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寺

伞妈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九,开工上班第一天,我们错峰出行,去宝山寺参观。宝山寺位于罗店镇练祁河北岸,距离我家约1小时车程。</p> <p class="ql-block">刚到寺门口,天降大雨</p> <p class="ql-block">雨后初晴</p> <p class="ql-block">展现眼前的宝山寺,2005年移地重建,2011年对外开放,占地面积达3.3万㎡,建筑面积约1.2万㎡,是全上海规模最大的寺庙。也是中国唯一荣获鲁班奖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这座始建于公元1511年的古寺,历经500多年岁月涤荡,经过多次变迁、兴废、更名和重修,既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又融合了大气的唐宋式样,复古壮丽!</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建筑中的每一个构件规格都各不相同,工艺十分奢华。</p> <p class="ql-block">全寺采用非洲红花梨纯木、纯手工榫卯搭建,主殿没有使用一颗钉子,不愧为全国唯一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鲁班奖”的奇作!</p> <p class="ql-block">栏杆采用了唐式建筑中最为经典的寻杖绞角造,工艺精湛、优雅大方</p> <p class="ql-block">寺内,红梅绽放</p> <p class="ql-block">十元一份斋饭</p> <p class="ql-block">寺内的“祇园”,是座约20000㎡的唐风古典园林,坐拥全球第一座七层纯木仿唐高层建筑,塔、阁、楼、水榭等皆由纯花梨木打造而成,整个园林树木花草相映、溪石流水相伴,与天王殿、大雄宝殿等遥相呼应,组成最大唐风建筑群,一秒穿回盛世大唐</p> <p class="ql-block">园林名字取自“祇树给孤独园”的佛典,用简约的造景艺术,将山、河、池、绿植等自然景观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融为一体,装饰不多,却极具禅意,营造出素雅宁静、自然极简的幽寂之美。</p> <p class="ql-block">一步一景,巧思设计;一木一梁,精雕细琢</p> <p class="ql-block">标志性的七层浮屠塔</p> <p class="ql-block">塔是整个宝山寺的制高点,也是祇园当仁不让的C位。宝塔以应县木塔为原型,同时结合敦煌壁画中佛塔造型设计,塔高 55.3 米,基座呈正四方形,运用了传统叉柱造、柱上井干壁体等构造方式,与盛唐时期木结构佛塔的经典形象如出一辙。</p> 精妙绝伦 <p class="ql-block">水心榭,三面临水的休憩平台。主体建筑通过回形游廊衔接,游廊外以梁、柱等凌空架于水面之上,形成观景平台,凭栏倚水,坐憩眺景,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佛香阁采用正八边形,主体为双重檐攒尖顶楼阁式建筑,顶部装饰有金色宝顶,与北京颐和园的核心建筑佛香阁有异曲同工之妙。</p> 松涛轩位于祇园中心的花木深处,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 <p class="ql-block">四面开敞,不设门窗,很是别致。可惜没有开放,不能进入参观。</p> <p class="ql-block">跨越500多年光阴的宝山寺,将中国九、十世纪蔚为壮观的唐宋风致重现在世人面前,处处诠释着禅意与古韵相融合的东方美学。</p> <p class="ql-block">殊不知,最初的宝山寺并非庙宇,而是明正德六年一位唐姓人家的宅院,在清朝时才被改造成一座佛寺,可惜历经多次战火和灾害,佛寺迭经兴废,颓败不堪。</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市佛教协会重新将寺庙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同时开始造围墙、砌石驳,扩建寺院,并于2002年10月改名为“宝山寺”。</p> 目前我们看到的宝山寺建筑大多为近代重建,只有天王殿(原祖堂塔院)和大雄宝殿(原真武阁)两处为原有文物建筑。 <p class="ql-block">仰看蓝天白云,侧听木鱼风铃,那一刻,暂别浮躁和喧嚣,内心瞬间得以安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