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京,国之都也。京之华,奋/安泰,存/袤mào远,阅万象。冠/剑戟jǐ峥嵘 以据中正。</p><p class="ql-block">史华汤汤shāng,肇zhào百宫室shì之鸿图基业,崇丽威灵,是以/长城伫立,领武事,御狼烟,庙堂之上,纵横捭bǎi 阖hé,协/天人之赞,护佑/沃wò野安宁。</p><p class="ql-block">故/极目盛游,笑看风云,气魄/贯坤乾,度duó/宏规之翼yì 以展博大。紫禁巍巍,历/八百载之景呪kuàng 骈臻pián zhēn,傲然寰huán宇。</p><p class="ql-block">其/中轴和合,昔/前宫后市,左祖右社;</p><p class="ql-block">今/四方延展,营楼台,披广路,或/钛金穹顶,或/悬臂高挂,或/镂lòu 空编织,高/可达天,降jiàng似遁dùn地。万般无阻,流耀缤纷,盖/宇宙之极观,非/壮丽无以慨叹。</p><p class="ql-block">容/生命伸张 以饰多元,群贤熙熙,纳/天下士之 风华正茂,钟灵毓yù 秀,颂叹/文脉赓gēng续,虽/suī物换星移,族群聚散,然则/京韵常在,入/千门万户,且歌且舞,戏腔幽婉,衣袂mèi翩piān然,演尽/烟云悲欢。</p><p class="ql-block">英俊之域,商贾 gǔ 福辏còu,百货骈pián阗 tián,亦/从容无疆。</p> <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1.景贶骈臻:出自大明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1420年12月8日),永乐皇帝颁布诏书:“爰自营建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天人协赞,景贶骈臻。”意思是,希望上天赐予的奇异美景一并到来 。骈臻意思为并至,即一并到来。景贶即贶景,上天赐予的奇异美景 。</p><p class="ql-block">2.“前宫后市,左祖右社”是指中国古代建筑布局模式。前朝后市,就是说,皇城的前部是朝廷,是帝王上朝听政之处;皇城的后面是市场,是都城的商业交易之地。围绕皇城中心所安排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用意在于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尊严。左祖右社,就是说,皇城的左边是太庙,也就是帝王们祭祀祖先之处;皇城的右边是社稷坛,也即帝王们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p><p class="ql-block">3.“商贾辐辏”和“百货骈阗”都是描述商业繁荣的词语。商贾辐辏是指商家互相合作,形成一定规模的商贸集团,通过联合起来扩大商业活动的范围和规模,实现更好的利益和经济效益。</p><p class="ql-block">4.物阜民安:物阜民安,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足。出自 《后汉书·刘陶传》。</p> <p class="ql-block">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的光辉之处就在于,通过多年的奋斗使我们国泰民安,地域广阔,包罗万象。</p><p class="ql-block">回忆往昔峥嵘岁月,通过大家的努力奋斗,现在满眼望去,一片繁荣景色,百姓安居乐业。</p><p class="ql-block">我锦绣河山气贯长虹。这就是努力奋斗后一片国泰民安之景象。</p><p class="ql-block">宏伟的规划似大鹏展翅,展示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p><p class="ql-block">高大雄伟的紫禁城,历经800年傲然于世。</p><p class="ql-block">北京中轴线上的紫禁城,和众多建筑和谐相融,过去,皇宫在前,市井在后,左祖庙,右社稷,和谐统一。今天,向四方扩展,高楼鳞次栉比,大道流光溢彩,有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国家鸟巢体育场,有中国尊,有地铁网络。城市充满活力。放眼看都是极致,只有用壮丽,没有别的词汇能表达。</p><p class="ql-block">在这儿,多元文化互相包容下,不同形态的生命快乐生长自由发展,在这儿,地灵人杰,有识之士,,意气风发,风华正茂。中华文脉绵延传承,虽然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人群变迁,但京腔京韵走千家进万户,翩翩歌舞,戏腔悠远婉转演绎着兴衰成败,离合悲欢。</p><p class="ql-block">在这气度非凡的地方,商贾云集,物品荟萃,贸易发展淡定从容,前景广阔。</p><p class="ql-block">3000年的历史诗篇,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地,祝愿北京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建城史的来源——燕都</p><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p><p class="ql-block">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距今已经3000年。20世纪70年代,该遗址出土的牛头鬲(lì)、堇(jǐn)鼎、克盉(hé)、克罍(léi)等文物,见证了北京城历史之源。</p><p class="ql-block">今天说北京有3000年的建城史(具体以公元前1046年作为“燕都”建城的起始年代)。</p> <p class="ql-block">北京称为六朝古都,哪六朝:燕、辽、金、元、明、清均建都于此。</p><p class="ql-block">燕:从公元前1044年到公元前222年,燕国国祚(zuò帝位)822年。</p><p class="ql-block">辽:从907年到1125年,辽朝国祚218年。</p><p class="ql-block">金:从1115年到1234年,金朝国祚119年。</p><p class="ql-block">元:从1271年到1368年,元朝国祚97年。</p><p class="ql-block">明:从1368年到1644年,明朝国祚276年。</p><p class="ql-block">清:从1636年到1912年,清朝国祚276年,如果从进入山海关入主北京的1644年开始算,国祚268年。</p> <p class="ql-block">北京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最高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最低的地面为通州区东南边界。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p><p class="ql-block">北京的地理位置优越,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这也为后期有元朝、明朝、清朝直到现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都提供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北京八百多年的古都从哪里开始?</p><p class="ql-block">“建都史”中的“都”,指的是古代统一的中国的国都。镐京遗址(西安西郊)才是西周的都城所在。</p><p class="ql-block"> 宋代中国,宋、辽、西夏三个王朝鼎立,这一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为此后中国多民族的长久统一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也是在这一时期,北京从中原王朝的边疆重镇升格为北方游牧民族王朝的陪都。