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内蒙古自治区最东北端,有一个没有居民的小镇--恩和哈达镇。</p> <p class="ql-block">恩和哈达是蒙语的音译,意为“太平岩石”。因恩和哈达河流经镇区而得名。该镇于1991年设立,1999年并入莫尔道嘎镇,2015年又恢复建制。2018年8月上旬,因工作调研我第一次来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恩和哈达镇总面积5895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6℃,最低气温-50℃以下。镇领导告诉我们,该镇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没有常驻人口的建制镇,全镇没有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不超过5人。镇上只有恩和哈达公安边防派出所,北林公安局恩和哈达派出所,北部原始林区管护站、伊木河边防六团连队、黑山头艇组等驻镇单位,加上镇机关工作人员,总共有200多人。</p> <p class="ql-block">恩和哈达镇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最北端,西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中俄边境线长达216公里;东南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接壤,是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连接黑龙江省最近、最重要的通道之一,距黑龙江省漠河市130公里。</p> <p class="ql-block">恩和哈达镇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大部分面积是鲜有人迹的原始森林,境内多山,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是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兴安岭的北起点。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河流、溪流密布。森林种类主要为樟松、白桦等寒温带针叶林。野生植物有芍药、杜鹃、百合、蓝莓等。野生动物有狼、白脖熊、狍子、犴等百余种。</p><p class="ql-block">恩和哈达境内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恩和哈达镇拥有著名的乌玛、恩和哈达、西口子等金矿,素有“古黄金之路”的美誉,从清代便有采金的历史,直至上世纪90年代国家禁止对砂金的开采,采金人员才逐渐退出。这里设镇之前经常有外来采金人员私挖乱采,形成森林火灾的重大隐患,这可能也是设立建制镇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恩和哈达地域特色、原生态特色十分突出。清代康熙时期曾在恩河哈达镇设立"十八卡伦"。雅克萨战役结束后,为了加强边疆布防,清政府沿额尔古河设立33个驿站,恩和哈达镇为最后一站。解放初期被称为“四大辽克”(遥远之意),自古至今都为我国的边疆要塞。</p> <p class="ql-block">距恩和哈达镇区3.5公里处有著名的额尔古纳河、恩和哈达河和石勒喀河(俄罗斯),三河在这里汇聚后流向下游就是黑龙江,流经恩和哈达境内1公里后才进入黑龙江省境内。来到这里才知道,三河汇聚的河口就是黑龙江的源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