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6日王晓老师中医讲座【滋阴派和扶阳派】

妙舞人生

<h1>2024年2月26日王晓老师中医讲座【滋阴派和扶阳派】<div>图文视频/妙舞人生<br> 2024年2月26日早6点半,准时来到中医晓说中医养生直播间,聆听学习王晓老师继续讲述【滋阴派和扶阳派】<br>人们的营养摄入充足,阴已经不缺,现在的人问题主要出现在哪儿?<br>到底现在扶阳是对的,还是滋阴是对的?<br>我们应该如何去进行扶阳补气?</div><div> 在中医理论中滋阴派和扶阳派有很大的争议,我看了很多书,思考了几年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以补气助阳为主的这么一个思路。滋阴派创派祖师,朱丹溪,生活在元代,家住当时叫鹜州,就是今天的浙江义乌,现在的义乌很有名气,制造业非常发达。可在古代,明朝之前义乌是个很穷的地方,老百姓经常是食不裹腹。从营养学来讲,营养就是中医所说的气血,这阴阳就是一进一出的关系,摄入和吸收是阴,利用和排泄是阳,吃不饱饭是阴会受损,营养气血的摄入量不够,阴虚,阴虚火旺。人的身体里缺乏了气血营养,气血就会消耗得特别快,免疫力就会低下,病毒病菌就会入侵。就跟我们国家刚解放百废待兴时,美国则发动了朝鲜战争,当时毛主席把这个事情看得很明白,要是美国真的把朝鲜占领了,下一个目标就一定是入侵中国,所以,毅然决然地抗美援朝,按照当时中国的国情来说,要负担一扬战争是很困难的,但出去打总比等到后来在国内打要强,所以,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在朝鲜打赢,否则,等他打进来了,那损失可能就是十倍、百倍了,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免疫力会把病毒病菌尽可能地挡在体外,要是让它进来了,就要消耗十倍百倍的气血才能把它消灭。元代人的寿命比较短,平均寿命也就四十来岁,很多人年纪轻轻的,得个什么急病,感染病,很快就死了,这就是朱丹溪生活的时代,所以,<span style="color: inherit;">滋阴派“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理论在元代贫穷时期是正确的,一点错都没有,人们经常吃不饱饭。人吃不饱饭,首先影响的是阴,得的都是急性病,烈性病,传染病。那里没有什么老年病,慢性病。因为还没等到老年就死了,而现在,时代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变了,营养摄入非常充足。现代人,跟古代人比起来,我们的特征是,吃得多、吃得好,吃得肥甘厚腻。还有就是现在的寿命都延长了,七十岁算中年人,钟南山院士八十多岁了,还到处跑,那里有疫情,他就去哪里,身边八十多岁还能骑着自行车到处跑的人到处都是。所以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理论,放在现在,是不合适的。</span></div><div> 国际上划分年龄的标准是:45到59岁的人群称为中年人,60到74岁的人群称为年轻老年人,75以上的才称为老年人,把9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长寿老人。现代人,跟古代人比起来,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有了很大的不同,人们的营养摄入很多,我们的特征是,吃得多、吃得好,吃得肥甘厚腻。阴已经不缺乏了,现在的人问题主要出在,吃多了以后,损伤脾胃。缺乏运动,阳气升不起来,因为空调的大量使用,体内寒邪比较重,气血亏虚,人体的真阳正气都被寒湿邪气给压住了。所以,现代病的根源,就是正气虚衰,寒湿过盛,人体的正气被寒湿压住,升腾不起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风湿骨病,很多病都是这个原因。我前面讲了脾和肾的作用,都会比较祥细地强调正气的作用,正气不足风寒湿邪就会入侵,体内绝大多数都是正气和邪气贡存的,正气能压倒邪气,人就健康,正气压不信邪气,人就要生病。所以,人生病的过程都是正气和邪气的斗争过程。所谓不同的病,根子上是一样的,都是正气不足,邪气侵害了人体,不同只是不同的邪气侵害的部位不同,每个人不一样,所以,想要从根本上治疗,想要彻底恢复健康,就得从正气气血入手,从先天之本的肾和后天之本的脾胃去调理,把气血补足了,才能谈得上从根本上去治疗,不然,无论你采取中医还是西医,只要你没治到气血,那就只是在治标,没治到本,疗效也是无根之木了,风一吹就倒了,疗效是不稳固的,一遇到合适的环境,病就又犯了。很多人治病多年,尤其是早期的风湿,好像很好治,炉子边烤烤都有效,帖个膏药或者做个理疗,拔个罐,艾灸一下都能有效果,当时都做到不痛不痒,还有一些西药的吃激素,打封闭针等疗法,当时都能不疼了,好象是好了,可一到下雨阴天,它就又犯了,而且比上一次还厉害,因为上次只治标没治本,有些连治标都算不上,治标是袪除局部的风寒湿邪,比如泡药酒,外用热敷等是治标。但你体内正气不能快速占领这个地方,很快风寒湿邪又会占领这个地方。所以外用方很难治本。吃激素,打封闭针等疗法是麻痹神经,让你暂时不疼了,连治标都不是。还有高血压的降压药,用化学药品扩张血管开,血压是降下来了,可心脏和血管不搭配的问题没解决。高血糖吃降糖药,刺激身体多分泌胰岛素,或者干脆阻断你对食物的吸收,这也是连治标都不算,是在掩盖真相,对真正治病一点用也没有,还会加重病情。所以,靠药物只能缓解症状,治病是不行的。还是要想办法增加正气,驱赶邪气,增强体质。前些年有一位李可老中医,这位老先生很传奇,在十年动乱时期被冤枉判了刑,在监狱里靠着几本书自学的中医,出狱后开始行医,到2013年去世,行医四十年,创造了一个中医急救的神话。凡是心衰、脑梗、脑溢血、心脑血管突发之类的患者,在别的医院都是送手术室抢救,在李可所在的医院,就是送中医科开中药,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抢救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只要病人还有一口气,他就能把人救活,这样的神话真的让人不敢相信。我后来仔细研究了他的方子,就是他找到了治疗现代病的根源,就是正气虚衰,寒湿过盛。再就是他的胆子大,他几乎所有的方子里,都会用到叫附子的药。<br> 附子是强力扶阳的药,大热大毒,根据现代药理学的研究,15克附子就能毒死一头牛,很毒很毒,国家药典里规定每人每天附子的使用量不能超过9克,但李可给患者开出的是200克起步,300克很平常,我见过他给人开过500克附子,这么大的用量,这么严重的违规,真不是一般人敢做的。