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甲之感(副本)

王国贤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光阴荏苒,转眼间60年春秋匆匆而去;以时为线串起片片记忆为册,慢慢翻阅、细细品味人生之路,真可谓是酸苦甘辛咸五味杂陈、喜怒悲思恐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我父母亲是1953年同时同地宣誓入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老人家为人忠厚诚实、深明大义,勤劳朴实、言而有信,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常常总是把关心他人的事放在胜过关爱自己事的位置上,养育儿女千辛万苦,使我们兄妹们从小就懂得爱党爱国、好学上进,重情重义、知恩图报,长幼有序、勤俭持家。今天,老母亲已经八十七岁高龄了;我三兄三妹中最小的妹妹也53岁了。</p><p class="ql-block"> 我生于1959年夏历9月(档案年龄是1963年10月)。听大人们说,当时大家都在集体大食堂里吃饭,开始伙食尚8好,可是后来每人每天不到二两的粗杂粮面口粮标准也保证不了了,只好以野菜、树皮等充饥……!大概是老天爷怜悯饥民吧,听说地里生长出来的苦苦菜像播种过的一样稠密。人们因为没有粮食和食油吃,以野菜、树皮等充饥导致营养不良,有的人眼睑浮肿堵住眼睛睁不开就用双手触摸着在田地里挖苦苦菜来煮着吃,后来大食堂解散了。那时有的村庄里都饿死了好些人呢……!</p><p class="ql-block"> 我老家在甘肃静宁县曹务乡张屲村李家嘴,与六盘山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相邻。太爷离世早,爷爷奶奶也先后不在人世,留下太奶奶和父亲相依为命(太爷父辈弟兄四人,当时是一大家子;我太爷也是弟兄四人,二太爷和留在南边的少部分先辈们住在祖籍——庄浪县朱店镇窑上屲村;我太爷排行老三,同他叔伯及兄弟等陆续有大部分人前后自愿北迁来到了我们现在的老家静宁县;后来南北两大家人各分成了四小家。再后来,另二位太爷分家时我太爷已故)太爷分家时就把我太奶奶和父亲祖孙二人分到一间破旧的门房子里居住(那时二位姑姑都出嫁了,据说是要逼着我太奶奶改嫁呢……。听老人们说太爷有一位姑姑很娴淑,出嫁给了我们现在老家的卜姓大户人家才使北迁的先辈们有地方定居下来)。</p><p class="ql-block"> 父亲姊妹三人,大姑是姐姐,家住甘肃庄浪县岳堡乡,距我家二十余里地(姑姑、姑父已病故了,姑父是党员)。大表兄在西藏当兵时转干,后来转业到庄浪县公安局工作,再后来任庄浪县司法局长、庄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至退休(党员);他有一位妹子和两位弟弟(还有弟、妹两人已经快长大成人了,因饥饿吃了胡麻榨油后剩的油渣同时中毒身亡……);表姐随参军后转业的表姐夫到河南南阳油田工作(已退休);大表弟也参军到西藏,转干后转业至兰州市国家安全局工作,后来任兰州新区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等职务(党员);二表弟在家务农。小姑家住隆德县凤岭乡,距我家四、五里地;姑父在隆德县桃山畜牧兽医站工作至退休;小姑是父亲的同母异父(我爷爷的堂弟)妹子,养育了三男三女六个孩子,大表姐在宁夏固原市泾源林场工作(已退休);一位表弟在甘肃华亭煤矿工作,还有两位表弟及一位表姐、一位表妹住农村;他(她)们的日子都过得挺不错的。</p><p class="ql-block"> 在我幼小的记忆里,我们家里如有生活困住了时就常常去舅舅、姑姑和姨姨家里接济一下,一解燃眉之急(尽管那时他们也穷,但总能挤出一些东西来给我们家救急的)……。</p><p class="ql-block"> 从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始,父亲就是我们合作社的社长和后来的生产队队长;他老人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带领着村子里的人没日没夜的劳作却总是过着缺衣少食的贫困日子;他是多么盼望人们都能吃饱和穿暖啊!吃大食堂时父亲曾管理着全村人的口粮,他没有拿回一粒粮食给我们家里人吃——这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挡!最佩服父亲能这样做。听母亲说,吃大食堂时她喂养我的乳汁很少,因为吃野菜和树皮等充饥乳汁都变成为绿颜色的了。我们兄弟四人如果没有太奶奶操心就不会长大成人的;母亲说那时实在是太饿都自顾不暇了……!村里的人每天喝着按照大人小孩的份额在食堂里打回来地能够“照得见房子上椽子”的清汤,吃着自家挖来的野菜等维持生命。三位兄长也和大人一样喝清汤、吃野菜、树皮等充饥,他们还能够将清汤碗底剩下来的几个小面疙瘩不约而同地倒进太奶奶的碗里说道:“把这几个小面胡胡给娃娃喂着吃了!”