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网红打卡地:“板路街”

王坚敏

<p class="ql-block">  “​扯板路”,是一句地道的桂林话,相对于四川的“摆龙门”,北方的“唠嗑”……</p><p class="ql-block"> ​有亲友告诉我,桂林七星区新建了一条“仿古”商业文化街,主打民国商业风,去年一开张,就引来很多美女在这里拍“穿越”人像照。</p><p class="ql-block">​ 春节里的一天,慕名到此打卡,虽然街上稀稀拉拉没有几个行人,开门营业的店铺也不多,但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是挺深刻……</p><p class="ql-block"> 这个由七星区相关单位创建的文旅项目,与目前桂林的“东西巷”文化街、大河文化坊等文旅项目相比,我的观察是:花钱不多、创意挺好、市民喜闻乐见。</p><p class="ql-block"> 信昌板路文化街,座落在桂林东城高新万达广场附近,南城环一路与兴和路交汇处的东南位置,那里有一个商业楼盘“信昌棠棣之华”。根据笔者的观察和判断,这个商业文化街不像其它由政府主导、打造的项目,街区面积和范围都不大,主体仅仅是两栋商住楼底下三层商业用房,再加“信昌棠棣之华”小区大门口沿街的一些商铺,所以笔者猜测,它可能就是信昌棠棣之华的配套商业地产。但它的巧妙之处,设计者把本来每个商业楼盘都配套建设的商业用房,引入了一个文化概念,并对整个配套设施进行了统一的文化包装。</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妨盘点一下设计者在“板路文化街”做了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在文化街面向兴和路方向路边休闲广场上,“种”了一颗超大的“黄金树”,路过的车辆和行人,都可以一目了然地被这个“地标”远远吸引。</p><p class="ql-block"> “黄金树”下,是一块类似于路牌的大影壁。用文字和图形组成“我爱板路街”。</p><p class="ql-block"> 在火柴盒一样的楼房外立面上,做了两个人字型的装饰尖顶,并用众多店家的商号牌匾集中、有序地装饰临街墙面上,形成了类似“幌子”的视觉引导,进一步给路人、游客视觉冲击。</p><p class="ql-block"> 在两座楼盘的底商之间,高架在二楼建了过街的天桥,方便游客、消费者在楼上楼下以及两楼之间的穿梭。</p><p class="ql-block"> 在文化商业街的一些临街墙壁、商家的门窗、街道醒目点位等处,用民国时期的旧街景照片、海报广告画、老字号标牌、现在时尚的网红语录等元素,做了统一的点缀装饰,再用仿制的老式黄包车、邮筒等老物件装点街道,就像拍电影搭建出来的1930年代上海商业老街、弄堂。也有1960年代老桂林街巷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这种类似于舞台美工的设计和建设思路,投资很少,建设周期也很短,如果街区引入的商家资源品质优,入驻速度快,街区就很容易聚集人气招来生意,对小区域内的经济拉动可能立竿见影,见效快。从“板路街”开街后迅速成为桂林网红打卡地的实际,可见这个项目的设计和创意,初步目标已经达到。</p><p class="ql-block"> 但遗憾的是,这里目前入驻的商家不多,人气还不是很旺,来打卡和消费的访客不多,而且业态单一且雷同,项目差异化不足、创新性不多……这些都给项目投资者和城市管理当局留下了需要不断破解、继续努力的课题。</p> <p class="ql-block">  在火柴盒一样的楼房外立面上,做了两个人字型的装饰屋尖,并用店家的商号牌匾集中、有序地装饰临街墙面上,形成了类似“幌子”的视觉吸引和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  信昌板路文化商业街标志性装置“黄金树”。</p> <p class="ql-block">  钢筋水泥的现代高层建筑,用秦砖汉瓦装饰之后,增加了些许往日岁月的年代感;再用大量玫瑰花了装点灰色的“砖墙”,浪漫、时尚,为整个文化街增添不少洋气、现代味。</p> <p class="ql-block">  结构简单的过街天桥,既将南北两楼的店铺、商业区域连成一片,既方便消费者逛街、穿梭,也可以在天桥上设置各式各样的装饰,为整个文化街渲染情绪、营造氛围。</p> <p class="ql-block">  宽大的中国红条幅,民族感、文化感十足的汉字书法,再加上大红灯笼,简单、朴素,花钱不多,却装点出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中国风。</p> <p class="ql-block">  这些穿越岁月、穿越时代的“老字号”,在新时代被“老瓶装新酒”,让很多与老字号一同走过来的老桂林们,勾起不少童年、青年时代……的记忆,不少这个城市的集体记忆,许许多多早已经被淹没的个人生活痕迹,就这样被再次唤醒、复苏。</p> <p class="ql-block">  复古的邮电局,寄信的邮筒,“二八大杠”的自行车,这些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人都熟悉的经典“物件”,寥寥几件,却能够唤醒人们对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p> <p class="ql-block">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些年各地广建商业“文化街”,除了美化城市、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中心议题就是要开发文旅产业,促进消费,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桂林阳朔的西街,是桂林最早成名商业文化街,其主要的目标消费者群体,就是那些外来的中外游客,让他们白天游览了绝美漓江自然风光之后,再在阳朔古街上住下来,品尝一下桂林的特色美食,体念一下桂林本土的民俗民情。