所以,李可先生的方子都是公开的, 老先生从来不藏私,而且他也教了不少学生,但至今没有再出来一个李可。我并不是说要提倡大家去用附子,主要是讨论扶阳是对的还是滋阴是对的,这是今天这堂课的主题,从李可先生的用药,以及最终的效果来看,我们说现代人普遍的就是阳虚,需要扶阳,李可在世时说,现在人生病寒温十有八九,热症百不存一。人体只要正气充足,阳气上升有力,气血营养可以顺利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基本上就不会得什么病,就算是得了病,补足了气血营养之后,气血就能把寒湿邪气赶出去,把身体的病治好。怎样扶阳补气呢,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在金参丸里添加人参的原因,人参在扶阳急救方面虽然没有附子来得快,但它无毒,很安全。有学员问我,人参太貴,自己做金参丸能不能不加人参,我回答倒也不是不能,但是你不用人参,用五倍的党参代替人参也行,如果完全不用这个扶阳的热药,这个方子的效果就比较差了。人参有拔出肾水以助肝阳的作用,如果没有人参,金参丸就名不符实了。益肝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br> 三十三岁脑瘤术后患者的咨询和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指导;</div><div> 八十五岁一体多病患者的咨询和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指导。</div><div>视频:<br><h1>1.滋阴派“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理论在元代贫穷时期是正确的<br>2.人生病的过程都是正气和邪气的斗争过程<br>神医李可创造了一个中医急救的神话<br>3.现代人普遍的就是阳虚,需要扶阳<br>现在人生病寒温十有八九,热症百不存一<br>4.三十三岁脑瘤术后患者的咨询和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指导<br>5.八十五岁一体多病患者的咨询和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指导<br> 非常感谢王老师无私奉献给我们的中医知识。王老师用中华民族三千年老祖先抟下来的中医理论,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念。中国老祖先太有智慧了!王老师的中医讲座更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感谢王老师用她丰富的学识和医者仁心的善良与爱心指导我们健康生活和中医知识的普及学习。<br> 聆听学习王晓老师讲述的【滋阴派和扶阳派】<br>,理论性、知识性、实用都很强。王晓老师是中医学院的专业教师,又是营养学老师,她从小热爱国学,爱研究,勤于实践,知识丰富,医术精湛,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王晓老师对中华国宝传统中医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分析药效和病例准确严谨明了,并为患者给出了治疗和调理的方法。王老师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开播中医课堂,用普通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的语言和道理普及中医知识,不图名利不为回报,最欣赏她的:“但行善事莫问前程”的奉献精神,只为普通人都能学到中医知识,获得健康,王晓老师宣传中医弘扬国粹功德无量!值得为她的善行美德点赞喝彩!<br> 每天收看聆听王晓老师讲授的中医知识,学习长知识增见识。一边听课一边录视频,纪录整理课堂内容,认真学习做作业,确实让人感觉受益匪浅。做成美篇保存, 一是方便自己学习查阅,同时也方便大家学习借鉴。<br>作业:<br>1.跟古人相比,现代人的饮食特征是什么?<br>2.滋阴派“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理论放在当下来看是否合适?<br>3,现代人得病的根源,主要是什么?</h1></div></h1> <h1>1.滋阴派“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理论在元代贫穷时期是正确的</h1> <h1>2.人生病的过程都是正气和邪气的斗争过程<br><div>神医李可创造了一个中医急救的神话<br></div></h1> <h1><p>3.现代人普遍的就是阳虚,需要扶阳</p><p>现在人生病寒温十有八九,热症百不存一</p></h1> <h1>4.三十三岁脑瘤术后患者的咨询和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指导</h1> <h1>5.八十五岁一体多病患者的咨询和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指导</h1> <h1>作业答案:<br>1.跟古人相比,现代人的饮食特征是什么?<br></h1><h1>答:①.肥甘厚腻<br> 现代人,跟古代人比起来,我们的特征是,吃得多、吃得好,吃得肥甘厚腻。<br>2.滋阴派“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理论放在当下来看是否合适?<br>答:②.不合适<br> 滋阴派创派祖师,朱丹溪,生活在元代,人们经常吃不饱饭。人吃不饱饭,首先影响的是阴。而现在,时代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变了,营养摄入非常充足。所以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理论,放在现在,是不合适的。<br>3,现代人得病的根源,主要是什么?<br>答:③.正气虚衰<br> 现在的人问题主要出在,吃多了以后,损伤脾胃。缺乏运动,阳气升不起来,因为空调的大量使用,体内寒邪比较重,气血亏虚,人体的真阳正气都被寒湿邪气给压住了。所以,现代病的根源,就是正气虚衰,寒湿过盛。</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