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柘南檀,柘木材质坚韧、色泽金黄、温润厚重,是制作登山杖的优质材料。经常登山,需要登山杖,所以对柘杖感兴趣,查阅资料,观看视频,了解了柘杖的制作方法。制作柘杖大致经历选材、定型、去皮、保色、矫直、防裂几道工序,每道工序各有作用、不可或缺,懂得其中的道理,掌握其中的技巧,便可制作出精美的柘杖。</p><p class="ql-block">信息不畅时,人们对柘木了解较少,柘木生长在山脚地头,无人问津,因周身多刺而遭人嫌弃。社会发展,闲暇增多,人们有了更多的兴趣爱好,那些喜欢柘木的人,寻找柘木制成把件,柘木逐渐减少,成了稀缺资源。十柘九空,新长的枝条多被虫蛀,灌木虬形,一体的枝干长不及米,柘材难得,优质柘材更难得。山间小道,交错纵横,留下了寻柘人的脚印,见证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p><p class="ql-block">登山杖有三种形态,一是直杖,二是柄杖,三是根杖,三种类型各有其妙,以造型优美、形态各异的根杖为最佳。直杖用树干或枝条制作,形体简单,选材相对容易。柄杖多了一个柄,便于把握,便于钩挂,功用较多,只是选材不易。根杖贵在造型,像龙、像鸟、像鹿、像象,形象逼真,憨态可掬,是不可多得的上品。在这些类型中,还有一种特别的形态,那就是盘龙木,枝干被藤条缠绕,束缚出深深的凹痕,像龙在盘绕,增添神韵,赠人新奇。</p><p class="ql-block">直杖、柄杖取材相对容易,根杖取材比较麻烦,耗费较多精力。柘木有的长在山脚,有的长在石缝,需要专业的工具才能获取。用镐刨土省力,但容易损伤根茎,用锹刨土给力,却不够灵活方便,用挖菜的小铲最方便,既可刨土,又可剔石,机动灵活,运用自如。槐树的刺长在树皮上,被刺扎伤,刺去即愈;柘树的刺长在木质上,被刺扎伤,疼痛且肿,疼痛持续一周,周边退去一层皮,刺伤方才见好。所以,取材时务必小心。</p><p class="ql-block">柘木寻来后,首先是定型,特别是带根的柘木,先剪去须根,再削去不用的大根,因形就势留出造型,造型宜简不宜繁。天地造化,钟灵毓秀,经过画龙点睛的修整,总会打造出一些别致的根杖,大自然的神奇让人叹为观止。柘杖的高度,以齐眉为宜,截取时留有余地,长了可以截短,避免因工毁料。</p><p class="ql-block">定型后是去皮环节,去皮以不破损木质的自然纹路为佳。选择一把轻便的刀,刀面紧贴木条,刃走皮削,像庖丁解牛一样。皮与木之间,有一层薄膜,不可用刃削,需用刀尖慢慢搜刮,刮薄膜时应避免伤损木质。像鸡蛋壳内的薄膜一样,有的薄膜易剥,有的薄膜与蛋白粘连不易薄,剥不好便坑坑洼洼。坑坑洼洼的柘木失去了自然纹路,需用砂纸打磨,先用240目的粗砂纸磨平,再用1000目的细砂纸磨净。</p><p class="ql-block">去皮后是保色环节,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工序。柘木皮层中含有白色的汁液,汁液从切口处流出,风干后变成黑色,为保证柘杖整洁美观,待成型后可截去一小段。去皮后,部分汁液会残留在木质上,如不及时处理,木质会被浸染成黑色,永远失去了金色光泽。去皮后,三个步骤可以保色,一是及时清洗,可用刷子刷洗,刷去残液;二是蒸煮,残留的汁液失去活力,自动脱落;三是刮除,用刀尖细细搜刮残留物,柘木变得清洁光亮。柘木采取后放置时间不宜长,超过1至2个月,皮层中的汁液会渗入到木质层,把整个柘木染黑。</p><p class="ql-block">保色后是矫直环节。柘属灌木,枝条笔直的少,所以,弯曲的地方需要矫直。商家的制作方法是,将木条放在一个大大的蒸箱内蒸煮,木条变得非常柔软,利用桩钉将弯曲的地方掰直,这是蒸煮法。还有烧烤法,用火(锯沫文火最好)将弯曲的地方加热烤软,利用桩钉进行掰直。蒸煮法的缺点是找不到这么大的蒸箱,烧烤法的缺点是火难控、木易焦。当然,事在人为,想矫直还是有办法的。</p><p class="ql-block">矫直后是防裂环节。去皮后的柘木,水分散失迅速,木料极易开裂,须及时涂抹木蜡油,构建一层防护衣。木蜡油需定期涂抹,确保防护作用不消减;有了防护层,柘木慢慢阴干,渐趋稳定。柘杖保养,可涂抹木蜡油,也可涂抹橄榄油,经常用棉布擦拭,色泽金黄,温润如玉。柘木易裂,特别是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所以,作登山杖用时,必须刷清漆,增加一道稳定的保护层。</p><p class="ql-block">天地造物,各有其妙,柘木之美,美在色泽,美在形体,美在功用,美在人文。感念其美,作《诉衷情》词咏柘:声名著北柘南檀,多刺赋清闲。才输曲江文章,修道远人间。材尚韧,质存坚,品求端。作黄金木,染帝王袍,资庶黎安。</p><p class="ql-block">词的意思是:北方的柘木和南方的檀木都声名远著,世人因柘木周身多刺而不愿亲近它,所以柘木得以享受清闲。唐朝名相张九龄(曲江人)用院子里的被风吹断的柘木做出了花纹奇妙的器具,因他的文章冠绝当世,世人便称他家的柘树为文章树。普通柘木没有那么幸运,无法得到贵人的提携,所以只能远离关注、默默成长。柘木长大成材后,质地坚韧,品性端方,它色泽金黄、材质优良,故而被称为黄金木,它蕴含的黄色可作皇家衣服的染料,它的根茎可作为百姓治病的中药(药名穿破石)。</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