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原大地的河南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的洛阳、开封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建都次数最多,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访这两座古城,一直是萦绕在心中的一个愿望。今年寒假期间,女儿和外孙女提议出去旅游,这两座城市成为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p><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15日,正月初六,一家四口三代人,登上了开住洛阳的高铁列车,当天下午抵达洛阳龙门站,开启了这次中原之旅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洛阳,古称神都、洛邑、洛京,是河南省辖地级市,世界文化名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十三朝古都。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洛邑古城位于洛阳老城区,景区包括文峰塔等多个历史时期保护建筑,并以唐、宋、元、明、清,民国各时期建筑风格为总基调,成为文化、旅游、商业为一体的文化古城。还被评为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p><p class="ql-block">我们15日下午到达洛阳,安排好住宿酒店后,随即来到洛邑古城,体验假日中的古城盛况。</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新潭,水域面积不是很大,但风景优美。</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始建于宋代,毁于明代战火,现在看到是清代初期重建的。通体青砖砌成,是一座九层密檐式砖石塔,塔高30米。</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到处是穿着汉服的小姐妹拍照打卡,好像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p><p class="ql-block">由于是假日期间,游人如潮,张灯结彩。舞台演出的锣鼓声,游客叫好的喝彩声,商家店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随着夜景照明的亮起,古城的喧嚣进入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的石刻艺术宝库,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年。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造像时使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p><p class="ql-block">2月16日一早,我们乘车来到景区。</p> <p class="ql-block">今天还是春节长假期间,游客爆满。</p> <p class="ql-block">洞窟造像布满伊河西岸,统称为西山洞窟。</p> <p class="ql-block">洞窟内除端坐的大佛外,两侧崖壁上雕凿了密密麻麻的小佛像。</p><p class="ql-block">大多数洞窟造型都是利用洞窟内部崖壁雕凿成排成队的小佛像,可能是在充分的利用崖壁面积吧。</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中最大的造像卢舍那大佛,据传是按武则天形象雕刻的。</p><p class="ql-block">由于是假日,观看大佛的人需排队等候。</p> <p class="ql-block">在伊河东岸利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卢舍那大佛洞窟。</p> <p class="ql-block">在伊河大桥上拍照,背景是龙门石窟西山洞窟。</p> <p class="ql-block">香山寺原为印度高僧地婆柯罗墓塔院,武周时期扩建为寺院,并敕名“香山寺”。武则天时常游幸,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使寺名大振。元朝未年,香山寺被毁。清康熙年间异地重建,乾隆皇帝巡幸时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并造御碑亭,仍存于寺中。1936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在此避寿。</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书写的御碑。</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阳,卒葬龙门东山琵琶峰顶,一座半圆形墓冢前立有“唐少傅白公之墓”碑。</p> <p class="ql-block">关林,位于洛龙区关林镇,为埋葬三国时期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有的冢、庙、林三祠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期加以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20世纪末,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鼓楼,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p><p class="ql-block">2月17日上午,我们来到这里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日本出资重修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接引殿前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泰国佛殿苑</p> <p class="ql-block">在泰国佛殿苑区,巧遇外籍僧人并与之合影。</p> <p class="ql-block">缅甸佛塔苑,仿仰光大金字塔建造,塔内供奉玉雕等精美器物。</p> <p class="ql-block">印度佛殿苑,参照印度桑奇大塔1:1比例建造。</p> <p class="ql-block">游览白马寺结束后,顺道参观了应天门。</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一体的凹字型巨大建筑群。东西长137米,两侧阙高36.4米,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p><p class="ql-block">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门——紫微城的正南门。武则天在此称帝。</p><p class="ql-block">2016年在原址复建,2019年9月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地下一层,保留了原址遗迹。</p> <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目前开发六个常设展览。《河洛文明展》《珍宝馆》《汉唐陶佣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书画展》。