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兰西共和国,简称法国,首都巴黎,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西班牙、安道尔接壤,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海洋性、大陆性、地中海型和山地气候并存。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总面积550000平方千米(不含海外领地),海岸线2700千米,陆地线2800千米,本土划为13个大区、94个省。截至2023年1月,法国人口为6804万人,主要为法兰西民族,大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法语。</p><p class="ql-block"> 法国古称“高卢”,5世纪,法兰克人移居到这里,建立法兰克王国。10~14世纪,卡佩王朝统治时期改称法兰西王国。1789年7月14日,爆发法国大革命,发表《人权宣言》,废除君主制。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国。此后历经拿破仑建立的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1871年3月,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获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当时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的20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德国入侵,法国本土成立了维希法国,戴高乐组织自由法国运动。1944年8月,维希政府瓦解。1946年10月,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1958年,被夏尔·戴高乐建立了第五共和国。在漫长的历史中,该国培养了不少对人类发展影响深远的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此外还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 法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申根公约和八国集团成员国,和欧洲大陆主要的政治实体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国全称法兰西共和国,国名源于中世纪前期的法兰克王国。自从法兰克王国分裂后,西部法兰克王国沿用其名称并演变为法兰西。“法兰西”(France)这一称呼最早出现于11世纪的《罗兰之歌》中。现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国国旗三色旗是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国民自卫队队旗。白色代表国王,蓝、红色代表巴黎市民,是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的象征。今天的法国人民也认为,三色旗上的蓝色是自由的象征,白色是平等的象征,而红色代表了博爱,正如法国人民“自由、平等、博爱”的宣言。1946年宪法确认其为国旗。三色带的宽度比为37:30:33。</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但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纹章作为国家的标志。纹章为椭圆形,上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标志之一的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用的权标,是权威的象征。束棒两侧饰有橄榄枝和橡树枝叶,其间缠绕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环带饰品所环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国国歌为《马赛曲》,作于1792年奥地利、普鲁士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危急时刻,表达了法国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暴政的坚强信心和大无畏精神。歌词原作者是鲁日·德·里斯尔。1792年12月,《马赛曲》被革命政府宣布为“共和国之歌”。到1795年,被国会正式通过定为国歌。法国大革命期间,有过许多鼓舞斗志的战斗歌曲,而最受群众喜爱、流行最广的当属《马赛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 黎 印 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刚到巴黎,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名字,从小知道欧洲有个国家叫法国,法国有个城市叫巴黎的,巴黎城有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塞纳河,还有巴黎公社、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为寻求真理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塞纳河畔留下足迹……昨天,你是我遥远的梦,今天,我走近了你,触摸着你的温度,倾听着你的呼吸,感受着你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巴黎——你从塞纳河上能读懂。在塞纳河上乘坐游船观赏埃菲尔铁塔开始,你能领略两岸美丽的风光。座座建筑色彩分明,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巴黎圣母院等名胜古迹尽收眼底,数不胜数,简直无法描述。总觉得自己太渺小,太无知。</p><p class="ql-block"> 巴黎的塞纳河,好比上海的黄浦江。两岸的景色一样美丽,但各有不同。就拿上海来说,黄浦江西岸是上海外滩,其建筑风格是欧式的万国建筑博览会,是列强们给我们留下的伤疤或者说是遗迹。黄浦江东岸是新上海大都市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世贸大厦、上海中心等等,新旧照应,更加美丽。而塞纳河两岸的巴黎全都是古建筑。观赏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也就是这些古迹成了他们的聚宝盆。法国是一、二战的战胜国,但二战时法国贝当政府不战而降,巴黎未受到希特勒的轰炸,城市保存完整,这也算是好事?我没有好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我游览凯旋门和卢浮宫感受颇深。 凯旋门是为了本国的军队打胜仗凯旋而建。可二战时法国贝当政府未战而向德国投降了,希特勒带领军队耀武扬威地走过凯旋门,这与当年拿破仑凯旋有着天壤之别。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凯旋门只是凯旋门,有时你无权选择有谁凯旋走此门。</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内收藏40余万件文物,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欣赏完这些文物的。这些文物不都是法国的,这些文物都从哪来?都是靠侵略掠夺来的。这次我没能到东方文物馆一探究竟,后来才知道卢浮宫有3万件中国文物被长期封存从未对外开放过,其中大部分为圆明圆文物。走出卢浮宫,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诚然,强大的法兰西帝国,他们的文物来自于四方朝贺进供及连年征战劫掠。而我大中华的文物自1840年以来流失劫掠海外的不下百万件,单单1860年的英法联军侵占圆明圆,劫掠了精品中的精品,难怪法国大文豪雨果先生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的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辉煌的东方博物馆媲美。"但是这座艺术宝库被洗劫一空,大量稀世珍宝被掠走海外………虽然法国不是什么超级大国,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得到很多好处。而我国也是二战战胜国,不但没得好,还失去很多东西。国强才有话语权!强权面前无真理。真理也很无奈,你强大,它才依附你。我们要铭记:落后就要挨打,愿我的祖国强盛!</p><p class="ql-block"> 游览圣心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感觉其建筑宏伟,历史悠久,至今保持完整,朝圣者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埃菲尔铁塔的高度与上海东方明珠塔的高度差不多,三百多米高。法国建筑师埃菲尔的爱情故事,给铁塔赋予了爱情的见证和忠贞。现在很多年轻人到埃菲尔铁塔上表白自己爱,成为时尚。我们团队里有一对年轻人是为了浪漫来到巴黎的。圆了离上帝最近的地方表示——我爱你!不管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的爱情故事也好,埃菲尔的爱情故事也罢,都给巴黎这个城市赋予了浪漫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巴黎——我与你初次见面,蜻蜓点水,不甚了解,但这并不影响你深厚的文化底蕴,你的浪漫,你的美丽!</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