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那年 (原创)

药朝诚

<p class="ql-block">前不久,儿子给我发来一个微信截屏,上面有我写的一首诗,他说是在我的一个笔记本上发现的。一看,哈哈,确实是我写的,笔迹稚嫩,落款日期是1973年9月16日。瞬间反应,我说那是我30岁时写的。儿子提醒我,1953年到1973年我当时整20岁。20岁? </p><p class="ql-block">那诗是怎么写出来的? 当时是怎么去的北京?我苦苦追忆。</p> <p class="ql-block">  想起来了。那一年,父亲依然在榆次老家村里接受改造,母亲带着四岁的外甥和我一起在太原桥东街住。那也是我命运稍有转机的时候,因为我刚从集体所有制的晋源公社翻砂厂转入了国营的化二建公司加工厂。日常工作也有所改变,不再挖坑做砂模; 而是变成了每天爬电线杆,劳动强度大了些,但总归成了国企职工,工资每月多了8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那年我做过一件荒唐事。羡慕“红卫兵”群体,所以我用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身蓝色的新制服、一顶新帽子,到太原火车站候车厅找退伍军人换了一身旧军装。军帽也是旧的,帽檐有些塔拉,我用浆糊硬化了一下。穿上后,英姿飒爽,似乎发生了身份变化。</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20岁那年我还开始迷恋中国武术,拜了好几个师傅。第一个师傅是邻居二哥,武晋喜,学的是十路弹腿(属于长拳类)。 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省体工队的武术教练张喜贵,学习小红拳。一边看《三侠五义》,一边勤学苦练,幻想着某一天会成为展昭展雄飞或者白眉毛徐亮。</p> <p class="ql-block">那次去北京是送我的小外甥,母亲做了视网膜手术,不能再帮三姐照看孩子。那时从太原到北京乘火车需要十几个小时,我买了一个硬座两人挤着坐。当时小外甥正在闹肚子,一路走、一路拉。车上旅客很多,去厕所很困难,把我忙得不可开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三姐一家住在北京燕山石化的集体宿舍里,是二层,在楼道里做饭。我很羡慕姐姐姐夫能从太原调到北京工作。三姐夫安排了一辆卡车把我拉到了前门附近。我一个人游览了天安门广场、北海公园、香山和颐和园。那天晚上,我住在北京丰盛胡同一个四合院里,武向德伯伯(父亲的朋友)的一间老房子里。</p><p class="ql-block">那是我第一次首都北京。那首小诗是爬到香山顶峰时写的,应该是模仿了某个人的诗,穿着那身旧解放军军服,站在“鬼见愁”顶峰。</p> <p class="ql-block">  人生如梦,今天再读这首小诗,颇有感慨。我和儿子一起数了数,连工作、带学习、参加会议,我去了差不多50个国家,包括伊拉克和英国。退休后的我迷上了写作; 但真不会写诗。</p><p class="ql-block">每逢看到这首诗,也会想起了三姐。上小学的时候,总是她代表父母去参加我们班的家长会。母亲在世时最喜欢去三姐家。三姐笑起来的声音和母亲特别像。</p><p class="ql-block">刚才出去在小区走了一圈,一场小雨之后,草地上居然长出几个小蘑菇。没有忍心去采摘它们。 因为,我发现这几个蘑菇像我,个子虽矮但生命力顽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