展览面积1.7万平方米,馆藏文物20315件,珍贵文物5406件,是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2月17日下午,按照网上预约的参观时间,我们准时来到洛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三层金絲楠木塔,原属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1973年经周总理批准,由故宫调拨洛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三方、三世、三身佛。</p> <p class="ql-block">自古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之说的洛阳北邙及周边地区,历代古墓葬星罗棋布,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了专题性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其面积之大,风格之别致,收集古墓年代之久,类型及数量之多均属世界首位,是中国一大绝观,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馆之一。</p><p class="ql-block">2月18日上午,参观洛阳古墓博物馆,是我们洛阳之行的最后一站,然后启程去开封。</p> <p class="ql-block">展馆的地下一层展出了自洛阳各处搬迁并复原的代表性墓葬25座,分布在回字形廊道的两侧,很像当今楼道两侧的居室,根据复原墓室大小的不同,25个墓室门间距不等。墓室时代上自西汉,下迄宋金时期。每一座古墓都是整体原样展出,其墓室建筑,出土文物及其位置,墓室壁画,砖雕艺术的真实再现,都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去了解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死观,丧葬观,去体味个人和朝代的兴衰成败,三千年历史的积淀。</p> <p class="ql-block">墓室墙壁上的妇人启门图。</p> <p class="ql-block">墓室中的随葬品。</p> <p class="ql-block">墓室石门及墓道。</p> <p class="ql-block">陪葬物品的摆放位置。</p> <p class="ql-block">景陵,北魏宣武皇帝之陵墓。</p><p class="ql-block">宣武帝元恪,孝文帝之子,是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的第二代皇帝,公元499年至515年在位,驾崩后葬于邙山景陵,谥号宣武皇帝。</p> <p class="ql-block">陵墓地宫长50.4米,墓室7米见方,高9.5米,早年曾被盗,随葬品所剩不多。</p> <p class="ql-block">2月18日晚,抵达本次旅游第二站——开封。入往庭院式酒店《开封漫心府酒店》。</p><p class="ql-block">酒店门前,姥姥、女儿及外孙女合影。</p> <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园景区坐落在八朝古都开封,是按照中国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1:1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建筑群。</p><p class="ql-block">2月19日上午,小雨时下时停,游览清明上河园。</p> <p class="ql-block">园内大型雕刻壁画《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园内斗鸡表演视频。</p> <p class="ql-block">园内高台花鼓表演。</p> <p class="ql-block">《岳飞枪挑小梁王》是园内表演的重头戏,观众席坐满了观众,足有几百人,据说前几天的春节长假,人山人海,根本挤不进去。</p> <p class="ql-block">水上舞狮表演,具有高难水平。</p> <p class="ql-block">四条游船的码头上,分别写着“春梦”“夏荷”“秋韵”“冬雪”很有些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王员外家的楼台,每天都有王员外招婿和王小姐抛绣球表演,可巧我们来时不是表演时间,没能亲眼目睹。</p> <p class="ql-block">繁(po二声)塔,位于古城开封东南繁台,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原名兴慈塔,是开封兴建的第一座佛塔。因建筑在繁台之上,得繁塔之名。繁塔初建时九层,高约76米,在明初被拦腰截断,现仅剩三层,通高36.68米。塔身内外镶嵌7000余块佛砖,一砖一佛,造形各异,生动形象地显示了宋代艺术家雕刻模制的超人技艺。整塔现存完整碑刻187块,是巨大书法宝库。</p><p class="ql-block">繁塔是开封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四角形佛塔向八角形佛塔过渡的典型,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月19日下午,参观繁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塔内穹顶。</p> <p class="ql-block">塔身每块砖都刻有一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繁塔门前两侧的碑刻及彩色佛像。</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繁塔后,乘车直去包公祠。</p><p class="ql-block">包公祠始建于金,经明、清等朝历代修葺,已有近千年历史。由于黄河水患,屡毁展建,1984年,开封市在包公西湖上重建了包公祠。</p> <p class="ql-block">包公祠第一大殿为正殿,“公正廉明”的黑色金字匾额悬挂在大殿门楣正中,一尊包公雕像端坐大殿中央。</p> <p class="ql-block">包公坐像高3米多,蟒袍玉带,端坐在靠背椅上,劲正如松,威严端庄。</p> <p class="ql-block">二殿内有包公石刻像拓片一幅,线条清晰,生动传神,逼真地再现了包公的风姿。</p><p class="ql-block">殿内有包公留下的一则家训。</p> <p class="ql-block">2月20日,从酒店步行去开封府。</p><p class="ql-block">开封府位于包公东湖北岸,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p><p class="ql-block">今日重建的开封府,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应,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秀美景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内“清心楼”是开封府内最高楼阁,通高32米,名字来自包公的言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一层大厅有一尊目前国内最大的包公铜像。</p> <p class="ql-block">在清心楼顶层外廊道可腑看开封府全貌。</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厅事大殿是审判大厅,俗称大堂。殿前的巨石上刻“公生明”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大堂前摆放着“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令人望而生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英武楼的表演刚结束,演员走出场地。</p> <p class="ql-block">明礼院是科举考试场所。</p> <p class="ql-block">关押犯人的牢房。</p> <p class="ql-block">登上开封府城门及城墙。</p> <p class="ql-block">离开封府不远就是大相国寺。