漓江虾、十八酿、斑鱼火锅、荔浦芋扣肉、黄焖鸡、阳朔田螺、白果炖老鸭、糍粑、米粉、竹筒饭、啤酒鱼、烤披萨……这些冠以“西街美食”的“经典”,既汇集了桂林原住民、少数民族传统餐品,也有西街餐厅当年率先推出的啤酒鱼啤酒鸭等创新菜品,也有顾及外宾及年轻游客口味的烤披萨之类的引进餐品。</p><p class="ql-block"> 由于定位精准,服务配套,又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和积淀,阳朔西街的影响力不仅名扬五湖四海,甚至远扬欧美及亚非拉,多年来一直成为海内外游客网红打卡的首选之地。</p><p class="ql-block"> 1980年代与阳朔西街几乎同时出现、又非常红火的桂林市内商业文化街,在我的记忆里应该是“小香港”,这是一个主要由个体商贩组成的商业街区,位置在桂林最中心的阳桥、杉湖北及现在中心广场、正阳路步行街一带,有从广东、深圳贩来的港澳版时尚服装、箱包、领带、丝袜……,这类东西紧跟港澳时尚、价廉物美,消费者有桂林当地人,更是来自北方、内陆游客最喜欢的采买的“洋货”。</p><p class="ql-block"> 当时“小香港”里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有不少经营中国书画作品的“画廊”“画店”。</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在来中国旅游的外宾心目中,桂林几乎是与北京一样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而在来中国旅游的外宾中,又以日韩游客、东南亚游客最多,这些游客由于长期生活在大中华文化圈,对中国书画作品都很喜欢,所以几乎每一个旅游团,都会大量采买既很文化、很中国,又价廉物美的中国字画,既可以自用也可以馈赠亲朋好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精明的桂林人,很快就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商机,并迅速地构筑起了以桂林为根据地,覆盖全国各地旅游景点、涉外酒店、友谊商店的中国书画作品经纪、销售产业链,就连北京的五星酒店、5A景点里的涉外商店字画经营部几乎清一色都被桂林老板承包了。</p><p class="ql-block">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1980年代的桂林人,曾经开创了中国文旅产业繁荣的先河。那些靠旅游开画廊卖字画的桂林老板们,几乎个个赚得盆满钵满,成了那个年代桂林城里最富有的人。那些带旅游团队去买字画的导游们,也都从丰厚的回扣里得到了好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些早年认识的桂林做旅游的画商朋友,在获得“财务自由”后,不少携带着卖字画赢得的财富,有出国留学、移民经商的;也有吃喝嫖赌抽、纸醉金迷早早走向生命终点的。一支国内文旅产业里的桂系“狼军”,就这样慢慢地淡出了历史,他们曾经创造的辉煌与繁花,慢慢也就成江湖传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后来,桂林随着桂林城市建设的“升级换代”,旧日“小香港”及老街区陆陆续续被拆迁了。解放桥及中山路沿街都盖起了一栋又一栋的高楼大厦。当年活跃在小香港的小商小贩们,从2001年后都被“整改”“归并”到了正阳路步行街上。桂林的核心市区不断扩容,马路越来越宽,车流越来越拥堵,城市中心广场很大很气派,市容市貌的确焕然一新,规规整整,干干净净,但我的感觉却少了桂林1980年代、1990年代的烟火气、缺了桂林旧时的个性特色,也少了人头攒动摩肩擦踵的繁花市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桂林老城区靖江王城正阳门前的“东西巷”,包含了正阳街东巷、江南巷、兰井巷等桂林传统街巷,是桂林城里的历史文化街区,见证了桂林城自唐代武德年间建城后近1400年的历史兴衰,体现了桂林的历史文脉,是桂林古历史风貌的观景区。据说,早在明清时期东西巷就盛极一时,鼎盛时还有“青龙白虎”宝地之美誉,也是目前桂林留存的明清时代遗留下的唯一的一片历史文化街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6年,桂林秀峰区成片改造、开发了“东西巷商业文化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原址复建、修缮了一批清代、民国时期的名人故居、桂林老字号、各地在桂林的行业会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解放桥西北角的漓江边,复建了曾经延续了唐宋明清的桂林著名景观“逍遥楼”,据说这个逍遥楼在唐朝曾经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并称“四大名楼”,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在这留下了“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鸿澄云雾间”的著名诗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将桂林历代科举“状元”,请进“东西巷”,给这些文武状元们建设了状元廊,塑造了几乎与真人等高的石像,创作了记录科举考试整个流程的大型砖雕壁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西巷商业文化街”项目,可以说是新时代桂林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是继桂林“两江四湖”文旅项目之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城市地标之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年“东西巷”刚刚开街时,无论是外地的游客,还是桂林的土著居民,都对这个项目给予比较好的口碑,白天、夜晚,街巷里的游客、行人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桂林的老字号、非遗文化展示、酒吧、餐厅、时尚电影院都纷纷落户,逛街、网红打卡、看电影、朋友聚餐、商务宴请,各种人流汇聚,真正显示出特色文化街对商业消费的强力拉动效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遗憾的是,之后中美贸易战引发的“脱钩潮”“去风险”,国外游客少了。