辽南京不止是陪都,还是当仁不让的经济和文化中心。金灭辽之后,在辽南京的基础上扩建金中都,北京的八百年建都史由此开始。可以说,辽南京的一百八十年陪都史,开启了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序幕。</p><p class="ql-block">从幽州,到辽南京,这座城市由北方军事重镇晋升为王朝陪都。到了金国,这座城市成了金中都,八百年的建都史由此开始。</p><p class="ql-block">考古学界,专家学者,政府规划文件,对北京建都史有更精确的“说法”,那就是北京建都史是从金中都开始,公元1153年,金国(金王朝)将都城从上京南迁至燕京(今北京),取名中都,北京的建都史以此为开端至2024年,准确的说应是871年。</p> <p class="ql-block">燕:西周初期,北京有个蓟国,本是商朝属国,历史悠久,是帝尧词条后人,姓祁。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词条封亲弟召公奭词条于燕国。</p><p class="ql-block">辽:建立辽朝的契丹,源自鲜卑词条,聚居于辽水上游一带,自称青牛白马之后。648年,唐太宗在契丹人领地设置松漠都督府,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唐朝末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兼并各部落。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契丹”。918年,定都临潢府词条(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p><p class="ql-block">金:建立金朝的女真,古称肃慎词条,唐朝时称为靺鞨,五代时臣属于渤海国,以渔猎为生。</p><p class="ql-block">1127年,金军南下,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东京开封府),掳走宋徽宗词条和宋钦宗词条,史称“靖康之难”。</p><p class="ql-block">金朝采行五京制,占据宋朝秦岭淮河以北土地后,增加一京城,六京分别是:中京大兴府(今北京)、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其中早期都城是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后期都城是中京大兴府(今北京)。</p><p class="ql-block">元:1206年春,蒙古各部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铁木真得到成吉思汗称号,定国号为“大蒙古国”。1221年,蒙古灭花剌子模。1225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与南宋联军灭金朝。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即位称汗,三年后升开平为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词条)。1267年,忽必烈定都燕京,四年后称大都(今北京)。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上都城和大都城成为元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都城,经历十一帝,107年。每年春分元帝即从都城大都前往此地,秋分时返回都城大都。1279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元朝灭南宋。</p><p class="ql-block">明:1399年,驻守北平的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燕王朱棣攻至应天(今南京),建文帝词条不知下落,朱棣词条即位,为明成祖。1403年,朱棣改北平为北京,名顺天府词条,随后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p><p class="ql-block">清:1583年(明朝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词条、父亲塔克世词条在古勒城被明军杀死,明廷下诏表示是误杀,同时授予努尔哈赤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和都督敕书。努尔哈赤便以盔甲十三副、部众数十人起兵。</p><p class="ql-block">1588年(明朝万历十六年),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1616年(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正式建国,国号“大金”,史称“后金”。</p><p class="ql-block">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沈阳城。1635年,皇太极打败林丹汗,取得元朝的传国玉玺,漠南蒙古词条各部向后金臣服。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成为清朝开国皇帝。</p><p class="ql-block">1644年(明朝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缢死于煤山东麓一株老槐树上。吴三桂开路,满清八旗入山海关,进占北京并定都于此。</p><p class="ql-block">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吴三桂追杀逃亡缅甸的永历帝,南明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的侯仁之先生曾经说过这个事情,他的算法是从武王伐纣开始的,因为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王,打败纣王后灭掉了商,建立了周王朝。周武王打败了商之后马上就进行分封,所以《史记.周本记》里就讲到了这样一件事,说“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帝尧之后于蓟”,其中的“尧”就是尧舜禹的尧,他的后代被封于蓟。这件事在《礼记》中也有记载,说周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两者不太一样,但是现在大家觉得,无论是“ 封帝尧之后于蓟”还是“封黄帝之后于蓟”的说法都可以,不过通常都取《史记》中的说法,觉得这个可能更靠谱一些。下面说得更生动,“未及下车”,打了胜仗之后还没下车就开始分封。用今天的说法就是搞统一战线, 因为那些人不是他本族,而是跟着他一起去灭商纣王的其他部落,这些部落助你出战,得胜后当然要给人家分封,所以尧帝的后人被分封到蓟这个地方,他们很可能就是当地的人,因此也就分到了这里。</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045年武王伐纣,那到了公元前7世纪,蓟国就被燕国灭掉了,蓟城也就成为燕国的国都。也就是说,燕国灭蓟国后,随之将政治中心北移至蓟国的国都蓟城。</p><p class="ql-block">燕国北迁都城的重要原因可能是为了加强对北方游牧族南下侵扰的防范措施。另外,蓟城位置比董家林古城的位置优越。蓟城位于太行山东麓的交通线上,但已进入北京小平原的腹地,便于控制南下,北上,东出的交通。再加上蓟城地处永定河冲积扇的脊部,还可免遭河水泛滥的威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