</p><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罗汉殿。</p><p class="ql-block">殿堂内五百罗汉造像依次排开,神态各异</p><p class="ql-block">游客可近距离观看。</p> <p class="ql-block">气势恢宏的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告别了大相国寺,乘车来到“山陕甘会馆”。一般来开封的游客,会忽略掉这一景点,其实这里有原汁原味的文物古迹,会馆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成就最高,面积最大,堪称三绝。在出租司机的提示下,庆幸没有错过这一难得的观赏机会。</p><p class="ql-block">山陕甘会馆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三省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府址上聚资修建而成,已有200多年历史,保存完好。只是由于水患等原因,规模缩小了许多。</p><p class="ql-block">解放后,多位中国领导人来此参观,江泽民提写的“山陕甘会馆”匾额,悬挂在会馆的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会馆照壁高8.6米,长16.5米,厚0.65米,分为台基,壁体和庑殿顶三部分,由青砖砌成,檐下全部以砖雕装饰,是砖雕、石雕最集中的地方。照壁中心的“二龙戏珠”外方内圆,像征着天圆地方,二龙戏的是蜘蛛,因蜘蛛能织网,像征商人的生意四通八达,人脉如网。</p> <p class="ql-block">大义参天牌楼被称为鸡爪牌楼,它是由两个三角形六根柱子做为支撑腿,架起了整个牌楼,既美观,又稳固,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正殿前东侧的一个“福”字石雕很有看点,福字的右半边刻成了一个花瓶状,寓意着福抱平安。</p> <p class="ql-block">大殿是会馆主体建筑,也是木雕装饰最集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地方。大殿挑檐桁至额坊宽1.7米,全部木雕装饰,分为七层,内容包括蝙蝠、云形透雕花纹、二龙戏珠、祥禽瑞兽、花草图案。会馆的木雕艺术成就最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题材最丰,在中原地区首屈一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p><p class="ql-block">会馆是三省汴商经商、贸易、联络同乡感情的场所,通常他们将关公贡奉为保护神,这座大殿中关公铜像端坐中央。</p> <p class="ql-block">七层木雕的局部,能更清楚地看到雕刻技艺的精湛。</p> <p class="ql-block">从这张局部照片可看出:龙口中的珠子与舌尖相连不足毫米,二百多年来却不曾掉落。</p> <p class="ql-block">会馆的原有戏楼在文革中被摧毁,现有戏楼是将开封火神庙戏楼搬迁到这里。戏楼分上下两层。下层南北通道供人通行,端门木雕精美,色彩艳丽,是开封唯一保存下来的古戏楼,非常珍贵。</p><p class="ql-block">戏楼上下两幅楹联,语言浅显,但又不失哲理。</p><p class="ql-block">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今世犹古,新闻旧事扮演的毫发不差。</p><p class="ql-block">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p><p class="ql-block">看古人,着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p> <p class="ql-block">走出会馆,天空下起冻雨,掉落地面,立即变成冰粒,夫人和女儿感到疲劳寒冷,返回了酒店,本人独自前去龙亭参观。</p><p class="ql-block">龙亭大殿系宋代皇宫后御苑旧址一部分,始建于唐德宗在位时(780——805年),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大殿建于72级蹬道的平台之上,坐北朝南,殿前是贯通上下的用青石雕刻的蟠龙盘绕的御道,云龙石雕上至今还留有赵匡胤当年的马蹄印,御道东西两侧各有上下蹬道和便道。</p><p class="ql-block">龙亭大殿高26.7米,东西长19.10米,南北宽11.90米。</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皇帝登基的龙椅。</p> <p class="ql-block">昨晚至今天(21号)上午,大雪纷飞,气温也下降了许多,气象预报今天最高气温为零下3度,厚厚的积雪和寒冷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女儿和外孙女呆在酒店休息,本人去看铁塔的决心不变,为抵御风寒,女儿特意在美团外卖网紧急为老爸购置了保暖绒裤。</p><p class="ql-block">中午11点,外卖绒裤送到,穿戴整齐后,叫上老伴立即出发,前往铁塔公园。路面积雪太深,叫不到出租车,网约车,只能乘公交车前往。在车站等车40分钟,终于上车了。</p><p class="ql-block">由于天气原因,公园内基本没有游客,是拍照的好时机。</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白茫茫一片,积雪半尺多厚,连个脚印都没有,分不清道路、台阶、水沟,边走边探路,但游览兴致一点不减。照片随便拍,没有一点干扰。</p><p class="ql-block">老伴在接引殿廊下歇息,不再往前走了,本人还要继续前行,近距离地拍摄铁塔。</p> <p class="ql-block">铁塔建于公元1049年,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是中国最高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琉璃砖塔。因为此地曾为开宝寺,又称开宝铁塔,又因遍体通砌褐色琉璃砖,浑似铁铸,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p><p class="ql-block">铁塔自建成以来,历经无数次战火、水患、地震等灾害,仍巍然屹立,具有很高的历史、建筑、艺术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在结束铁塔拍摄的返回途中,老伴的镜头定格了老汉雪中行走的“光辉形象”。</p><p class="ql-block">至此,本次中原之行景区拍摄任务完成。</p> <p class="ql-block">本次行程开封下榻的酒店:</p><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园漫心府酒店。</p><p class="ql-block">酒店院内拍摄。</p> <p class="ql-block">本次行程洛阳下榻的饭店:</p><p class="ql-block">华阳广场国际大饭店。</p><p class="ql-block">饭店大堂内拍摄。</p> <p class="ql-block">国际大饭店中的“鼎膳常”火锅店用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照计划2月21日下午,乘高铁列车回京,凌晨突然接到信息,由于天降大雪,列车停运,只能购买第二天的回京回京。</p><p class="ql-block">行程的变故,让我们有更充裕的时间欣赏开封的雪中美景,品尝开封的美味佳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p><p class="ql-block">22号上午,高铁列车不再延误,我们告别了这座古城,中原之行圆满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