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题记:昨晚看完了获得本年度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提名的作品,《最后的修理店 The Last Repair Shop》。</p><p class="ql-block">评论家选择这部短片进入最佳纪录片奖提名的理由,是因为它讲述了宁静地矗立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的4名幕后英雄的故事。这四个默默无声的大写的如你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一生所倾注的事情是,在他们的视线所及之处,他们如何竭尽全力去确保没有学生被剥夺音乐的乐趣。影片试图用一些隐没于灰色生活中的真实平凡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我们长长短短的的一生中,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也无论正身处人生的何种境地,千万不要忘了音乐,因为音乐是最好的药物、减压剂,它是人体外在的多巴胺,永远在为人类提供舒缓、放松和心情跟随着节奏与旋律的释放,终于尽情宣泄后的巨大宁静,它在你低潮的时候为你抚平低落的心绪,让你在看见自己来时的路的同时,亦明白你今生所有的欢欣喜乐或黯然神伤,都是生命原本就有的组成部分。甚至,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你摆脱贫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歌四季》</p> <p class="ql-block">《愫》:缘起性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个人的体验而言,你今生能够汲取的每一首中外经典作品,之所以让你记忆深刻,是因为每当它的旋律再一次响起的时候,你会顿生人生久违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附着在音乐之上的,是流转的时空,是漫游于人生四季的风声,和人影憧憧伴随着花开花落的寂静无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此意义上,每一首停留在岁月回廊中的经典作品都无可替代。它专属于你,是因为你听到了,同时那一刻心有所感,那是你的荣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首《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首老歌,由于年代久远,当时具体的原唱是谁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在84年的暑假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就觉得旋律和歌词都做得非常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海外发行的港台中文金曲还没有通过中唱公司大量引进,几乎所有的港台流行歌曲都是通过地下渠道流传进来。我一个做国际海员的朋友那时每次漂洋过海回来后总是私下带回一大堆在香港的码头上搜罗到的盗版卡带,带回来后就在我们手中流转。这其中除了大多数的粤语流行歌曲之外,自然也包括了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些当下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曲,其中就包括这首《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通常这些最受音乐迷欢迎的盗版歌曲都是以单曲的方式集锦在一盒磁带里,然后套上印刷粗糙的封面,这样做成的集锦带最受听众的欢迎,毕竟无论名气多大的歌手,在他发行的每一个专辑中不会每一首歌都大受欢迎,毕竟众口难调,集锦带把他们最受欢迎的歌曲集中在一盘卡带上,销量自然也就最广。它们一俟进入简中区后便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通过空白的磁带翻录不断地接力和扩散,其传播的范围以几何级数不断扩大,由此飞入寻常百姓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景象在当下的00后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改开刚刚起步的那个年代,对于急切地睁开渴望的双眼想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精彩的青年而言,盗版港台流行歌曲的影响力是最大的,毕竟在一个天天忙碌于温饱连看场进口电影都属于略显小资消费的时代,而且连9英寸或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都没充分普及的时代,草根阶层最易接触到的大众娱乐,自然就是流行音乐了,它深深嵌入个人生活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当时的电影电视和其他娱乐。彼时,魔都的家家户户谁家没有几盘用TDK或SONY空白磁带翻录的港台流行音乐呢?以至于随着这些靡靡流行音乐影响的力度不断扩大,魔都广播电台103.7调频立体声每晚八点的一小时欧美港台流行音乐播放竟然成了一个人尽皆知的名牌栏目,其影响之热烈,不敢说万人空巷,至少是填补了大多数人在劳累一天后的空虚与单调的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具体到《愫》这首歌,魔都八十年代最红的流行歌手之一的张蔷后来也曾在她的个人专辑里翻唱过这首歌,但由于声线特质的不同,个人总觉得她的翻唱离原唱的表达差了一大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玉英的这个版本演绎应该是最接近原唱了。甚至当我在脑海中拿她的声音去和当年初次相遇的原唱进行比较的时候,竟然会疑惑起来:莫非我当年听的这首歌的原唱就是这个名叫林玉英的?</p><p class="ql-block">茫然至此,恰好看见微博大V@老树画画昨天发的一贴,并附打油诗一首:</p><p class="ql-block">“自由心中事,</p><p class="ql-block">古今无不同。</p><p class="ql-block">一念过不去,</p><p class="ql-block">当下即牢笼”</p> <p class="ql-block">实是应景。</p><p class="ql-block">有点恍惚了,一笑。</p><p class="ql-block">听歌就好。</p>