2020年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风暴,让世界停摆、让中国停摆,桂林的经济与社会也自然难逃冲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年1月,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入选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22年8月,桂林市东西巷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但这也无法抗御游客流量的直线下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消费乏力,商铺歇业、转行,人气也显得冷冷清清。今天当我再次走进“东西巷”,最显著的变化是充塞街巷的“旅拍”店(桂林其它景点和步行街也都差不多)。这类摄影服务项目,借助桂林特有的地景,让游客身穿各种民族服装,由年轻摄影师在景区(街巷)打卡拍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一个有几十年专业摄影经历的老法师,看到摄影服务能够在桂林文旅产业中异军突起,并且成为很多年轻人创业就业的新业态,成为桂林文创产业的重要门类,的确很高兴。摄影能够走出沙龙化的封闭小圈子,成为普罗大众可以消费的产业,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细细观察以后,又不免为桂林“旅拍”产业的未来担心。由于经营“旅拍”的同类店铺太多,同质化竞争,内卷十分严重。我留意了一下各名店推出的“套餐”,以一款各家都在推的套餐为例,摄影师“旅拍”一套40张、6张精修服务,并提供专业化妆、服装,带灯光跟拍,收费仅399元;定点拍纪念照,单租服装20元,而由摄影师拍照的,就免了租服装费也只收20元。其中的成本与利润,大家都心知肚明,年轻的摄影师们要想多挣钱,就得像现在的出租司机那样,得靠多拉客户、延长工作时间才能做到。那些匠气十足的“旅拍”照片,基本的取景、构图、用光,也肯定都是模式化换一张面孔而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不仅对于桂林文旅产业管理者来说是目前面临的亟待破解的发展瓶颈,而对那些还在热衷于成片开发、新建大型的仿古文化商业街区的投资者,那就是能不能保证投资有效性、盈利性的根本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桂林城南洲大桥北边漓江东岸的大河坊,我又看到了一个新近开发的仿古文化商业街区,占地面积不小,整体规划布局、建筑造型设计都很棒,灰瓦灰砖,马头墙、翘屋檐,绝对是摄影师上好的拍摄定制人像的外景地。临漓江的还有曾经延续数百年古码头,临江的巨型大榕树、古朴的狮子石雕,漓江上穿梭的竹排、小游船。这里就是“大河圩”,是大河乡的所在地。旁边有不少已经开发好的商业楼盘,还有配套的儿童游乐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遗憾的是,除了大河坊儿童游乐园里孩子们欢声笑语十分热闹。文化商业街上人丁稀疏,门可罗雀,很多仿古建筑都是“铁将军”锁门,似乎根本还没有商户入驻。我真担心没有足够的游客流量,用大资金开发的文化商业街区很难形成足够的现金流去回报投资人和经营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桂林,类似“东西巷”、大河坊这样的成片开发的文化商业街,显然还有一些,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根本没有成为游客们认可的网红打卡地。比如在龙船坪漓江边兴建的那片仿古建筑,街巷、楼房早已建成好长时间了,却一直没有看到有商家入驻。空置的这些设施,不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投资回报,还时时刻刻成为投资人的财务负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这也是我在看到桂林“板路街”,分析、对比了同类开发项目,为“板路街”点赞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在马路边“扯板路”的老太婆。</p> <p class="ql-block">  当然,建设仿古商业文化街这样的文旅项目,想要在“内卷”空前激烈的当下保持持续的繁荣,光靠那些简单的形式感支撑,或者一时的噱头,肯定都是不行的。这就需要项目的设计者、经营管理者、投资人审时度势、精心设计,给项目找到精准的定位、差异化的功能,给项目注入她独有文化底蕴和灵魂。</p> <p class="ql-block">  这次没有看到“板路街”的夜景,也没有看到“板路街”高峰时刻熙熙攘攘的人气,下次肯定还要去打卡。祝愿桂林“板路街”,也祝愿桂林“东西巷”,以及所有商业文化街,守成创新,越来越高光,越来越网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