就这样把我喂活了……;当时的榆树皮也被剥光了。母亲实在不忍心看着年迈的太奶奶和自家幼小的孩子有可能被饿死的事情发生就央求着父亲能够拿回来一些他管理的村里人的口粮;父亲也动过这个念头,但当他来到食堂打开上锁的面柜看到所剩无几的哪么一点点粗杂粮面时突然就想起了全村子还有百十来口子人要靠着这么点粗面活命呢——而且有些老人和小孩子都已经快饿的不行了的时候就只好作罢……!听父亲说,大约是1962年的早春他去邻县庄浪的某个村子里拉运牛草时看到有住人的窑洞里还有因冻饿而死亡的人尸体没有来得及掩埋……!在吃大食堂的日子里我们百十来口子人的村子里也有两位老人因病饿而亡故了……。</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后代的福份是先人的积修和后人的命,这或许不假吧!我父亲从农民扫盲班识了几个字也学会了打算盘和记账,他深知没有文化的难处,在哪样的生活条件下还能供我们兄妹们上学读书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1931年的人,比母亲大两岁,患肺结核病多年。大约是上世纪60年代国家免费治疗结核病——医生做胸部透视时发现父亲的一叶肺子已经形成一个大空洞了!父亲于1994年10月因患晚期直肠癌病逝,当时我也毕业分配工作五年多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我们家人口多划分的责任田也多,再也不是以前哪种娃娃多在生产队里挣的工分少而分的口粮少的窘境了。我们家当年一年下来就有了够全家人吃几年的余粮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家里有那么多粮食。从此日子也逐渐好过起来了;父亲也终于吃上了十年的饱饭。村子里的人生活条件也慢慢地改善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老母亲身体还好,儿孙满堂,颐享天年;孙子孙女有9人、已经有大学毕业的曾外孙子了。大兄、嫂已病故;大侄儿家住宁夏隆德县城,女儿上大专,儿子也在西安上学;大侄女家住宁夏银川市,儿子正在考研,女儿上大专。我二兄、嫂都在隆德县医院工作(退休近十年了);二兄生于1952年是当时已经有二、三百口子人的村子里唯一一个读过高中的人(老一辈中有一位曾上过大学在甘肃渭源县教育局当过文教局长的李姓乡亲)。二嫂子是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党员);女儿女婿都大学本科毕业、同在隆德县一中教英语;两个男孙子读小学,他们一家6口人都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俗话说“养儿像舅舅”,二兄就很像舅舅,舅舅是出了名的孝子,外公兄弟三人也是远近闻名的厚道人。</p><p class="ql-block"> 舅舅和姨姨(与母一娘生)家在距我们约十余里地的曹务乡罗林、张贞湾和上罗林村;听母亲说舅舅家以前较富有。外公亲堂兄弟是一大家子时有50多口人——需雇人种地呢;后来分家了,三位外公分到的土地也不少。可能是舅舅家祖祖辈辈都没有亏苦人的缘故吧,大外公曾接济过好多贫困的亲戚乡邻是出了名的大善人;可是我前后有四位大外婆亡故了,第五位大外婆带着来了大舅舅(与舅舅家同是“高”姓)和一位姨姨,又生了二舅舅和三位姨姨,大外公临走时舅舅和姨姨尚年幼,大外婆含辛茹苦的把他(她)们一个个都养育成人。我外公排行老二,母亲和姨姨年幼时我外婆也病故了……!外公又找了一位外婆(恰巧是我奶奶的妹妹,外婆很疼爱我们兄妹);外公有我舅舅后又病故了……!我三外婆也丟下一位姨姨和一位舅舅亡故了……!三外公与我第二位外婆续亲生了一位姨姨和一位舅舅。外公把我母亲、姨姨和舅舅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养育大了。听人说,舅舅家出了哪么多事是因为有一家亲戚是分水先生和舅舅家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儿(真实性有待考证)就害了舅舅家(听母亲说,舅舅家盖新上房时大白天有野狗叼着死婴头颅骨置于舅舅家新盖房子的桌子下面?),临近解放时,舅舅家的土地还是不少的,应该化分成地主或富农成分的,但外公对生活困难的邻里乡亲的照顾和接济是有口皆碑的,在众乡亲的一致请求下舅舅家就划分为上中农,所以也就没有影响到我父母亲入党、舅舅上学参加工作和我们兄弟及表弟妹们的上学和参加工作的事。</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长兄如父”,二兄、嫂在我们兄妹和亲戚谁家有困难的时候总是会尽力而为接济的;不单是供给我上学及复读而且还把侄男子弟和外甥个个都如同拉扯自己的孩子一样拉扯和资助完成学业与就业;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很不错的。我三兄、嫂两男一女三个孩子也成家立业了(大儿子专科生),都住在宁夏银川市,三男一女四个孙子和一男一女两个外孙子都在银川市上小学。