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漫游(六)——中缅极边第一村

自由然

<p class="ql-block">2月29日,参加了当地中缅边境一日游。</p><p class="ql-block">参观景点为:打洛口岸、独树成林、极边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中缅极边第一村,说的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打洛镇龙利村。</p><p class="ql-block">龙利村,是打洛镇最抵边境线的村寨,距打洛镇政府5公里,与缅甸接壤,距缅甸第四特区曼回村仅间隔800米。</p> <p class="ql-block">龙利村景区内国境线长5.4公里,有4块中缅界碑,分别是226号界碑、226号副桩、227号界碑、228号界碑,其中226号界碑距村寨仅有100米,226号副桩仅距村寨20米,227号界碑距村寨50米,体现真正的“极边”,景区距国家口岸打洛口岸6公里,出境到缅甸仅7公里。</p> <p class="ql-block">景区围绕并结合龙利村蕴涵的独有的边境文化、傣族文化、东南亚风情文化,以及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龙利村居民守护祖国的领土完整的爱国情怀而打造。</p><p class="ql-block">如今居民依然保留并延续了祖先流传下来的古老的扎染、造纸、打铁、制陶、榨糖和酿酒等非遗文化传统项目,诉说着古老的龙利村寨的历史与傣家人的智慧。</p> 极边第一村——龙利村 <p class="ql-block">旅游团由边防联军接待,我们的团名也改成第三团,导游就是我们的“连长”。</p> 坐上村里的电瓶车,走出村门去边境线 <p class="ql-block">这棵树长在缅甸境内,但叫和平树。</p> 铁丝网的那边就是缅甸 <p class="ql-block">左边的铁丝网和右边的隔离杉墙之间有一个开口,这是便于当地村民出入境劳作、民间走动留的出入口。每当村民出入,必须出示身份证。</p> 而我们则不能跨越这条红线——国界线 这叫一脚跨两国 大家纷纷在此拍照留念 这儿一个大大的NO!!!提醒大家不可进入和跨越。 这里面有两条边界墙,中间地带是对有争议的国土面积的处理方法。 <p class="ql-block">龙利村内经过的边境线地图,村民联防兵守护着1.7公里的边境线</p> <p class="ql-block">村寨里村民种植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椰子、香蕉、竹林等果木,处处郁郁葱葱,充分展现了亚热带风光和异国情调。</p> “连长”在讲香蕉和芭蕉的区别 <p class="ql-block">两个硕大的菠萝蜜吊挂在树干上</p> 火龙果田 芒果树 <p class="ql-block">柚子树</p> 木瓜树 <p class="ql-block">就这样,沿着国境线一直走,一边看。</p><p class="ql-block">一边是国境线,一边是村寨绿油油的、结着果实的富饶田地</p> 木瓜 226号界碑 <p class="ql-block">火龙果是这样长着的,我还是第一次见过。</p> 火龙果田里的灯是为增加火龙果的日照时间,对增产和生长有力。 <p class="ql-block">橡胶树。</p><p class="ql-block">这是西双版纳区域内的支柱产业。</p> 火龙果田地 村寨一角 村民的第四代吊脚楼 226号界碑附桩 <p class="ql-block">朋友在226号界碑附桩,体验站岗一分钟</p> 一水两国——好像这条小河流入缅甸 <p class="ql-block">边境线中国境内农村欣欣向荣、田地绿油油水汪汪;</p><p class="ql-block">边境线缅甸境内房屋破旧、土地荒芜,甚觉凄凉;一墙之隔,水火两重天。</p> 长在中国境内的友谊树 <p class="ql-block">227号界碑(没走到景区内的226号界碑)</p> 通向龙利村水果市场 龙利村的水果市场,我们花了5元钱买了一大兜子火龙果,忘了拍照,也忘了数数几个,反正我提不动,估计的15-16斤 <p class="ql-block">龙利村养的硕大乌龟——打开视频看看,我没见过这么大的汗乌龟。</p> <p class="ql-block">进入村中,一栋栋吊脚楼充满民族风情,屋顶深蓝色琉璃瓦片闪烁着光芒,在各色盆栽的点缀下显得美观大方。</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吊脚楼换上崭新的琉璃瓦,一楼进行水泥硬化,一部分用于停放小轿车、三轮车,一部分摆上茶台用于接待客人。越变越美,村民生活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龙利村依托1.7公里的国境线打造“极边第一村”,正在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p> 村内的排水沟 这样的吊脚楼和居住环境,喜欢不? <p class="ql-block">这一天行走在边境线上,除了感受自然和人文的风光,还亲眼看到守卫在一线的护村队、民兵、联防官兵、警务官兵的日常工作;也深刻感受和体验到这一群默默为祖国守卫和平的使者们思想境界;“我为祖国站岗5分钟”“我为边境巡逻”——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国家、国土、国防、国民、国门”的神圣职责。</p><p class="ql-block">我为边境村民淳朴、善良、爱国、尊法、所感动,也为他们默默地付出道一声感谢!你们辛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