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良方:捷胜千户所名将唐顺宇(梁力文画像)

东坡文化艺术

<p class="ql-block">明捷胜千户所名将唐顺宇唐顺宇(1516~1564),广东海丰县金锡都人(今汕尾市红海湾开发区东洲街道)。原籍福建省莆田县。他是俞大猷麾下将领之一,官至佐理军务的兵巡佥事。他早年从军随唐顺之指挥的部队,在唐顺之(字荆川)的传授下,深得唐家枪术的真传。时倭寇屡犯闽浙沿海地区,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他从军随唐顺之指挥的部队,首战在崇明岛海面击败入侵的倭寇。接着他跟随大军船队出海巡逻,追逐倭寇至三片沙,在海域上又打了一场胜仗,撞沉了倭船13艘,歼灭落下海的倭寇120人,这在当时是一次振奋人心的大捷,打破了倭寇不能战胜的神话。嘉靖中年,他在福建沿海驱逐倭寇的战斗中,结识了抗倭名将俞大猷,遂拜在俞大猷麾下学剑术。从此追随俞家军南征北战,屡建奇功,杀寇无数,成为俞家军一员猛将,也深得俞将军的重用,倭寇闻其名而胆战心惊。嘉靖四十二年(1563)冬,朝廷调任俞大猷为广东伸威营总兵,唐顺宇随大军进驻海丰碣石卫城。并在海丰县西北部的白马山下,随俞将军招抚花腰蜂(伍端)等三千名矿兵。翌年,唐顺宇在俞大猷的率领下,随6万佂倭大军兵分三路东征潮州,将倭寇团团围困于揭阳邹堂。然后遵照监军徐甫宰的计策,他与伍端等其他官兵四面举火,连破倭寇三巢,焚斩400多人。又在普宁戎水神山沟砍斩倭寇1127余人。是年六月辛卯日,在俞大猷指挥下,唐顺宇和将士们昼夜围攻大德岭倭营,倭寇据险顽抗久攻不下,双方相持一个多月。他遵照监军徐甫宰的的计策,带领兵士长期封锁倭寇的粮食供应,逼使其食粮匮乏,不得不在一场风雨之夜突围而出。他遵照俞大猷事前布置的伏击战术,让开东溪河西岸一条通向内地的小路给其逃窜。而他带领士兵埋伏在东溪东岸的大埔寮(今可塘大夫寮)渡口处,耐心地埋伏在东岸的荒草中,等候倭寇落入伏击圈。果然,在副总兵汤克宽和参将王诏的尾追下,倭寇落入伏击圈内。当倭寇抢夺百姓渡船蜂拥渡过东溪时,他在汤克宽的指挥下,带领官兵们横刀要道,挡住倭寇奔向潮惠驿道的去路,力斩三个髡头鸟音、相貌凶恶且顽强抵抗的倭首。此役,俞家军共擒杀1900多名倭寇,取得了抗击倭寇的海丰大捷。然而,他却不幸阵亡于大埔寨渡口处,终年45岁。战后,为表彰唐顺宇的抗倭业绩,朝廷以将军的身份,厚葬于海丰县金锡都白沙湖畔(今汕尾红海湾东洲街道湖东村)北坡。其后裔闻讯从福建莆田到此奔丧守墓。明万历四十年至四十七年(1612~1619),唐氏后人重修墓宇。及至康熙三年迁界损毁。雍正年间,其后裔又按明代建筑风格重修,建筑面积80平方米。花岗岩墓亭为重檐庑殿顶,亭檐横书阴刻“追远”两字,当地人称为“明唐公墓”。久而久之,其后裔散居于附近田墘墟、东洲坑等地。2011年7月27日,湖东村“明唐公墓”,被汕尾市人民政府颁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