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第一古刹——潮州开元寺

鸿洪宏红

<p class="ql-block">开元寺位于潮州市区中心的开元路东段,之所以被称为开元寺,是因为唐玄宗李隆基崇尚佛教,下诏天下各州郡各建一大寺,用其年号“开元”为名以便百官朝拜,作为“祝圣道场”。据说国内现仅存四座唐朝的开元寺,与泉州开元寺齐名。</p> <p class="ql-block">潮州 开元寺被誉为“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是粤东第一古刹,也是与大开元寺、泉州开元寺、福州开元寺并称“中国四大古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前身为荔峰寺,始建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是以唐玄宗开元盛世年间的年号“开元”命名的寺庙,元代称开元寺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起改称为“开元镇国禅寺”,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开元寺,依旧香火不断,在千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现如今俨然成为潮州古城的地标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寺一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p> <p class="ql-block">现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个不同朝代的建筑艺术,香火鼎盛。“文革”期间,开元寺曾遭严重破坏,1982年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资,进行全面维修,使开元寺重现昔日风采。</p> <p class="ql-block">经宋元明清及今,先後十次大规模修建,其建筑格局大致分为三部:中轴为照墙、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东侧为客堂、地藏阁、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诸天阁、形成宠大的四合院式古建筑群。其主要殿阁均为木石材料,凭木榫紧密衔接,用龙头斗拱迭起支撑,层层向上散开,最多达十一层,承受殿顶的巨大压力,殿顶为四重檐、双滴水,有鸱尾和双龙夺宝装饰,琉瓦彩甍丹墙,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整个开元寺大半都是香港首富、潮州人李嘉诚出资对他出资捐钱重修的。</p> <p class="ql-block">寺内还有一座金漆木雕千佛塔为潮州明代的木雕精口,塔高六尺,呈六角形,计有七层,各层图案变化多端,金瓦翘檐,各悬风铃,门户相望,栏循交错,各层圆拱门之内,均刻佛像,门前则分别雕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神像,塔顶坚五层玲珑剔透小塔。整座千佛塔,结构复杂,精雕细刻,是古代广东境内四座千佛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前的两座石经幢,年代比天王殿建筑本身更久远,据考证是唐代开元寺始建时的遗物,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上面刻有力士、覆莲、双龙夺宝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一座造型典雅精巧的红铜香炉,炉沿镌刻汉文“开元寺禅堂香炉一座永远供奉三韩弟子任国祚”。(三韩是新罗、百济、高句麓,即今之韩国与朝鲜),据传为唐代来此参学的韩国僧人所赠,1986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莅寺时,曾驻足观赏良久。图片</p> <p class="ql-block">殿内东侧悬挂着重1500余公斤、高1.7米、口沿1.05米的大铜钟,是宋代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潮州金刚经社铸造供奉开元寺的,钟面平滑,无砂眼铸痕,至今仍音声悠扬,完好如新。</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前栏楯和殿前月台围栏78块,分别雕刻“释迦牟尼出家”、“白马窬城”、“青山断发”等佛教故事;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触目皆是。栏正中“佛日增辉,0常转;皇风永扇,帝道遐昌”的石刻大栏板,每字如斗大,也是唐代佛教艺术文物。</p><p class="ql-block">图片</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中,珍藏着清代乾隆年间《龙藏》一部,系当时年居八十高龄的开元寺方丈静会法师餐风饮露,步霜踏雪,历尽艰难险阻,跨越万水千山,晋京所请,共7240卷,分装在724函中,当年只印100部,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已屈指可数。</p> <p class="ql-block">潮州开元寺内现存四座唐代石经幢,为当年建开元寺时所造。历经千年风风雨雨,石经幢上的文字准提咒依然保存完整,清晰可见,石雕双龙戏珠依然灵动典雅。</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大雄宝殿前四座石经幢,分别为5米8层、7米25层,由石雕构件迭砌而成,乃开元寺始建时所造,已历一千二百馀年,虽石表严重剥蚀、图象斑驳,但其线条明快、手法凝炼的雕刻如力士、覆莲、双龙夺宝等图案以及《准提咒》、《尊胜咒》及梵文尚隐约可见。</p> <p class="ql-block">这座千年古寺规模庞大,全寺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玉佛楼为中轴线,其中,山门外照壁嵌有“梵天香界”石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