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座落在鲁迅中路318号上的沈园,与鲁迅故居是人们游绍兴必到的观赏景点。这次我们随金扬光影摄影团,“绍兴之旅”也首先选择了这两个景点。2024年1月27日上午,整个团队从上海世纪大道地铁站出发,经过4个小时左右的行程,到达了绍兴市开始三天采风之旅……。</p> <p class="ql-block">鲁迅故居</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绍兴鲁迅故里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241号,是鲁迅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修缮、保护于1953年。整个景区占地面积50公顷,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土谷祠、长庆寺、鲁迅笔下的风情园、鲁迅纪念馆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为人类保存和延续了绍兴古城的传统风貌,打造了保护故居、延续传统、展示历史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鲁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鲁迅祖居</p> <p class="ql-block"> 沈园原为沈氏私家花园,建于南宗时期,为宋代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布局很紧凑、精致,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特点。园内有假山、水池、亭台楼阁等建筑,还有碑廊、碎亭等文化景观,为人们提供休闲、游览观赏的好去处。整个园林主要由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大部分组成,形成了“断云悲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哀鸣”“碧荷映日”、“宫墙怨柳”、“踏雪问梅”、“诗书飘香”和“鹊桥传情”等十景。1963年被浙江省文化局核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沈园与绍兴鲁迅故里被国家评为5A级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沈园的整个布局,基本上是江南传统园林的自然式一个局。根据江南风格和园区空间范围,分为三个“园中园”——南苑、东苑和北苑,北苑为古恋区,保存了许多的古代遗迹为主体苑区;南苑为纪念区,二者仅一墙之隔;东苑以陆、唐的爱情故事为主题,与南苑、北苑之间为洋河弄,仅一之隔。</p><p class="ql-block"> 在院落格局中,各个园区均以水为景观主体,采取规则的中轴对称布局,并自由聚合。所有建筑都朝向水景,景物的安排也从高度上来看有一个从外向内跌落的趋势,这是江南园林中以水体为中心的园林常用的“内向性”布局特点。</p><p class="ql-block"> 另外,从三个“园中园”的景观空间序列中:高低错落、曲析参差、起转承合、主次分明等环节的有机结合中,充分突现了我国古典园林,对景观处理角度中力求“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的对比效果。</p> <p class="ql-block"> 沈园创建于南宋时期,据史书记载,系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故居。曾在沈园私家花园中居住多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故事。沈园之所以闻名于世,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紧密相连。据传,陆游与其原配夫人唐婉曾居住在沈园。然而,由于唐婉未能生育子嗣,加上陆母不喜欢她,最终导致两人被迫分离。数年后,陆游重游沈园,看到了唐婉的题词《钗头凤》,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沈园》诗二首。其中写道:“紅酥手,黄腾酒,滿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这使得沈园和陆游的爱情故事成为了千古绝唱。</p> <p class="ql-block"> 《沈园二首》是宋朝文学家陆游的优秀作品,这是他75岁重游沈园时为怀念其原配夫人唐婉而创作的两首悼亡诗。第一首诗写触景生情之悲,首句写斜阳黯淡、画角哀鸣,是通过写景渲染悲凉的氛围。后三句写物是人非的反衬手法,描述了世间悲凉。第二首诗写诗人情感的专一,也用反衬手法,以草木无情反衬人物的深情。全诗体现了陆游忠实、笃厚、纯洁、坚贞的品格。写的深沉哀婉,含蓄蕴藉,但仍保持其语言朴素自然的一贯特色。</p> <p class="ql-block"> 《沈园二首》</p><p class="ql-block"> 宋代诗人:陆游</p><p class="ql-block">(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p><p class="ql-block"> 沈园非复旧池台。</p><p class="ql-block"> 伤心桥下春波绿,</p><p class="ql-block"> 曾是惊鸿照影来。</p><p class="ql-block"> (二)梦断香消四十年,</p><p class="ql-block"> 沈园柳老不吹绵。</p><p class="ql-block"> 此身行作稽山土,</p><p class="ql-block"> 犹吊遗踪一泫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