三个妹妹的孩子也成家立业了;大妹家住农村,一男两女三个孙子和一男一女两个外孙子也在上小学。二妹家的大儿子在北京读研毕业后在西安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媳妇也是在北京研究生毕业的,就职于西安市公路系统单位并任党委书记;男孙子上小学。二儿子在北京交大毕业后留北京工作。三妹大女儿(专科生,党员)家住西安市,小男外孙子上小学;二女儿、儿子(专科生)家住银川市,孙女上幼儿园,外孙子、孙女上小学。我在隆德县医院儿科工作,儿科副主任医师;爱人是庄浪县岳堡学区教师(已退休);我也是我们村子里年龄差不多大小的伙伴中唯一一个读过高中的人;大儿子在哈工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时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上了本校硕士研究生(本来可以选择保送上哈工大、天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西安交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上海交大的硕士、博士连读五年的研究生的,儿子选择就读了哈工大的研究生);现在他很后悔没有硕、博连读;他在大学入党,现在在华为西安公司工作;小儿子大学毕业后校招至江西丰城市发电厂工作;女儿在长沙市湖南商业大学法学系就读。</p><p class="ql-block"> 回首过去的一件件、一桩桩往事好像就发生在昨日,风风雨雨60年仿佛都在眼前如同一幕幕影视剧一样闪闪而过。</p><p class="ql-block"> 我是11岁(1971年)才上小学一年级的;虽然是静宁县人但隆德县城和桃山乡与我家所在地的静宁县城和曹务乡所在地的距离正好都近一半(距隆德县城大约是六十里地,距桃山乡所在地的夏坡村五里地)。记得在桃山学校上一年级时因为天天停课闹革命没有老师上课,与我们邻村的桃山乡壑现小学如世外桃园一样;学校只有一位老师,是河南籍人,名叫许来友;大兄长领着我来到这所学校读书;学校有一、二年级两个班,老师让我们在学校院子里的地上用小木棍划着认识了好多字,今日还记忆犹新。后来我们村也有小学了,小学五年,初、高中四年就毕业了。当时,我要步行十余里路到曹务乡驻地李家店村那里上中学呢;1979年高中毕业了。那时我们的课本主要以《毛泽东著作选读》为主;大多时间要在学校的田地或校办工厂以及生产队的田地里参加劳动呢。时至今日我还能背诵《老三篇》,也慢慢地能够理解其中高深而不朽的思想内涵了。在闲时,我总还是爱读读《毛泽东选集》;我认为:毛泽东思想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且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源远流长的五千多年华夏文明的光辉结晶。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是我们的先辈们如同“老愚公”一样“每天挖山不止”一代一代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我们应该坚信“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是我们今天的立国之根本和强国之保证。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踔厉奋发向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p><p class="ql-block"> 1985年7月,经过6年的复读,我终于考上了宁夏固原卫生学校;六年的复读生活真的是一言难尽……!我是从学理科转学文科才考上中专后被宁夏警察学校录取而又因为视力差的原因再转上固原卫校的;于1988年7月固原卫校毕业后分配到隆德县医疗卫生单位工作至今;但还需要再继续工作4年才能达到了档案的60岁退休年龄呢。</p><p class="ql-block"> 最后就以我的拙作《华甲之感》为本文划上句号吧。</p><p class="ql-block"> 七律</p><p class="ql-block"> 华甲之感</p><p class="ql-block"> 王国贤</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p><p class="ql-block"> 五九六零遇灾年,野菜树皮渡难关。</p><p class="ql-block"> 少衣少食少欢笑,有风有雨有温暖。</p><p class="ql-block"> 十年文革学毛选,六载复读上中专。</p><p class="ql-block"> 养育儿女头等事,多情求远享美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