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的感染预防

猪爸爸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简述</span></p><p class="ql-block"> 猪细小病毒病又称猪繁殖障碍病,被我国归入二类传染病。是由猪细小病毒所引起的一类猪的繁殖障碍病。其以传染性强,危害大等特点,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其特征是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而母猪没有明显临床表现。该病毒可以感染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主要表现在于母猪的繁殖性能方面。感染的母猪和公猪均是主要的感染源,而母猪产出的死胎等或者子宫分泌物都含有猪细小病毒,健康猪一旦接触就极容易感染,母猪在妊娠早期感染后胎猪死亡率高达80%以上。因此对该病的诊断和预防是生猪产业的重要任务之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 诊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1临床诊断</span></p><p class="ql-block"> 该病在母猪体现上并不明显,主要是一般妊娠母猪感染后会产出死胎,产下的存活胎儿也会因为体质弱而快速死亡。而且,当感染母猪再次受孕时,会对其正常的繁殖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无法正常分娩。不同妊娠阶段感染该病毒,会产生不同的症状。比如,在妊娠45天左右时感染会发生流产现象,在妊娠60天左右时感染会产出死胎,在妊娠60天后感染可产出存活胎儿,但是存活率较低。产下的仔猪会携带该病毒,并出现腹泻、体温升高等现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2解剖诊断</span></p><p class="ql-block"> 第一方面,对病死的母猪进行解剖检查,根据其子宫的病理变化来判断出现死胎、畸形胎等的主要原因:第二方面,对产下的死胎进行解剖检查,可以发现,死胎中有多处出血点,肝脏和肾脏肿大异常等病理变化来进行诊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3实验室诊断</span></p><p class="ql-block"> 1.血清学诊断:血凝抑制试验是检查的最常用方法,该方法方便简单、灵敏度高。2.病毒活性诊断:对死胎的脏器进行采样,检测病毒种类和活性。是一种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的方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防控措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1加强饲养管理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 猪的细小病毒病主要是因饲养环境卫生差,养殖方式不当为主要原因而高发。加强饲养管理的方式:一是要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定期处理粪污和加强消毒工作。可以使用0.5%漂白粉、l%~1.5%氢氧化钠溶液、2%戊二醛溶液、甲醛蒸气和紫外线照射等多种方式进行消毒。降低病毒的传播能力。二是提高母猪的体质,增加母猪的运动量,保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促进畜体的抗病力。三是对生活环境的调控,如温度、噪音等,冬季做好保温以及夏季避暑等工作,减少其对母猪的应激。四是科学饲养,合理调节饲料的配比,保证畜体得到足够的营养,注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五是推行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减低盲目引种所带来的疾病危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2设定免疫程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 根据地区流行病的不同发生状况设计合理的疫苗注射流程,根据母猪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接种疫苗,提高畜体的免疫水平。还应当定期检查抗体水平,含量较低或不合格时要及时补种,确保在妊娠时期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3科学合理处理疫情的发生</span></p><p class="ql-block"> 一是疫情发生初期要及时设定隔离区、治疗区等,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备处理。二是对病猪进行合理治疗,加强其免疫力,促进病猪的恢复。比如采取肌肉注射头孢类药物,2次/天,连用3天。对仔猪可通过皮下注射血清等方法。三是发现病死的畜体要进行科学的扑灭措施,采用高温或深坑填埋等方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4小结</span></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猪细小病毒的发生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在日常养殖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工作,做好疫苗接种,发现病例及时处理,降低猪细小病毒病的发生概率,避免造成大面积的爆发,引起更大的损失。这对养猪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